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103岁写下的人生感悟(读完杨绛传才顿悟)

作者 | 樊登读书 · 林嘉文

主播 | 樊登读书 · 若雨

杨绛先生103岁写下的人生感悟(读完杨绛传才顿悟)(1)

✎ 解读预告

遇见 · 在书中遇见未知的自己。

各位书友晚上好,欢迎来到由樊登读书出品的读好书栏目《遇见》

今天给大家的解读的是《杨绛传》

读完这本书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她被称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提起杨绛,似乎总是在钱钟书的盛名之下。

实际上,钱钟书1944年才开始动笔写《围城》。

而杨绛1942年就开始写话剧《称心如意》,一登上舞台就获得了满堂彩。

一举成名后,她又创作了《弄假成真》《游戏人间》等作品。

就在人人都称呼钱钟书为“杨绛的丈夫”时,杨绛选择了夫唱妇随,甚至在最艰难的日子里甘做“灶下婢”。

这也是杨绛一贯的行事作风,不争不抢不强求,成全了别人,也修行了自己。

读完《杨绛传》,关于杨绛先生如何与书为伴,在一程程人生路上,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最终见真知,便能窥见一二。

杨绛先生103岁写下的人生感悟(读完杨绛传才顿悟)(2)

见自己,找到自己的位置

杨绛出生书香世家,父亲是留学日本的法学家,母亲是名校出身的知识女性。

父亲给她取名杨季康,谐音“绛”,家里人都叫她阿季。

阿季从小就喜欢读书,父亲曾问她:“一星期不让你看书会怎么样?”

阿季瞪大眼睛说:“那一个星期都白活了。”

她在振华女校用五年就修完了六年的课程,以第一名被东吴大学录取,但却不知道要读什么专业。

父亲对阿季说,要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做,喜欢什么就学什么。

这句话,可以说影响了阿季一生。

阿季认真思考后觉得最喜欢文学,文学后来也成了杨绛一生的事业。

当时东吴大学没有这一科,阿季就泡在图书馆里,古今中外经典书籍被她翻了个遍。

杨绛先生103岁写下的人生感悟(读完杨绛传才顿悟)(3)

1930年,恩师王季玉为她申请了留学名额,但是去学习政治。

阿季考虑再三没有去,她决定去清华大学当借读生学文学。

次年,终于成为清华的研究生,可以学习喜欢的专业,阿季非常开心。

1935年,杨绛和钱钟书远赴英国留学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选择,女子学院文学名额已满。

杨绛再次决定自选文学课程旁听,自学西方文学:法国、德国、俄国、意大利等国的名作,她一一通读。

这些都为杨绛日后的文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个人一生中总有个觉悟时期,觉悟的早晚,决定了这个人一生的命运。

而自我觉醒的关键,就是读书。

那些读过的书,看过的文章,都会在迷茫时为我们指明方向,找到心底的热爱。

读书多的人,很早就知道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一旦做出选择,更会百折不挠地坚持下去。

因为他知道,人这一生,追求梦想的道路没有谁会一路坦途。

命运接二连三的意外,其实就是一个又一个的考验。

庸庸碌碌随大流者和意念坚定有主见者,过的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就像《天才基本法》中说的那样:

如果你只是一个凡人,却又渴望达到天才的高度,那么:

一以贯之的努力,不得懈怠的人生。每天的微小积累会决定最终结果,这就是答案。

杨绛先生103岁写下的人生感悟(读完杨绛传才顿悟)(4)

杨绛先生103岁写下的人生感悟(读完杨绛传才顿悟)(5)

见天地,一览天地之恢弘

有句话说得好:

