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最重要的是转折 颜颠颊

一.颜,颠,颊,项这四个字各表示头上什么部位?草书怎样写?

「颜」是眉目之间的部位,「颠」是头顶,「颊」是目与颔之间的部位,「项」指颈后位置。

这四个字都是头上的部位,所以都从「页」,也即是「首」。

「页」的草化写法有两种,一是皇象《急就章》系统,把「页」的第一横与中间的「目」连写成曲钩势,下面的撇、点其实是「人」,直接写成交争势。

另一草法是中间的「目」写成一横,下面的其脚也写成一横。三横画组成奋笔势。这个草法在今草中是主流。

1.颜:

《说文・页部》:「颜,眉之间。从页、彦声。」「页」、「首」本皆指「头」;从「彦」,表示音读。本义是额头,指两眉之间。在六书中属于形声。

秦简:

草书最重要的是转折 颜颠颊(1)

隶书:《史晨碑》,汉隶由秦简而来。

草书最重要的是转折 颜颠颊(2)

草书:从隶书而来。

左旁:「彦」是声符,简化成竖笔势 鸡头势。

右旁:一是奋笔势,一是曲钩势 交争势。索靖:

草书最重要的是转折 颜颠颊(3)

王羲之:右旁虽没简化,但左旁显然是与索靖草法相同。

草书最重要的是转折 颜颠颊(4)

2.颠:《说文‧页部》:「颠,顶也。从页、真声。」

战国金文〈鱼颠匕〉:「颠」字异体字,从页、鼎声。鼎、真音近,声符可以替换。

草书最重要的是转折 颜颠颊(5)

小篆:

草书最重要的是转折 颜颠颊(6)

《石经论语残碑》:写法是隶定小篆。

草书最重要的是转折 颜颠颊(7)

隶书:《西狭颂》:右旁上部跟随金文写作十字势。

草书最重要的是转折 颜颠颊(8)

草书:智永:右旁紧密,是暝人势 竖笔势 鸡头势。左旁是奋笔势。(右旁:或可为:马桩势 奋笔势 鸡头势)

草书最重要的是转折 颜颠颊(9)

孙过庭:与智永的取势相同,左旁写得清楚。

草书最重要的是转折 颜颠颊(10)

3.颊:

此字始见战国晚期秦简文字。

《说文‧页部》:「颊,面旁也。从页,夹声。」

「夹」像两侧夹辅之形,夹是声符,兼表「两旁」之义,本义指脸的两旁眼下颔上的部位。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兼会意。

秦简:

草书最重要的是转折 颜颠颊(11)

草书:皇象《急就章》

左旁:把夹的两人各写成一点,取势是:鸡头势 倒戈法;右旁:曲钩势 交争势。

草书最重要的是转折 颜颠颊(12)

孙过庭:左旁:鸡头势 竖笔势;右旁:奋笔势。

草书最重要的是转折 颜颠颊(13)

4.项:

《说文‧页部》:「项,头后也。从页、工声。」从「页」,表示与人的头部相关;从「工」,表示读音。本义指人的脖子后面。

甲骨文:人形站立,头后面的小方框有指事作用,表示这部位是「项」。

草书最重要的是转折 颜颠颊(14)

战国文字:声符工在页之下。页特别夸大人的头部。

草书最重要的是转折 颜颠颊(15)

秦简:声符工也可放在左旁。

草书最重要的是转折 颜颠颊(16)

隶书:《杨震碑》:写法受秦简影响。

草书最重要的是转折 颜颠颊(17)

章草:皇象《急就章》:

草书最重要的是转折 颜颠颊(18)

今草:孙过庭:右旁为奋笔势 交争势,而并非写成奋笔势,取势有变化。

草书最重要的是转折 颜颠颊(19)

颜,颠,颊,项四个字位置图:

草书最重要的是转折 颜颠颊(20)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