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素质教育的理解(视角集二十四科学角度)
第五节 协同教育的科学发展观,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科学的素质教育的理解?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的素质教育的理解
第五节 协同教育的科学发展观
协同观点:社会发展到现代,教育需要协同,协同教育应运而生。对协同教育的认识,也要用协同学的观点审视。
协同百度:体育 心育 德育
19.科学角度:素质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协同观点:人的素质可以分析不可分割,素质教育可以分科分段分类教学,但各科各段各类教育必须协同起来。
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社会和谐运行和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国教育和谐运行和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
教育发展必须按照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统筹区域教育发展、统筹公办民办教育发展、统筹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和谐发展、统筹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和公共财政在教育均衡化发展中的公益性作用;必须统筹推进各项教育改革,努力实现宏观教育改革和微观教学改革相协调,教育领域改革和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城市教育改革和农村教育改革相协调,教育体制改革和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相协调;必须完善教育领域和学习型社会组织建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教育发展和人的素质全面提高;必须建设教育科学理论创新实践体系,促进教育科学和教育实践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全面协同发展。
从素质教育的科学发展观看,双基教育——智慧教育——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三部曲。只有双基的发展而没有智慧的发展不叫全面发展,只有双基和智慧的发展而没有素质的发展也不叫全面发展;必须坚持双基教育、智慧教育和素质教育协调发展,生理教育、心理教育和道理教育和谐发展,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协同发展,这才是教育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协同发展,既是双基教育、智慧教育和素质教育协调发展必要条件,又是生理教育、心理教育和道理教育和谐发展的全面保证;生理教育、心理教育和道理教育和谐发展既是双基教育、智慧教育和素质教育协调发展的有效载体和丰富内容,又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协同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
双基教育、智慧教育、素质教育的协调发展问题
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初已经被提了出来,这主要归功于当时刚刚恢复的社会学。到80年代中期,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纲要”就开始改为“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纲要”了。20世纪后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观点已经变成全社会的共识。对教育发展的认识是与之相适应的——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之双基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智慧教育。双基教育和智慧教育的协调发展变为社会共识是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认识同步的。把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整合地提了出来,开创了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科学发展观的先河,反映出我们在思想认识上的又一次飞跃。因此,我们对素质教育也要有新的认识。
在社会的和谐运行和稳定发展法则受到市场经济法则严重冲击的背景下,提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把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问题严肃地摆到了全国人民面前;提出经济发展为社会发展服务,社会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把人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来满足,就会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就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观的内在逻辑。根据这一逻辑审视教育发展,双基教育的发展为智慧教育的发展服务,智慧教育的发展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服务,把每一位学生素质的发展需要放在第一位来满足,就会促进双基教育和智慧教育的发展,从而实现双基教育、智慧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同发展问题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协同发展,既是双基教育、智慧教育和素质教育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生理教育、心理教育和道理教育和谐发展的全面保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显而易见,“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统筹和谐发展,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必然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协同发展问题。
家庭是青少年生活的第一环境,对青少年良好的道德行为养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3.2亿家庭的泱泱大国,这笔巨大的教育资源应该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发挥优势。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然而对孩子爱过了头,从而陷入溺爱,便是害了孩子,同样是父母的失职。
据中央综治委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日前发表的《家庭抚养和监护未成年人责任履行的社会干预研究报告》显示,未成年罪犯家里人对他“娇生惯养”的有26.7%;大部分事情都顺着”的占40%。有13.5%的未成年罪犯认为在生活中对自己不良影响最大的人是父母。当问及“对于你的犯罪,你认为和哪些人有关”时,回答与父母有关的占25.1%。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状况调查”显示,有52.5%的家长“为孩子安排课余学习内容”;37.1%的家长“总是照料孩子洗澡、整理床铺或收拾书包等”;34.6%的家长“经常陪着孩子做功课”。在独生子女道德缺点的自我评价中,20.4%的孩子明确表示“缺少生活自理能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协同的现象十分严重。
