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灭楚国时有多少人才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对先秦历史有所了解的人一定听过这样的一句话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一定知道秦于二世而亡之后,天下混乱,生灵涂炭。项羽与刘邦各怀己志,失鹿共逐,最终秦朝灭亡,历史进入了新的篇章。而最先对秦末的残暴统治进行反抗,揭开亡秦序幕的先驱者,就是只剩“三户”的楚国人。因此,“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也逐渐成为了人们的共识。但为什么这句话会流传地如此之广,并且人民十分笃定地认为是楚国终亡秦国呢?这就要从楚国的实力和历史来进行了解与分析了。

秦灭楚国时有多少人才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1)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句话的历史渊源。据史料记载,这句话是在秦始皇灭楚国之后,一位名叫楚南公的阴阳家说的,老人坚信秦朝将来一定会被楚国消灭,而楚国就算只剩“屈”、“景”、“昭”这“三户”,也一定会最终取代始皇,夺得天下。并且也不止是楚南公,作为项羽“亚父”的范增也曾向项羽的叔父项梁表态到:“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最初人们都认为一定是这些文人在妄言。整个天下都是秦的了,各国剩下的的王侯将相也都被边缘化了,怎么会是只剩三户的楚国亡了秦朝?但在秦二世时,残暴的统治让农民纷纷反抗起义,在他们之中,楚国人偏偏成为了中心与领导者:大泽乡起义的陈胜与吴广、身为西楚霸王的项羽等等。后来,太史公也将这句话载入《史记》,加大了这句话传播的深度与广度。这下人民才坚定地相信了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秦灭楚国时有多少人才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2)

那楚国又哪来的实力能够最终亡了秦呢?这还得从楚国的历史来分析。在战国七雄中,楚国的实力是排在秦国之前的,并且发迹更早,是一个老牌强国。“饮马黄河”“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等等脍炙人口的成语都与楚国有关。

楚国在军事经济与文化方面都更甚于当时年轻的秦国。在周昭王十六年(前985),楚国在与周昭王一战后开始发迹。由于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历史积累,楚国日益强大,逐渐能与周王室分庭抗礼。而在楚庄王问鼎中原,并且南征北伐,连续灭宋、蔡、莒等国,“示欲逼周而取天下”的同时,秦国还仍未发迹。所以楚国的根基自是比秦国稳得多。

秦灭楚国时有多少人才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3)

而在文化影响方面,楚国便更胜一筹了。楚文化大多是对周文化的传承与改革,但又在发展中形成了独立的荆楚文化。其漆器、青铜、刺绣、辞赋、音乐等等,都被世人推崇。在这样的文化沃土中,人才自然辈出。楚国有老子、屈原,有庄周、宋玉等等文化名人。各国文人都以楚国文化为潮流,楚国人民自然就会有一种天下皆属楚的认识。

秦灭楚国时有多少人才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4)

垂沙之战(前301)后,楚怀王客死秦国,楚国也在多年的战争中元气大伤,被秦所灭。再之后秦国灭掉齐国,最终一统天下。但楚国人心中始终存着对秦国的恨意与复国的期盼。所以,在大泽乡起义时,在项羽抗秦时,不仅他们的谋臣多是楚国遗民,跟随他们抗秦的大部分也都是民风强悍的楚民。于是,楚国的遗民在同为楚人的陈胜、吴广、项羽等人的带领下最终让秦国的灭亡成为东逝之水、历史定论。

秦灭楚国时有多少人才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5)

当然,这也会让我们不禁惊讶:被秦国的铁骑打败的楚国为何又能仅仅以“三户”之力灭了军事实力十分强悍的秦国呢?其实,灭秦的原因除了楚遗民的反抗,还有秦自身的残暴统治。

后世文人所作的《阿房宫赋》中对秦的奢靡与残暴的描写或许有夸大的成分,但也从侧面告诉我们当时人民的起义与反抗都是有理由的。楚南公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到了秦的残暴统治一面,无疑准确地判断了当时的历史形势。他推断“亡秦必楚”,是因为他看到了楚国人民对秦的仇恨,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深刻地了解到平民大众对秦暴政的反抗决心与坚定,听到了真正的人民呼声。所以,楚南公才敢肯定,即使楚国最后只有 “三户”,也仍然会反抗,推翻赢秦的暴政。

秦灭楚国时有多少人才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6)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即使是强大的秦国,也会被只剩“三户”的楚国遗民所灭。楚人能够灭秦,极大部分原因是楚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是楚国人文荟萃的文化让楚国人不能忘记这个曾经强大的国家,不能割舍家国情怀。而秦国终究被灭,是它与百姓为敌,以暴虐待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