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哀怨和闷愁是什么意思(李清照声声慢里)

李清照《声声慢》里有一句:“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一句话有难点,就是这个“得”字,在这里,“得”,是等到的意思,“得黑”,就是等到天黑、挨到天黑。得字的用法非常多,今天就来说说这个“得”,这是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的第300课(是啊,已经到300课了),就只讲一个字,即“彳”部的“得”字。“得”字收在1988年国家语委公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是高频常用汉字,所以要认真记忆。

得。读音有三个:

(一)dé。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的解释是:“得,行有所得也。从彳,㝵声。䙷,古文省彳。”《说文解字》认为“得”字是形声字,但考察早期字形,得字应当是会意字。如图:

李清照的哀怨和闷愁是什么意思(李清照声声慢里)(1)

(《字源》所载的字形发展)

我们看,不管是上面《甲骨文》的字形,还是下面的金文字形,“得”字最早的字形都是手持贝壳之形。会意“得到”之意。罗振玉《增定殷墟书契考释》:“甲骨文从又持贝,得之意也。或增彳。许书古文从见,殆从贝之伪。”汉字中有很多贝字演化为目字的例子,得只是其中的一个。

不管是形声字还是会意字,得字的本义都是得到;获得。《玉篇·彳部》:“得,获也。”比如《易·乾》:“知得而不知丧。”只知道得到而不知有得必有失。又比如《诗·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后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其中的得,用的都是本义。也引申指有收获;有心得。比如汉晁错《论贵粟疏》:“(商贾)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前面是手中实物有得,后面是心中有得。

李清照的哀怨和闷愁是什么意思(李清照声声慢里)(2)

(褒禅山风光)

本义之外,得字还有很多用法,举常用的说一下:

(1)贪得。比如《论语·季氏》:“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得,贪得。”孔子认为:人到了老年,血气衰微,要禁戒贪得。

(2)采用;采取。《吕氏春秋·顺说》:“今大王万乘之主也,富贵无敌,而好衣民以甲,臣弗得也。”高诱注:“得,犹取也。”现在大王您是大国的君主,富贵无比,却喜欢拿铠甲让老百姓穿,我不赞成这样(采用)。

(3)相遇;遇到。比如柳宗元《童区寄传》:“逃未及远,市者还,得童大骇。”因为区寄是被捆后逃脱的,所以强盗吓坏了。很多译本这里的得也译作“抓住”,是不准确的,这里是再次遇到。

李清照的哀怨和闷愁是什么意思(李清照声声慢里)(3)

(连环画《神童区寄》)

(4)控制;驾驭。比如《韩非子·孤愤》:“重人也者,无令而擅为,亏法以利私,耗国以便家,力能得其君,此所为重人也。”力能得其君,就是能力大到可以控制君王。执大权者,无视法令而擅自作为,违背法令从而有利于自己,耗费国力以便宜自家,他的权力能够控制君王,这就是执掌大权之人。

(5)便利;有利。比如《吕氏春秋·淫辞》:“昔吾所亡者,纺缁也。今子之衣,禅缁也。以禅缁当纺缁,子岂不得哉?”高诱注称:“得,犹便也。”往日我丢的是纺丝的黑衣服,如今你的衣服是麻葛制成的单面黑衣服。用麻葛制成的单面黑衣抵偿纺丝的黑衣服,你难道不占便宜(有利,得利)吗?

(6)投合;投契。《字汇·彳部》:“得,又合也,人相契合曰相得。”比如《左传·桓公六年》:“少师得其君。”就是少师得到国君的信任。又比如白居易《赠元稹》:“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难。”白居易一生知交不多,元稹算一个。

李清照的哀怨和闷愁是什么意思(李清照声声慢里)(4)

(三游洞里的白居易兄弟与元稹像)

(7)适合;适当。《礼记·郊特牲》:“阴阳和而万物得。”郑玄注:“得其所。”万物调合,各得其所。比如《水浒全传》第十七回:“得他的丈夫归来得早,见了洒家这般模样,又看了俺的禅杖戒刀吃惊,连忙把解药救俺醒来。”

(8)晓悟;了解。《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臣昔者不知所以治邺,今臣得矣,愿请玺,复以治邺。”(西门豹说):“我过去不知道治理邺地的方法,现在我懂了,希望发还官印,让我再去治理邺地。”

(9)完成。比如《红楼梦》第十六回:“已经传人画图样去了,明日就得。”又比如老舍《骆驼祥子》十五:“一切讲好,她自己赶了身红绸子的上轿衣;在年前赶得,省得过破五就动针。”

李清照的哀怨和闷愁是什么意思(李清照声声慢里)(5)

(《红楼梦》插图)

(10)足;满足。比如《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也。”又比如茅盾《子夜》六:“在这批心满意的人们面前,他真感得无地自容。”都是用的这个意义。

(11)及;到。比如李清照《声声慢》:“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得黑,就是挨到天黑。

李清照的哀怨和闷愁是什么意思(李清照声声慢里)(6)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12)可;能够。比如《论语·述而》:“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圣人,我是不能见到了。

(13)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多用于口语,比如老舍《骆驼祥子》九:“得,咱们二十七见,不见不散。”又比如《龙须沟》第三幕第一场:“得,得,先别拌嘴。”都是北京地方的口语。

(14)用作副词。有两种用法:其一,表示反诘,相当于“岂”、“难道”;其二,表示着重,特举,相当于“特”、“仅”。

别外,得还通“德”。《易·剥》:“君子得舆,民所载也。”陆德明释文:“京作‘德舆’,董作‘德车’。”

(二)děi。这个读音出自《广韵》(旧读dé)。必须,应该。比如《史记·滑稽列传》:“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必须调换一个漂亮女孩,后天送她来。又比如《红楼梦》第九十四回:“这件事还得你去,才弄得明白。”

(三)de。读这个音时,用作助词。(1)用于动词后面,表示可能、能够。比如,这个房子还住得。偷来的锣鼓打不得;(2)用于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连结表示结果或程度的补语。比如:跑得快;累得很;风大得很;(3)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完成。相当于“了”。比如《水浒全传》第五十一回:“到得沧州,入进城中,投州衙里来。”(4)用于句末,表示语气。比如杜甫的诗《绝句漫兴九首》之二:“恰如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折花。”

李清照的哀怨和闷愁是什么意思(李清照声声慢里)(7)

(杜甫诗意)

实际上,得字最常用的却是第三个读音。因为的、地、得在现代汉语交替使用的原因。

得字的小篆写法如图:

李清照的哀怨和闷愁是什么意思(李清照声声慢里)(8)

(得字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300,部分图片引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