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特色茶叶排名(安徽四大名茶入选人类非遗)
据安徽日报报道,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该项目涉及全国15个省(区、市)的44个国家级项目,其中包括安徽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六安瓜片制作技艺项目。
至此,加上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程大位珠算法、宣纸传统制作技艺,安徽有7个项目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来安县开展传承茶艺文化活动。(资料图片)吕华 摄
安徽茶叶种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汉末就有种茶记载,距今约1800多年。明朝中叶以后,随着徽商的崛起,开始引领全国茶叶市场。凭借优良的品质,祁门红茶和太平猴魁在1915年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祁门红茶在布鲁塞尔第26届世界食品博览会上获金奖。安徽现有茶园面积位列全国前三,茶叶产量稳居全国前五,在全国“十大名茶”中占有四席。
黄山市茶叶类非遗项目数量众多,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4项,其中3项为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8项,茶叶制作技艺类项目就有屯绿、松萝茶、安茶、顶谷大方、珠兰花茶、石墨茶、紫霞、云雾等8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3人,制茶技艺的就有3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54人,制茶技艺的有17人,市级制茶技艺有67人。
六安市与茶相关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项,即绿茶制作技艺(六安瓜片);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项,分别是绿茶制作技艺(霍山黄芽)、绿茶制作技艺(舒城小兰花)、六安瓜片制作技艺(扩展项目)、六安黄大茶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项,即霍山黄大茶制作技艺。制茶技艺相关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5人、市级8人。
黄山毛峰
外国留学生在黄山市徽州区富溪乡体验手工制作黄山毛峰。(资料图片)潘成 摄
黄山毛峰属绿茶烘青类,原产地为黄山市徽州区富溪乡等地。每年清明谷雨,选摘初展肥壮鲜嫩芽叶,经采摘、杀青、轻揉、烘焙等工序精心制作而成。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色如象牙,峰显毫露,因“白毫披身、芽尖似峰”,故取名“毛峰”。入杯冲泡汤色清澈微黄,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被誉为茶中珍品。2008年,黄山毛峰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太平猴魁
黄山市某公司车间工作人员对猴魁进行理条。(资料图片)范柏文 摄
太平猴魁产自黄山市黄山区,创制于清代光绪年间,太平猴魁制作技艺包括采摘、拣尖、摊放、杀青、整形、烘焙等六道工序。太平猴魁外形扁展挺拨,色泽苍绿匀润,遍身白毫,主脉呈暗红色,入杯冲泡后,芽叶缓慢舒展,并竖立成朵,宛如兰花,汤色嫩绿明澈,香气鲜灵高爽,滋味醇厚持久。2008年,太平猴魁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祁门红茶
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展示祁门红茶制作技艺。(资料图片)程兆 摄
祁门红茶为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清代光绪年间,祁门红茶创制成功。祁门红制茶过程分为初制和精制两大部分,其中初制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精制有筛分、切断、风选、拣剔、复火、匀堆等工序。传统祁红质量,全取决于手上功夫,所以祁红又叫“祁门功夫红茶”。成品祁红,外表色泽乌润,条索紧细,汤色红艳透明。清香持久,独树一帜,被誉为“祁门香”。2008年,祁门红茶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六安瓜片
六安市金寨县麻埠镇响洪甸村村民采摘瓜片鲜茶。(资料图片)陈力 摄
六安瓜片分布于大别山北麓,六安市裕安区黄巢尖周围。六安瓜片的制作由鲜叶采摘、扳片、炒片、烘焙采制工艺流程构成。扳片是将采回来的鲜叶及时除掉芽和梗;炒制分生锅和熟锅两道工序,嫩片火温要高,投叶要少,动作要轻,出锅要“润”,老叶火温低,投叶稍多,手势稍重,出锅要“翘”;烘焙分毛火、小火和老火三次,温度逐渐升高,其中拉老火是最后一次烘焙,对形成特殊的色、香、味、形影响极大。成茶单片叶制成,不含芽尖、茶梗,其外型大小匀整,自然平展,叶缘微翘,色泽宝绿,附有白霜,形似瓜子而得名。汤色清绿明澈,味鲜醇回甘,叶底黄绿明亮,气味清香沁人。2008年,六安瓜片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安徽日报记者:张理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