据美国教育专家研究,家长协同学校的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已得到证实,在家长协同时,学生的成绩好,出勤率高,作业能够完成,并能继续高一级的学业。研究表明,学生成绩差别是由在家中的习惯决定的,家长应该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与学习习惯,了解孩子的进步,并指导孩子的活动。也就是说,家庭的协同教育可以提高孩子在校时间的利用率,使之不缺课,可以帮助孩子在家中多读书,而不是看电视。家长协同孩子在校活动对自己也是有利的,因为他们会对担当教育子女的角色感到满意,会增强自己的信心,改善社会关系,甚至会产生继续受教育的愿望。
学校教育还存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中小学课程中的各门学科都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实践的重要性,有人作过统计分析:我们会掌握阅读内容的lO%,听到内容的15%,但能掌握亲身经历内容的80%!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意义还在于:“我们的孩子们将生活其中的世界正在以比我们的学校快四倍的速度变化着”(国际领导与教育中心主任威拉德·达吉特博士)。
社会协同学校对青少年进行教育,一支重要的队伍是1990年经党中央批准成立的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目前,全国有600多万离退休老年志愿者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他们被誉为一支不要报酬、不占编制、无私奉献、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多年来,大批离退休志愿者以老同志特有的爱心和影响力,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倾注满腔热情,在培养教育青少年、连接老少两代人共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方面,发挥了其他人难以替代的作用,受到广大青少年和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
但是,社会对青少年教育的硬件建设还很不配套。我国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活动场所是建国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五六十年代,我国共有县级以上少年宫、青年宫不足200所。改革开放以来,少年儿童校外教育工作有了较大发展,至“九五”末期,各种形式的校外教育活动场所约有1万多个。但这些场所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难以满足2.4亿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的需要,而且这些活动场所大多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在西部一些省的地、县两级几乎没有。国家重点扶持中西部地区建设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同时地方筹集资金自建场所,加上原有场所,到“十五”末期,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县,90%至少拥有一个综合性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
但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许多课程资源需要由社会为学校提供,因此,向青少年学生提供的社会教育的场所的开发显然还是不够的。最近国家要求所有中小学同时作为“学校少年宫”,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作为社区教育活动的共享资源,拆除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藩篱,不能不说是一个为青少年着想的有益举措。
我们认为,家庭、学校、社会作为实施双基教育、智慧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和力量,理所当然地应该协同共建教育的平台。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必须依托于这个大平台。这场改革应通过开发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教材、认知工具和相关网络资源等,努力促进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积极有效的协同,共创致力于终身学习机制形成的浸润式学习文化氛围,共同支撑儿童与青少年跨越时空局限的“基于丰富资源的学习”、“基于真实情境的学习”、“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以及“互动合作的学习”,协同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氛围课程,实现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真实与虚拟教育的无缝链接,从而最为全面地、协调地、可持续地发展人的素质。
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是涉及我国教育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的问题,因为,它所影响的不仅是一代新人的培养问题,它还将从深层次上影响我国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素质,并由此影响我国在新世纪的国际竞争力与生存力。因此,这样一场改革应该代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方向,应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国内,这样一场改革应该面向全社会,具有开放性,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应该引起包括科学领域、教育领域、企事业单位、学校师生、家长在内的社会各方面人士的关注与参与,使整个社会在改革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更新理念,提高信息素养,共创学习文化。我们认为,只有在改革的过程中才有可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从而在真正意义上进行教育的创新。
生理教育、心理教育和道理教育和谐发展问题
生理教育、心理教育和道理教育和谐发展既是双基教育、智慧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协调发展的有效载体和丰富内容,又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协同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
人在自然化和社会化的同时发展中形成一系列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相对稳定的特性,这就是人的素质。应试教育的片面性与不协调性尤其表现在人的生理、心理素质的发展上。中小学生近视、肥胖、挑食、发育异常等生理问题,嫉妒、自卑、孤僻、逆反、厌学心理乃至自杀、犯罪等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这与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过重的学业负担与心理负担,生理教育、心理教育和道理教育不和谐高度相关。新世纪素质教育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击中了应试教育的要害,明确了素质教育的任务目标。人的素质在全面发展中要以德育为核心,人的素质在协调发展中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而人的素质在可持续发展中更要十分重视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教育、科学素质和道德素质教育的协同作用。
道理教育包括科学道理教育和做人道理教育。科学道理教育是智育的主要任务,做人道理教育是德育的主要任务。德育,在我国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基本内容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社会理想和社会传统教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集体主义、劳动教育、法制教育等。在学校日常工作中,德育主要指学校管理中学生守则教育、学校常规纪律训练、遵守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的教育以及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政治、思想、道德等教育。
