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役算有案底么(被判拘役会留有案底吗)

拘役算有案底么(被判拘役会留有案底吗)(1)

拘役算有案底么(被判拘役会留有案底吗)(2)

在普通的案件中,执法者经常对违法者采取拘役的处罚,暂时性的限制其自由。我国对于很多的违法行为都采取该方法来惩处。众所周知常见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情节比较严重会留下案底,那么被判拘役会留有案底吗?律师对话第507期邀请到湖南人和律师事务所东莞分所姜远波律师为我们解答。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姜远波律师的对话内容。


1、拘役是什么意思?

姜远波律师答:在我国,人们习惯性的认为刑罚的种类只有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大家对于管制和拘役还是比较陌生的。其实,拘役是我国法定的刑罚种类,而且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刑罚种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主刑的种类如下:(一)管制;(二)拘役;(三)有期徒刑;(四)无期徒刑;(五)死刑。第四十二条规定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第四十三条规定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第四十四条规定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显然,拘役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法定刑罚种类,是短期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就近实行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与管制、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以及死刑同属于刑罚的主刑。

拘役算有案底么(被判拘役会留有案底吗)(3)

2、拘役和拘留有什么区别?

姜远波律师答:在我国,常见的拘留有三种方式:行政拘留、刑事拘留和民事中的拘留。简而言之,行政拘留是行政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规定所作出的。刑事拘留是我国的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或人民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相关规定所做出的刑事强制性措施。民事拘留是司法机关依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所做出的强制性措施。

所以,拘役和拘留还是存在很大却别的,具体为:

(1)性质不同。

拘役是一种刑罚方法。刑事拘留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行政拘留属于治安行政处罚;民事拘留属于司法行政性质的处理,是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

(2)适用的对象不同

拘役适用的对象是刑事案件的犯罪分子;刑事拘留适用于《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七种情形之一的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行政拘留适用于违反治安管理,尚未达到刑事犯罪程度的行为人;民事拘留适用于具有《民事诉讼法》第十章规定的行为之一,但又不构成犯罪的民事诉讼参与人或其他自然人或法人。

(3)适用的机关不同。

拘役由我国的人民法院判决,并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民事拘留须经人民法院院长批准,被拘留人由人民法院交公安机关看管;而行政拘留由公安机关直接适用。

(4)期限不同。

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刑事拘留的期限最多延长至三十日;行政拘留的期限为一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民事拘留的期限为十五日以下。

3、拘役时间有没有法律规定?

姜远波律师答: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有是罪刑法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所以,拘役在我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二条 规定,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第六十九条 规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可知,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一年。

拘役算有案底么(被判拘役会留有案底吗)(4)

4、拘役在哪里执行?如何执行?

姜远波律师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这里所说的“就近执行”,是指由犯罪分子所在地的县、市或市辖区的公安机关设置的拘役所执行,没有建立拘役所的,可放在公安机关的看守所或者其他监管场所执行。

5、被判处拘役后会不会留有案底?

姜远波律师答:案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并会随户籍资料显示。根据《关于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犯罪人员信息登记机关录入的信息包括:犯罪人员的基本情况、检察机关(自诉人)和审判机关的名称、判决书编号、判决确定日期、罪名、所判处刑罚以及刑罚执行情况等。

拘役既然是我国刑罚主要种类之一,那么犯罪分子被判处过拘役刑罚且判决书生效的情况下,则其必然会留下案底,即必然会有犯罪记录。


姜远波律师有丰富的办案经验,熟练、灵活运用法律知识合理规避风险,满足当事人多元化的需求,实现利益最大化。倘若您在生活中有相关的法律问题困扰不妨点击文章底部“了解更多”获取姜远波律师一对一法律帮助。

注:

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引用

图片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必删

点击文章底部“了解更多”立即在线咨询姜远波律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