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纪实,搬出大山奔小康⑤安身
编者按:近年来,怀化市围绕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目标,接续开展后续扶持工作,奋力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2022年6月,怀化市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成效明显市”,予以督查激励,这是该市易地扶贫搬迁及后扶工作连续3年获得“国字号”荣誉。近日,红网时刻新闻推出《搬出大山奔小康》系列报道,记录怀化在新时代新征程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新进展新成效。
溆浦县桥江镇黄潭村同福安置小区。
红网时刻记者 梁馨雨 通讯员 舒采粮 溆浦报道
湖南西部有一处重峦起伏、丘陵纵横、秀水缠腰的地方,名叫溆浦,这里曾是抗日战争最后决胜之战“湘西会战”的主战场之一。这里曾让屈原留下“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的千名名句。
这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怀化人口最多的县,宛如一幅秀丽的画卷。映入画卷,一幢幢深蓝色的楼房拔地而起,一台台生产机械在快速运转,一群群工人在厂房里忙碌……初春暖阳,走进湖南省溆浦县易地扶贫安置点,呈现在眼前是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这是该县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安居乐业的一个镜头。
近年来,溆浦县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点民生工程来抓,圆满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工作目标。
“十三五”期间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5236户20806人。其中,分散自建1756户7564人;购房安置244户1082人;建设99个集中安置点,安置3236户12160人。
溆浦县桥江镇黄潭村同福安置小区。
舒适环境 让移民群众更“安心”
搬迁是一时的事,而居住是一辈子的事。只有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跟上了,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增强了,搬迁群众才安得下心,稳得住。易地扶贫搬迁成效如何,不能只看一栋栋新民居这些“面子”,还得看与搬迁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里子”。
溆浦县不断延伸公共服务措施,着力解决搬迁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用心用情做好搬迁群众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并在各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推进以基层党建、基本公共服务、社区治理、文化服务为重点的“四个体系”建设,让搬迁群众享受道路、供水、用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
现如今集中安置点周边,文化休闲广场、医务室、学校、扶贫车间、超市等配套一应俱全,让搬迁群众充分尝到了搬迁的“甜头”。
“现在住房宽敞亮堂,小区环境优美,生活别提多舒适。”溆浦县桥江镇黄潭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搬迁群众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谈变化,一张张笑脸如同花朵般绽放。
全县结合安置点实际情况和群众需求,在9个安置点新建卫生室,37个安置点新建便民商店,67个安置点新建物业用房及群众接待室,86个安置点新建了公共厨房、杂物间、厕所。
所有集中安置区按照人均5平方米,户均不超过20平方米的原则分配了菜地。易地搬迁户学生全部实现就近就学。落实易地搬迁群众大病、慢性疾病签约服务和各类医保政策,搬迁群众医疗保险实现“应保尽保”。
同时,做好了户籍管理,对县城安置点探索实行以迎宾社区管理为主、原有乡镇管理为辅的双重管理办法;其他安置点按照本人自愿选择,既可以在原户籍地享受政治待遇也可以到安置点所在的享受待遇。
如何让搬迁群众能在新的家园真正安居、乐居?
对此,该县从后续管理服务入手,积极探索“一站两委四会”(即:群众工作站,支部委员会、业主管理委员会,红白喜事理事会、经济发展互助会、关心下一代协会、志愿者协会)党建模式,不断加强社区党建和管理服务创新。
“我在这里住了几年,特别舒心,有什么事情和困难,随时能找到人,事情很快有着落。”话语间流露出三江镇西村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搬迁户刘继生对搬迁后的生活很满意。
目前,全县99个安置点实现群众工作站全覆盖,并组建了29个党组织,设立党员中心户35户,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37名、政策宣传员25名、卫生保洁员164名、文明倡导员99名、矛盾调解员99名、民情联络员99名,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业主管理委员会为主体、群众互助组织为补充的组织体系。
溆浦县双井镇奋斗安置小区。
产业发展 让移民群众更“顺心”
清晨的阳光洒满大地,溆浦集中安置区便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上班族”。
“总想不到这辈子还能有份踏实的工作,不要看我有五十好几了,一个月也搞得到三千多块钱。”搬迁户张大爷笑呵呵地说。
“稳定脱贫,步入小康,产业发展是关键。”溆浦县县委书记郑湘说,溆浦立足本县实际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发展种植养殖等产业,着力解决搬迁群众的后续产业发展,真正让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就业是安居的关键。如何促进搬迁群众有就业稳收入?
溆浦县打出了帮扶车间、就业培训、劳务对接、公益性岗位兜底等系列“组合拳”。
开展“送训上门”,进一步加大对易地搬迁脱贫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卢峰镇艾家冲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500多名搬迁群众通过技能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通过有关部门推荐,80%劳动力在该县红花园工业园、秋风农业合作社、嘉菲农业合作社等实现就近就业。近3年来,溆浦县培训易地搬迁户脱贫劳动力3257人次,帮助未就业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已就业劳动力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实施乡村公益性岗位兜底就业。2022年,已开发公益性岗位2280个,其中安置易地扶贫搬迁脱贫劳动力369个。
溆浦县加大扶持力度,让更多的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就业,使易地搬迁安置点劳动力“农时可种地、闲时可务工”成为常态。
“既有可观的收入,又能照顾家庭,这种好事,以前想都不敢想。”搬迁户张菊香开心地对我们说,以前每年靠做农活年收入不足千元,生活一直拮据。现在她入股合作社后,还在合作社从事销售工作,工资加上分红收入,在家门口每月收入最低可达3000余元。
溆浦县大力实施“一区一特色、一区一主业”, 坚持将搬迁安置和后续产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时,积极推进产业帮扶,让搬迁群众与农民合作社或企业的利益联结,使两者“联姻”,让搬迁群众成为“股东”,获得收益分红。
溆浦还加强对搬迁群众的就业扶持,通过开展就业培训,让搬迁群众掌握一技之长,并实施劳务对接,帮助搬迁群众找到就业门路。同时引导企业在安置点附近建设“扶贫车间”,把“流水线”建在家门口。本着“政府推动、机构主办、部门监督、学员受益”的原则,“围绕产业抓培训、抓好培训促产业,围绕就业抓培训、抓好培训促就业”,精心组织、通过“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差什么,练什么”“要什么,培什么”等四种“订单式”创新培训模式,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脱贫劳动力、防返贫监测对象、易地搬迁人口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促进稳定就业增加收入。
据悉,溆浦县5236户易地搬迁户已实现产业奖补全覆盖,搬迁群众持续享受产业分红。截至目前,享受产业帮扶政策资金共5184.94万元,人均受益2492元;“四跟四走”项目累计分红771.23万元,人均370元。
春风浩荡满目新。一个个独具特色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一片片生机盎然的产业发展示范区,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谱写着溆浦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新篇章。
相关报道:
搬出大山奔小康① | “五强五兴”后劲足 有家有业有幸福——沅陵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搬出大山奔小康② | “ 产区共建”促“共荣”——麻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龙升社区见闻
搬出大山奔小康③丨不只“挪个窝” 更要“铺好路”——芷江侗族自治县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纪实
搬出大山奔小康④丨幸福生活从这里起航——靖州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纪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