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贼行天下第571章(10.诚信记账法抗战小说西北尘梦连载之十)

这两天,志行在深入研究仙客来饭馆的所有账簿,按自己的想法,把原来的流水账分解成总账、现金账、收入账、支出账、债务账等,原则主要是便于查找、便于分析,采用后世复式记账的原则一一对应。复式记账是民国中期渐由西方传入的,此时尚未传入中国。

李志行前世学过会计?没有,但经常看一些财务分析,所以对会计懂一点,这一点就够用了。

复式记账的好处是便于分析,从而利用分析指导经营,相当于不断通过账目引导经营者的经营思路清晰化、并将行动趋于利润最丰厚的经营模式,这种记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西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这件事其实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应该达到便于查找突出东家们关注的重点,比如我最近是亏了还是赚了?我手里有多少钱可以动用?谁欠我的账我又欠谁的账等。

第二个层次,则是归类分析。这个类似于后世的财务分析。李志行只想在账本上做到第一层次,第二层次由自己私下完成,原因么……不足为外人道也。

还有,后世的复式记账由于是外来植入,很多方法、用语中国人很不习惯,所以李志行仍旧保留了原来的流水账,并且按中国人的思维习惯编排科目……。

这种作法,无疑增加了记账的难度和工作量。不过……,不过“嘿嘿,复杂是肯定的,要不就谁都会干了?”心底传来李志行阴险的笑声。

“志行哥!志行哥!”李志行正在做账,门口传来狗娃的声音。

志行一走出去,狗娃就拉着志行的衣袖兴高采烈地说“志行哥,你知道我们现在有多少钱了吗?”,猪娃也兴奋地看着志行。

见这两个这么兴奋,志行想肯定是这两人做生意赚了点小钱,就笑呵呵地问“多少啦?”

“你猜?”狗娃兴奋地说。

“让我猜猜,你又赚了一个铜板?啊,不是呀……那是赚了一个银角子?”李志行故意显出惊讶地样子。

“哈哈,我们赚了一个大洋!”说着狗娃警惕的看看四周,面向墙壁,将手伸向怀里掏出两块大洋的几十个铜板给李志行看。

这次李志行真有点惊讶了,这两个小家伙不简单呀,这才几天!就赚了将近一块大洋!于是就拉着两人找个小摊坐下来要东西吃,边吃边聊。

原来狗娃这小家伙简直天生一个经商的头脑!他拉着猪娃,整天在菜市、粮市、骡马市等生意人来往的地方转,看看别人都在卖什么,大概要什么价钱,又听这些生意人讨价还价掌握实际价钱,又跟在一些想买东西的人身后,看这些人想买什么,估算大概会出多少钱,这个放在现在叫市场调研。总之,狗娃经常在进行市场调研。

等这些都搞清之后,狗娃开始做他有生以来的第一笔真正的生意。

这次是一个妇女,想买几只小鸡回家养,这消息是狗娃无意中听见这个妇女与一个邻居在街上聊天了解到的。

刚好那天集市上只有一个卖小鸡的,狗娃快速走到市集的另一边,以低价将卖家的5只小鸡全部买了过来。其间还编了一个小故事,说自己不小心踩死了一户人家的一只老母鸡,这户人家让自己用小鸡赔,要不就打自己,自己和猪娃千辛万苦出力气赚了10个铜子,就来买小鸡赔给那家人,连饭都没舍得吃。猪娃也立刻做出一副一整天没吃饭的样子。