读书,就是在为自己的人生寻找另一种可能。你垫在脚下的书本越厚,你能眺望到的世界就越广阔。

阿季也是如此,她曾在无锡老家念过一段时间书,学校有一百来学生,却只有两个老师。

她也曾在上海有名的洋学堂启明女校读书,还在师资优越的振华女校学习过。

每一段时光她都没有虚度,当脚下的书本垒的足够高,杨绛便北上清华,远赴英国、法国,不断地见识更广阔的世界。

无论在哪里,到了哪一座城市,最常去的地方都是图书馆。

阿季曾经说,她最爱的是清华的图书馆。为此,她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

在英国留学时,她每次走进牛津大学的图书馆,就不想出来,只想一直读下去。

书籍就像一架梯子,看的书越多,便能攀得越高,看到更远更美丽的风景。

也许忙碌的生活让我们抽不出时间去行万里路,但是周末却可以沏一盏茶,读一本书,让思想任意驰骋。

也许工作的压力让我们喘不过气,但睡前翻看几页喜欢的文字,心绪便得到了极大的放松,睡梦也会更加酣甜。

再回看现实生活,就会换一种心境,换一个结果。

杨绛先生103岁写下的人生感悟(读完杨绛传才顿悟)(6)

就像有句话讲的:

“读书可以体验1000种人生。而不读书,你只能活一次。”

当你读了很多书以后,就会发现每本书都像是一副翅膀,带着你古今中外,书海遨游。

便知道什么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当你见过天地恢弘,便不会在碌碌无为中周而复始,在柴米油盐中磨灭希望。

杨绛先生103岁写下的人生感悟(读完杨绛传才顿悟)(7)

见众生,以爱己之心爱人

每个人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当我们与亲人、朋友、爱人有人心与心的连结后,便不再孤独。

而这种连接,不单单是互相陪伴,更多的是志趣相投。

钱钟书和杨绛在一起后,到阿季家拜访,父亲只说了一句:“人是高明的。”

毕竟杨家好几个女婿不是当教授,就是当官,而钱钟书家世一般,也只是一个前途渺茫的学生。

阿季知道父亲只是担忧自己,并没有说太多,钱钟书确实只有才。

但在钱钟书和杨绛眼里,这没什么打紧,两个人早已心意相通。

事实证明,父亲的担忧没有错,杨绛对于爱情的坚守也没有错。

若干年后,钱钟书的《围城》问世,几乎家喻户晓,他的《管锥编》、《谈艺录》等更是公认的现代学术经典之作。

但是和大才子在一起,杨绛甘愿做红花旁边的绿叶,也甘愿放下笔杆拿起锅铲。

钱钟书的婶婶曾经称赞杨绛:

大家闺秀,千金小姐,外面名气那么大,在家什么粗活都干,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宣哥痴人有痴福。

杨绛先生103岁写下的人生感悟(读完杨绛传才顿悟)(8)

“书呆子”钱钟书确实只有才,在生活中是出了名的“闯祸精”,两人在国外求学的日子,生活上的琐事几乎是杨绛一人打理。

墨水瓶打翻了,弄脏了房东的桌布;台灯弄坏了,不知道为什么就不亮了......

杨绛总是笑着说:“不要紧,桌布,我会洗,台灯,我会修。”

无论是在异国求学,还是在上海沦陷期间,两个人总是互相扶持,也都没有放弃各自的文学梦想。

如果需要有一个人承担更多,杨绛为了爱人的梦想,心甘情愿默默奉献更多。

人人都艳羡杨绛与钱钟书伉俪情深,但好的感情需要两个人用心经营,互相体谅。

俗话说,甘蔗没有两头甜,认可一个人,就要接受他的一切。

选择和做学问的人在一起,就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

欣赏一个人思想上的“才”,就要接受他生活上的“痴”。

识得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走过千山万水,方知幸福的本源就在脚下,就在厨房为心爱的人洗手作羹汤。

见过天地恢弘,方知付出也是另一种得到,有人知冷暖有人共谈笑此生足矣。

当你的付出得到对方的认可时,才是真正值得的。

没遇到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见你,结婚这件事我没想过别人。

这句话是钱钟书说给杨绛的,也是丈夫给妻子最高的评价。

杨绛先生103岁写下的人生感悟(读完杨绛传才顿悟)(9)

写在最后

曾有人问歌手李健,为什么要读那么多书?

他回答说:所谓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让人眼界更开阔,对自我有更清醒的认知。

爱读书的人,一卷在手,书香润身。

知道自己的渺小,见识天地的辽阔,最终将生活过成想要的模样。

正如杨绛先生在100岁感言中写道的那样: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愿我们都能与书为伴,以书为灯,照亮自己的路,也温暖别人的心。

作者 | 林嘉文

主编 | 阿医

排版 | 余景

图片 | 图虫创意

音乐 | 青春易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