素质教育的概念中,德育是指道德素质教育,心育是指心理素质教育。传统的认识和实践都把心育归入德育之中。在当时的心理学科发展水平背景下,心育(主要指心理健康教育)归入德育自有道理,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心育(心理健康教育仅是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地位理应提升,才能适应新世纪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
那么,新世纪的素质教育中,心育与德育是什么样的关系呢?首先要明确心育的基本内容。现代心理学一般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是主体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应是从动物的简单行为直到人的复杂的集体社会行为。主要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言语、问题解决、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以及在这些心理过程中形成表现出来的需要、兴趣、理想、信念、态度、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倾向与心理特征。
由此可见,心理素质应包括人的智力、品格、能力、性格、美感、意志、情绪等。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就有:智力开发、品格养成、能力训练、性格形成、美感引导、意志培养、情绪调控等。在学校日常工作中,心育主要指在学校管理中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及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智力开发、能力训练、美感引导、意志培养等,还有结合在德育中的品格养成与性格形成等教育。
从人的素质构成看,人在自然化和社会化的同时发展中,形成一系列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相对稳定的特性,有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等,因此就有了生理教育(广义的体育)、心理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艺术教育、劳动教育等。在这些教育中,德育为首为核心。德育为首是从社会的角度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素质教育应以心育为首;从自然的角度看,素质教育应以体育(生理教育)为首。认识是这样,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操作三个为首的“认识”呢?运用协同理论可解决问题。
协同的原理是:在一个有大量子系统的系统之中,在控制参量的巨大影响之下,通过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以及序参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使系统形成一定的具有组织功能的结构。把素质教育作为一个系统看待,各方面的素质教育则是子系统。社会的要求是控制参量,序参量是什么呢?序参量是描述系统宏观有序或宏观模式的参量,它支配系统的行为。按照这一标准,体育、心育、德育都是序参量,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序参量之间的协同作用,这种协同作用是我们工作的重心。
打个比喻:体育好比铺设电缆,心育好比发电,德育好比用电器,三者都能支配电路系统,它们的协同有序也就代表了这一电路系统的宏观有序。心理现象如感觉、知觉、思维、情感等,是心理过程,能力、性格等是心理特征,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内潜于个人身上,不能直接观察和测量,也好比电路中的电一样。但是它们可以在人们的行为中表现出来,我们能够通过这些可以观察和测量的行为进行间接研究。这些可观察和测量的行为好比用电器,可间接反映出电流、电压的状况,并用匹配的程度来进行描述或量化。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时时关注体育、心育、德育的匹配程度,是“高度一致”、“比较一致”、“基本一致”还是“不够一致”、“不一致”、“对立”、“非常对立”,要及时进行调控。
我们说要提升心育的地位,把心育从德育中分离出来,形成心育体系,这并不意味德育不再具有心理因素,不再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德育工作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德育的内容、方法才能为学生喜闻乐见,才能取得德育的效果。再则,德育工作必须遵循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一般认为品德也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的,品德这三方面表现为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三方面的协同有序,所以,德育工作的实践性与科学性都离不开心育的协同作用,这正是心育与德育的结合点、协同点。
智育就是智慧教育,是道理教育中的科学素质教育,指向受教育者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智育随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的教育学认为知识学习与心理形式训练、知识掌握与智力发展是统一的过程,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的关系是智育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我国学校智育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现代化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从以上对智育的描述可看出智育与心育的关系了。
在素质教育的系统中,我们为什么没有把智育列为序参量呢?这并不是说智育不重要,还是以前面电路系统来比喻,智育是电缆、发电机、用电器构成的材料,材料可用铁,也可用铜或其它材料,智育工作是选材料的工作,只要选导电的材料就能制成电缆,至于是铁还是铜并不影响电路的宏观有序,在这意义上,智育是素质教育系统中的一般参量。实际情况也如此,科学文化素质相对高的人、聪明智慧的人并不能说他就是高素质的人。反之,也不能说一个科学文化素质低的人,不够聪明智慧的人他就是低素质的人。一个人整体素质的高低,科学文化素质高低,聪明智慧与否不是决定因素。但是,如果两个人的其他方面素质差不多,那么科学文化素质高的人,聪明智慧的人整体素质就更高一些。
智育的重要性还表现在素质教育的各育都具有本体知识,这些知识也是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智育传授各育的本体知识,其它各育才能深入进行。不难想象没有心理学的本体知识,心育是无法进行的。
在教育工作实践中,智育和心育的结合、协同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这也是我们要把心育从德育中分离出来的重要原因之一。成功的智育,必定是与心育结合、协同的智育,而智育上出了毛病,病因往往是忽视了心育的协同作用。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智育与心育的重要结合点与协同点。
创新需要知识基础,创新需要掌握技能,创新需要强烈的兴趣,创新需要坚强的意志,创新需要潜能的开发。知识与技能是智育的任务,兴趣与意志是心育的任务,而潜能的开发是智育、心育共同的任务。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研究人的多元智力,他认为每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九种以上智力潜能,环境和教育对于能否使这些智力潜能得到开发和培育有重要作用。智育与心育如何协同开发每个学生不同的智力潜能,从而激发出创新精神与创造才能,这有许多课题可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