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高级教师陈华忠简介 正高级教师陈华忠

陈华忠,福建省第三届杰出人民教师,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省数学学科带头人,省级数学科骨干教师,福建省优秀农村教师,集美大学教育硕士小学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实践导师,福建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育分会副秘书长。撰写发表论文800多篇,出版四本个人专著。

自我培养,这是一句普通而又自信的语句,道出了名师不是打造出来的,而是自然成长出来的。“打造”是别人的事,而“成长”是自己的事。

那么,作为一个年轻教师,如何“培养”自己呢?从我自身从教三十多年的经历来看,从一个只有理想与热情,其他什么都不懂的年轻人,成长为有一点成果的老教师。所坚持的就是阅读、研讨、反思与写作:阅读各种期刊,琢磨各个课例,撰写教学随笔与文章,不断地充实自己,提升自己。

一、自我培养的“四不停”

有了自我培养意识,那“自我培养”则应做到四个“不停”:

1、不停地实践。平时的教育教学行为——上课、带班、沟通、处理突发事件、编写教案、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写教育教学随笔与日记等,这都是教师成长的摇篮。为此,我们教师,应把每一堂课都当做研究课,把教室当做试验田。

2、不停地思考。我们教师应养成思考的习惯,经常思考,就能发现问题,就有研究的目标,就有写作的动机。现在我写文章,有人说我下手快,有点新意,其实我的思考没那么高的理论水平,只是一些自已的想法而已。也有人说我讲得是实话、真话。当然,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更多的是思考自己的工作,一节课教完之后就可以进行反思。如果常常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从事每一天平凡的工作,就是最好的成长。为此,教师关键是要养成思考的习惯。那么,平庸的教师与优秀的教师最大差别就在于是否养成思考的习惯。经常思考,不断作磨,逐渐成长。

3、不停地阅读。教师要不断阅读教育教学理论,《新课程标准》等;还要不断阅读教育教学期刊的文章,期刊上的文章是经过编辑筛选、修改的文章,都是比较严密,有新意,可借鉴的价值,我们可以学,也可以搬到自己的课堂。我不赞成读教育理论长篇的专著,也不鼓励去阅读网络上的文章,网络上的文章没有经过编辑的修改,有的就比较粗糙,不够严密,有的观点不一定很正确等。

4、不停地写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写作成就了我。但写作必须以实践为前提,只有不断地作磨,积累一些典型的案例,反思自己课堂教学过程,才有写作的素材。其实写作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也是积累的过程。一周争取写一篇教学设计或教学片段与反思。如果你能够坚持一周写1篇,一年就有40多篇,10年之后,你会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居然也能出一本教案集或教育教学专著了!这样,就有了丰富的实践,又善于积累,善于总结,自然而然就能成长起来了。

自我培养,让我懂得自己的成长来源于自己的坚持,自己的调节,自己的努力。同时,贵人的帮助也很重要,一个人的成长也需要贵人的指导,提醒自己如何走,如何发展的。

二、自我成长的“五开始”

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提高教学水平与业务能力的过程。为此,教师自我成长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始。即:

一要从读懂教材开始。读懂小学数学教材是正常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和源泉。只有读懂教材,才有可能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统一,才能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教学实践的特殊性实现有机结合。只有读懂教材,才有可能正确地“用教材教”,也才有进一步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可能,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学习内容、教学方法的需求,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读教材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用心去悟,悟出道理,悟出变化,悟出层次,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为有效的教学思路。教师能否在读教材中悟出教学中每一个细节的孰重孰轻、教材处理方式的孰优孰劣,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与坏。我们教师只有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读懂教材的设计才是最为实在的,也是最为重要的。过于强求“攀高”不符合现实,不负责任的“就低”也不是可取之道。要实现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以至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要在读懂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智慧,挖掘教材资源,进行拓宽、外延、知识建构等,真正做到用教材教。

二要从编写教案开始。我认为,一篇好的教案就是一个教研成果,因为它记载着教师的思维过程;它展示了教师认识问题的水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它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育理念。因此,要预设一篇好教案是要花时间的,也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应该从平时练起,认真编写好每一节的教案。而编写教案的过程就是一个练习写作的过程,训练思维的过程,培养能力的过程。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张奠宙教授指出:数学教师的任务就是把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在设计教案时应该体现这一转化过程,在教案中要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例子,将深奥的、形式化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大众化知识。这一转化过程体现着语言的锤炼与组合,体现着数学知识与人文修养的融合。

因此,写一篇好的教案就相当于写一篇好的文章,天天坚持写好教案,就相当于天天练习写好文章。特别是一些研究课、公开课、优质课的教案我们更要精心设计。这些成果凝聚着你的心血,是你智慧的结晶,如果将它精心地整理在教案之中,就是一份很好的教研成果。

三要从了解学生开始。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职业就是研究人。他的教育思想建立在三种基本学生观上:1.学生是生活中人,教师“是生活中最复杂、最珍贵的无价之宝,也就是和人在打交道”,“儿童对你来说不是班级记事簿上的一行字和一个号码,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2.学生是发展中人,“儿童经常在变化,永远是新的,今天与昨天不一样”;3.学生是个性独特的人,一个学生就是“一个独特的人的世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作为教师不能熟视无睹,更不能姑息迁就,而应该巧妙而正确地走进学生的心灵,为学生指出并要求他改正。

而现在学生的学习渠道拓宽了,学习的储备状态超出教师的想象,许多教材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已经了解甚至知道得清清楚楚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抓准教学的真实起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四要从自我反思开始。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通过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来进一步充实自己,提高教学能力。因此,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注重反思与总结,是中外教育大师走的一条可行之路。苏霍姆林斯基就是从写教学日记开始,成为著名教育家的。美国学者波斯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 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年轻教师如果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其发展将大受限制。

要实现年轻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就必须大力倡导他们的反思实践,使每一位年轻教师拥有这种思想、意识、能力、习惯,最终实现年轻教师在教学反思中不断成长。由于每一次教学设计、每一次课堂教学,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实践、创新。

同时,教学反思还能够促进我们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并运用理论指导自己的平时教学,正确分析和认识各种各样的教学现象,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跨越观念与行为之间的鸿沟,使理论与实践相互支撑。通过反思,年轻教师不断超越经验,创造性地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促进自身业务能力的提高,促进自身不断成长。

五要从身边问题开始。任何研究都始于“问题”,以及由问题而发生的“惊异”。当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中出现了某种“问题”,并想方设法在行动中去解决,且不断回头反思解决问题的效果时,这样就不知不觉地走上了一条由“发现问题 探究问题 解决问题”的探究之路。为此,鼓励教师立足自己的平时教学,在身边找问题,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由于这样的研究的问题来自于教学实际,源自于教师自身,因而更能调动教师参与探究的积极性。

编辑:王波

正高级教师陈华忠简介 正高级教师陈华忠(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