卖小鸡的看着这两个孩子实在可怜,基本上就是要饭的,就10个铜子卖给了他们。

完成了这笔交易,等原来那个卖小鸡的走远后,狗娃马上就变成了摊主,开始叫卖自己的小鸡,猪娃被他安排在不远的地方观察,准备随时上来帮着演戏提高价格。

一会,那个妇人就走了过来。“这小鸡仔一只多少钱?”妇人问。

“10个铜子一只”狗娃表情平静。

“呀,太贵了,是不是母鸡?”妇人问道。

“都是母鸡!大姨,这还贵吗?一个烧饼也要2个铜子,鸡养大了还可以下蛋,烧饼一吃就没了……”狗娃开始了说服工作。

“嗯,便宜点行不行?9个铜子一只,我买两只。”妇人用手扒拉着小鸡问道。

“9个铜子太便宜了,别人都卖10个铜子”狗娃装作不情愿的说。

“不行,太贵了。”妇人站起身来。

“姨,看你人好,你要是能全买完,我就8个铜子一只全卖给你,我想赶快去买一块冰糖吃。” 狗娃装成一个急于去吃嘴的小孩。

妇人笑着说 “给你钱,看把娃馋成啥了!”

重生之贼行天下第571章(10.诚信记账法抗战小说西北尘梦连载之十)(1)

于是狗娃的第一笔生意就做成了,10个铜子的成本,赚了30个铜子,300%的利润,你说这小子是不是天生的生意脑袋?

第一笔生意之后,两人大受鼓舞,随后频繁出动,本钱多了生意就大点,又倒腾了不少次,竟然很快赚到了一块银元。

李志行听了之后不禁大加感慨,又看了看高兴得摇头晃脑的两个小乞丐,尤其是狗娃,透着一股子伶俐,看来是可造之材呀!要好好培养!志行就告诉他们以后晚上回庙里早点,志行要教他们认字和算术,两人急忙答应下来。志行又叮嘱他们把钱要放好,注意安全,就打发两人走了。

不过等到第二天,猪娃和狗娃并没有像往常一样一起来店里看李志行,只有狗娃一个。

志行便问道“猪娃呢?”

“在庙里举石头”,狗娃回答道。

“怎么一大早就举石头?”

“黑哥让他多锻炼,每天先练一会,再出来和我汇合。”

猪娃和狗娃每天早上先到饭馆里来看志行,顺便混点吃的,猪娃这一锻炼不是就刚好错过了来看李志行的时间吗?

“小黑这两天在干啥?”李志行又问。

“黑哥和往常一样,要饭,拾碳。”狗娃回答。

原来黑子这家伙有个特殊的癖好,他喜欢拾碳,每天一个兜里装着要来的馍,另一个兜里装着拾来的碳,难怪每天满脸的碳!这几个小叫花也有意思,狗娃是个小财迷,猪娃最喜欢锻炼身体,小黑则喜欢拾碳。

“哦,小黑这几天心情咋样?”

“心情?哦,你一说我到想起来了,好像不太高兴,经常一个人不说话。”

哦,这就对了!十有八九是小黑这家伙故意不想让这两个小乞丐来看自己,先是猪娃,然后就轮到了狗娃,不行!自己得找机会跟小黑谈谈。

所以,志行这天特意早点到庙里,叫花子们还都没有回来,志行又走到庙后面,靠着一颗大树坐着等。

一会,果然小黑先回来了,志行悄悄跟在后面。

小黑进到庙里,先走到一个角落,从兜里掏出两块碳放到一小堆碳里,这是他的宝贝。

然后小黑又走出庙门,在旁边的小溪里洗了洗手,小黑洗手的时候很认真,连手指缝都搓了好几遍,待手洗干净后,小黑又回到庙里,掏出一个黑馍,将馍上的灰吹了又吹,准备吃饭。

“哈哈,小黑,就你一个人在呀?”李志行笑着走了进去。

“咦,你怎么来了?”,小黑本来正准备吃馍,见李志行进来又将黑馍装进口袋。

“正准备吃饭呢?我刚好带了糖饼,来,咱俩一起吃!”志行说着掏出买的糖饼。

“等他们几个回来再一块吃吧,我有馍哩。”,小黑不抬头,他明显不想接受志行的糖饼。

“没事,多着呢!咱俩先吃一个。”志行说着硬塞了一个糖饼到小黑手里,自己也拿了一个开吃。

“那我去给你倒碗水喝”,小黑说道。

“嗯”,志行自坐在地方吃饼。

“小黑,你姓啥?”志行边吃边问。

“我姓顾”

“那你叫啥?”

