抽象派艺术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及其代表人物(抽象派艺术如何发展)

抽象派是什么?抽象派艺术如何发展?

抽象艺术指艺术形象较大程度偏离或完全抛弃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抽象艺术一般被认为是一种不描述自然世界的艺术,它透过形状和颜色,以主观方式来表达。

抽象派艺术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及其代表人物(抽象派艺术如何发展)(1)

构成主义艺术家:赖智诚Lai Zhicheng《中华城》丙烯木板

在19世纪70年代开始遭遇莫奈等印象派艺术家们对于“主观真实”的观念挑战时,数千年来建立起的传统艺术体系不可逆转地遭到瓦解,迎来变革。抽象一词原义指人类对事物非本质因素的舍弃与对本质因素的抽取。

一部分原始艺术品和大部分工艺美术作品以及书法、建筑等艺术样式,就其形象与自然对象的偏离特征来说应属抽象艺术。但作为自觉的艺术思潮的抽象艺术则在20世纪兴起于欧美。

抽象派艺术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及其代表人物(抽象派艺术如何发展)(2)

印象派艺术家:莫奈,《睡莲》布面油画

莫奈颠覆了既有绘画中对光线与色彩表现的规则,塞尚把物象的视觉再现分解成了几何块面,梵高则彻底把绘画的造型、色彩和笔触变成了主观感受和心理活动的情感渲泄,他们带来了艺术家更多主观表现的自由,并导致艺术原有的服务属性开始慢慢消解。

抽象派艺术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及其代表人物(抽象派艺术如何发展)(3)

抽象派艺术家:康定斯基,《印象》布面油画

受到印象派艺术家们的启发,1910年年轻的康定斯基画出了第一张完全没有具体物象描绘的抽象水彩画,现代主义艺术真正的革命开始了,抽象艺术也理所当然因其代表了现代艺术中最典型、最彻底、最具革命性、代表性的艺术样式而发扬光大。

抽象派艺术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及其代表人物(抽象派艺术如何发展)(4)

《无题》丙烯木板

诸多现代主义艺术流派如抽象表现主义、立体主义、塔希主义等均受此影响。

1概述 2由来 3两大分支 4历史 5理解 6中国的抽象艺术

抽象艺术(abstractart)是艺术形象较大程度偏离或完全抛弃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抽象一词原义指人类对事物非本质因素的舍弃与对本质因素的抽取。一部分原始艺术品和大部分工艺美术作品以及书法、建筑等艺术样式,就其形象与自然对象的偏离特征来说应属抽象艺术。但作为自觉的艺术思潮的抽象艺术则在20世纪兴起于欧美。

抽象派艺术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及其代表人物(抽象派艺术如何发展)(5)

《啊打钴紫.NO3》油画

诸多现代主义艺术流派如抽象表现主义、立体主义、塔希主义等均受此影响。现代抽象艺术大致可分两种:①对自然对象外观加以减约、提炼或重组;②完全舍弃自然对象,以纯粹形式构成出现,称纯抽象。

前者有两种类型:一种以自己对事物的概念为创作依据,减去被认为是次要、偶发的因素,追求一种本质;另一种则从个别特殊的自然对象中抽取艺术形象的模式。后者则分情感型和理智型两类。情感型被称为热抽象,如W.康定斯基、J.米罗等;理智型被称为冷抽象,以K.C.马列维奇和P.蒙德里安为代表。

抽象派艺术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及其代表人物(抽象派艺术如何发展)(6)

《啊打白.NO9》油画

抽象主义思潮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现代抽象艺术运动整体上是对模拟自然的传统的反叛,它对现当代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观念艺术的普及,以及上世纪80年代末基于全球化浪潮和传播社会形成的基础上兴起的当代艺术的确立,抽象艺术不再是革命的代表和最具探索性的前沿艺术样式,似乎已经成为一个停止发育的完善成熟的体系,并且几十年前早已成为欧美艺术市场的主流艺术消费对象。

抽象派艺术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及其代表人物(抽象派艺术如何发展)(7)

《排列与断裂》 布面丙烯

抽象艺术是与具象艺术相对的名称,也可称为非具象艺术。它的特征是缺乏描绘,用情绪的方法去表现概念和作画,而这种方法基本上就是属于表现主义的,最早见于康定斯基的作品。它是由各种反传统的艺术影响融合而来,特别是由野兽派、立体派演变而来。

“抽象”艺术在毕加索看来并不存在,他认为只不过有人强调风格,有人强调生活罢了。在米歇尔·塞弗尔看来,抽象艺术是:“我把一切不带任何提醒,不带任何对于现实的回忆——不管这一现实是否是画家的出发点——的艺术都叫作抽象艺术。

抽象派艺术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及其代表人物(抽象派艺术如何发展)(8)

实际上野兽派和立体派促进了形与色的独立发展。是康定斯基进一步发现了它的奥妙,他在1910年画了第一幅断然抽象的水彩画,是一幅无具象愿望的、充满活力的重叠色点。康定斯基的创造性发明是从音乐中获得美学启迪,尔后捷克人库普卡直接从音乐中获取灵感进行抽象艺术创作。人称他是音乐主义画家鼻祖,后来他们共同组成抽象派。

抽象派艺术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及其代表人物(抽象派艺术如何发展)(9)

构成主义艺术家

两大分支自1910年第一件抽象作品产生后,在西方迅速发展,衍生出许许多多的形式,成为抽象艺术的主体。属立体主义分支的有:

1. 用光线粉碎物体实质,表现现代感觉和速度的未来主义(1909-1915)

2. 用铁丝、玻璃及金属片等材料,以长、方、圆及直线组成非形象的形象的构成主义(1913-1917)

3. 不去观察对象,凭感觉和寻找所谓新的象征符号,去描绘直接感受的绝对主义(1915)

4. 完全以三原色或黑白灰的直角形色块与直线构成画面的新造型主义(1917)

5. 反对再现自然,又要从自然出发而进展到抽象的具体艺术(20世纪20年代)

6. 以平涂的色带或色面构成愈发简单的、纯粹图形的抽象形式主义(20世纪50-70年代),如硬边艺术、色面艺术、最低限艺术等

用几何图形,通过人为的光色处理,造成视觉上差错的光效应艺术(20世纪60年代)等

抽象派艺术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及其代表人物(抽象派艺术如何发展)(10)

从野兽主义和表现主义派生出:

1. 以线条、痕迹和斑点为符号,反映作者潜意识中的自我感觉的抽象表现主义(20世纪40年代)

2. 在大画布上,作家不自觉行动中,靠颜色无意识的泼洒滴流进行自我表白的行动画派(1945-1955)等

3. 抽象主义在不算长的发展过程中,作品已显现出足够的内在美和表现力,并涉及到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等领域,但在审美标准上带来了混乱或分歧。

抽象派艺术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及其代表人物(抽象派艺术如何发展)(11)

构成主义艺术家:赖智诚Lai Zhicheng《东方明珠》丙烯木板

抽象主义的美学观念最早见于德国哲学家W.沃林格的著作《抽离与情移》。他认为,在艺术创造中,除了情移的冲动以外,还有一种与之相反的冲动支配着,这便是“抽离的趋势”。产生抽离的原因是因为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冲突,人们感受到空间的广大与现象的紊乱,在心理上对空间怀有恐惧,并感到难以安身立命。

人们的心灵既然不能在变化无常的外界现象中求得宁静,只有到艺术的形式里寻找慰藉。人们既然不能从外界客观事物中得到美感享受,使希图将客观物象从其变化无常的偶然性中解放出来,用抽象的形式使其具有永久的价值。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