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公祠题壁(鸿胪井之遗迹碑断想)

前两天,看到王仁富教授写的一段关于鸿胪井之遗迹碑的文字,表达了作者盼望鸿胪井唐碑石归来的急切心情。受此启发,把我写的长诗《我站在鸿胪井之遗迹碑前》其中一部分摘抄过来。

丁公祠题壁(鸿胪井之遗迹碑断想)(1)

在空空如也的唐鸿胪井刻石的遗址上,富冈定恭为什么要意味深长地修建起一座《鸿胪井之遗迹》碑。他是不是已经预感或者估计到,天理人心,叶落归根。有朝一日唐鸿胪井刻石一定会荣归故里。所以才在空空如也的遗址上,预先建立了一座《鸿胪井之遗迹》碑,默默地等待着唐鸿胪井刻石的归来,标记着故居的位置。

丁公祠题壁(鸿胪井之遗迹碑断想)(2)

王仁富教授在鸿胪井遗迹碑前

1911年12月,富冈定恭在唐碑旧址上树立遗迹碑

我站在黄金山下鸿胪井遗迹前

把鸿胪井之遗迹碑认真查看

1908年8月28日

海军中将富冈定恭莅临旅顺做镇守府的司令官

现有的文字记载

富冈定恭是掠走唐碑始作俑者已成为定案

而此时的唐碑已经安放在日本皇宫建安府的东边

根据日本学者的研究

掠走唐碑的是他的前任桥本正明

富冈定恭目睹唐碑遗址一片凌乱

可能是良心发现

也可能是为盗宝者找回一点颜面

1911年12月

在光秃秃的鸿胪井唐碑旧址上树碑立传

有人说这是做婊子立牌坊

也有人说这是盗窃者留下的自供状

在我看来

这些说法带有狭隘的民族偏见和历史积怨

只要你用一个学者的态度审视这座石碑

立碑的意图昭然若揭毫无悬念

鸿胪井之遗迹碑7个楷书大字

每个字不小于20公分字字雕刻精湛

细读102字整齐秀美繁体工楷碑文

你会发现

他记录了崔忻奉朝命册封渤海国一事

在偌大的中国将此事刻在石头上十分罕见

他亲考崔忻事迹

告诉我们鸿胪井和唐碑的来源

他第一次确定了鸿胪井碑石的精准地点

为后人研究鸿胪井及碑石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他立碑的目的恐年代久远其迹被淹

混凝土浇灌的厚重的地基上

用了三种来自不同产地的花岗岩

基座加碑石高达3.89米

足见富冈定恭对中国古文化的敬畏

也是对盗走中国文物的一种还愿

我想在碑文中找到唐碑石亭哪里去了的字眼

令人失望很

102字的碑文中不见只字片言

如果把这一笔也补上

鸿胪井唐碑石的来龙去脉就完全可以正本清源

果真那样

就成了盗窃国宝的自供状有失大日本帝国的尊严

丁公祠题壁(鸿胪井之遗迹碑断想)(3)

2014年10月26日,本文作者在鸿胪井遗迹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