“小黑”

“我是问你的大名”

“顾小黑”

“哦,那你家是哪里的?”

“蓝田的”

“哦,蓝田?那蓝田有个地方叫汤峪你知道吗……”

“李志行,你真是富宁人?”李志行正想再问,小黑忽然问道。

“真的呀!我是富宁县城边上李家村的。”

“那你那天在官道上被劫到底是怎么回事?”小黑敏锐地盯着李志行问道。

这小黑还一直不相信自己!志行只好又解释道“那天其实是跟掌柜的吵了架,也是自己赌气,连夜就想投奔西安的舅舅……”

“劫匪想勒死你?”小黑眼光闪闪地又问道。

“啊,这个你怎么知道?他是想勒死我!不过刚好远处来了赶路的车把式,他才抢光了我的东西跑了!”,李志行故作惊讶的喊道。

小黑一听是这么回事,那就和自己观察到的对上了!就得意地点点头,他那天其实看见了志行脖子上的勒痕,而老魏这老家伙稀里糊涂,根本就没注意!

志行见小黑终于放下了戒心,就又故意感谢小黑在自己生病时给予的帮助,小黑摆摆手说不用在意,都是穷苦人,应该的。

两人现在说话气氛好多了,志行就问小黑多大,家里还有什么人?

原来小黑只比志行小一岁,家里啥人都没有了,说到这里,小黑眼睛里有明显的悲伤,似乎还有一丝委屈。

现在正是小黑感情最脆弱的时候,李志行决定乘胜追击,他主动拿了小黑的破碗给他倒了半碗水,让小黑不要太悲伤,现在大家既然遇到一起了就是兄弟!

小黑边悲伤地一边喝水,一边点点头。

志行趁热打铁,说道“小黑,你看,你比我小点,以后你也可以叫我哥的。”,说着想把手趁势搭在小黑肩上表示亲热。

不料小黑忽然站起来,怒目瞪着李志行,志行有些尴尬,心想这个小黑看来是个怪脾气!只好又讪讪的说“啊,不叫哥就不叫!不过我今天是打算和你说一件正事的。”

小黑站着问“啥事?”

“小黑,我就问你,你以后打算怎么办?”

“以后……?不知道……”小黑迷茫地说。

“啊,那是这样……”,志行便将想教猪娃和狗娃认字和学算术的事情说给小黑,并告诉若小黑愿意他可以一起教,问小黑咋样?

小黑没想到志行说的是这事,瞪大眼睛盯着志行看了一会,说“行!”。

从此以后,志行每天晚上到庙里去教这三个乞丐学认字和基本算术。这三个孩子都比较聪明,学的很快,狗娃脑子尤其好,算术只要讲几遍就理解了,不过出乎意料的是,学的最快的还不是狗娃,而是小黑!这家伙偶尔像是有无师自通的聪明,字学得快,也写得好!就是猪娃总是好动,不安分,一会就像举一下石头,学得慢些。

志行能待在庙里的时间有限,所以最后,志行干脆先教会小黑,再让小黑反复教给猪娃和狗娃,直到教会为止,隔天志行回来考试。

小黑这次没有抵触,很顺利地接受了志行的要求,而且后来也不再阻挠猪娃和狗娃到饭店去看志行,偶尔他也一起去。

志行觉得小黑这是被自己伟大的人格魅力所感召,现在终于被收服了,自然非常高兴。

……

李志行终于把仙客来的账理清楚了。

仙客来生意不可谓不好,一年下来,毛收入竟然能达到近2000块大洋!但净利润却不高,去年只有383块大洋,饭馆每月的周转资金大概在80元~120元之间。

其中,肉、蛋、米、面、菜、油、盐等材料和柴、碳燃料花的钱能占收入的一多半,这个比例的确有点高。

小伙计李志行干过这行,大饭店的净利润,一般应该在原材料消耗的一倍以上;伙计们工钱也有点低,平均月薪大约低了一个银元;另外有一道菜品“葫芦鸡”,销量很不错,而且一直呈上升趋势。

志行还发现,饭馆去年有一笔借钱庄的欠款没还,数额是100块大洋,目前正在以每月3分的利息增长;另外有两笔外账没收,也有37块大洋……

仔细分析了一番,李志行心里有了计较,便夹着账本到后院去找林东家。

林东家正在后院一个石桌旁,用一个小紫砂壶一边喝茶,一边哼秦腔,看见志行夹着账本过来,就让问志行什么事情。

“东家,我最近整理账簿,发现我们有一笔去年的账一直没还,还有两笔别人欠我们的账没收。”

“哦?坐下说,给我看看。”,东家最近对李志行印象不错,干活认真还比较勤快。

“欠别人的账是去年三月份借的万盛钱庄的,共100块大洋,每月3分利,现在已经51块大洋的利钱了。两笔欠我们的账,分别是去年10月份南城孙家定的25块大洋的酒席,和今年4月西城刘家定的12块大洋的酒菜。”志行拿出新编写的债权分账,指给东家看。

“哦,我记起来了,当时我是想在西安城盘一家小饭馆,所以借了万盛钱庄的钱,结果没盘成,我以为已经还掉了,这万盛钱庄怎么也没来催账!这个得快点还掉。”林东家寻思了一会说到。

其实在民国时期都有年底催账的习惯,估计万盛钱庄没在意或故意没催。

“孙家和刘家的两笔欠款我是知道的,改天让赵全去收一下,你这个账本是怎么回事?怎么和白先生记的不一样?”林东家看见这个账本上内容不多,就问道。

“回东家话,为了便于查找和记录,我用了一种新的方法把账本整理了一下,这一本专门是记录债务的,包括别人欠我们的和我们欠别人的。”

“哦,你给我说说。”东家来了兴趣。

志行就给东家一条条讲解上面的记录,某年月日谁因为什么事项欠了饭馆多少钱,什么时间还的,谁经手的,某年月日饭馆欠了什么钱等。

“嗯,不错,其他几个账本分别是干啥的?你也说一说。”东家一边点头一边说。

志行又给林东家讲解了其他账本的用途,说明了今年截至本月饭馆盈利是多少、成本是多少、成本主要有哪些,具体数字是多少、饭馆的主要盈利点是哪些,具体是多少;每月的流动资金大约需要多少等。李志行给东家讲解了近半个时辰,其间林东家问了不少问题,表情越来越严肃。

最后,林东家站起来,和蔼地对李志行的工作表示赞赏,鼓励李志行好好干,当场决定给李志行每月增加4块大洋的工钱!因为林东家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么明晰账目,还有重点经营事项的分析,而且还算出了盈亏。以前都是年底才算,一年到头才知道自己赚了还是赔了,加4块钱工钱不多,林东家感觉自己捡到宝了!

“对了,志行,你这种记账方法也没见别人用过,跟谁学的?可有名字?”

“东家,不瞒您说,这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这种做法有利于防止造假账,我觉得叫“诚信记账法”比较合适。”志行笑着说。其实,有利于防止造假账这点李志行也没说谎,复式记账每笔交易至少要同时在两个账本里体现,造假账比当时的单式记账自然多了一到手续;只是叫诚信记账法却有点欺世盗名,李志行只是想让这种方法的名字更有欺骗性,让大家更好接受。

“嗯,诚信记账法!不错,做生意就是要讲诚信!我听说了你上次还朱先生药钱,还有你对几个叫花子照顾的事情,看的出你是一个重信义的人,你上次预支的钱已经用的差不多了吧?这样,马上也到月底了,我把你的工钱先支给你!”林东家首先表示了自己的诚信,给志行预支了工钱。

志行赶紧表示感谢,收下工钱告辞离去,留下林东家一个人在石桌边细细思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