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位从来不让人失望(今天C位属于他们)

c位从来不让人失望(今天C位属于他们)(1)

他们

用双脚丈量每一寸土地

用镜头捕捉每一个瞬间

用笔尖记录每一次美好

用初心扛起每一份担当

目前

全市共有

市级媒体

县市区融媒中心

中省驻宜媒体等

一线新闻媒体从业人员

2000余名

在第22个中国记者节之际

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

宜昌新闻人

一起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

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

时代风云的记录者

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三峡日报

记录伟大时代,传播中国声音,讲好宜昌故事。今年以来,三峡日报社全媒采编团队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守正创新,赓续红色血脉,壮大主流舆论,推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全媒体作品。

今年3月,在中国记协的指导下,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三峡日报社组织全国地市党报申报、遴选红色城市105座,以“百年奋斗路·百城访初心”为主题,展开了庆祝建党100周年寻访全国红色百城大型全媒体报道活动。整个活动持续至9月18日,共推出105组全媒体组合式报道,全国百家地市党报及其所属新闻网站、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专题同步刊发报道,中宣部《学习强国》、中国记协宣传推介,形成了气势磅礴的百城全媒体“大合唱”,为建党百年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c位从来不让人失望(今天C位属于他们)(2)

10月14日,第十二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开幕当天,一条名为《宜昌,我的心动一刻》的短视频“空降”网络,并迅速引爆朋友圈,全网阅读量突破2000万人次,成为本届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爆款”城市宣传短片,为推动宜昌城市品牌影响力成功“出圈”营造了强大气场和良好氛围。

c位从来不让人失望(今天C位属于他们)(3)

10月14日至17日,由三峡日报社承办的“全国百名老总看宜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主题采访”活动成功举办,来自全国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18名全国地方党媒社长、总编辑及中国新闻奖获得者代表、新华社签约摄影师等参加,并同步向人民日报号、今日头条等全国互联网公共平台宣传推介,已有500余条稿件在人民日报、人民视频、光影中国、中国新闻图片网、今日头条等央级媒体,近100个地市党媒平台推送,全网阅读量破亿。

c位从来不让人失望(今天C位属于他们)(4)

报社“新闻 政务服务商务”媒体融合进展迅速,承接运维宜昌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2019年11月上线运营至2021年10月,已受理群众诉求30余万件,按期办结率98.49%,有效畅通群众诉求通道,2021年荣获湖北省“十佳问政单位”。

在报社全媒采编团队共同努力下,三峡日报互联网平台账号阅读量跃居全国党报账号第1位,商报抖音号跃居全国排行第13位、日报抖音号跃居全国排行第36位、“宜昌发布”传播力跃居全省市州政务公众号第1位。

c位从来不让人失望(今天C位属于他们)(5)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个极具里程碑意义的特殊时间节点,我有幸参加了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组织的“百年奋斗路‧百城访初心”大型全媒体报道,与105座地市级的前辈、老师、同仁共同回顾党的百年伟大征程、触碰祖国的伟大实践,无疑让我的思维在这种联动中不自觉跳出了宜昌。具体反映在写稿中,便是通过学习其他地市媒体作品,让视角从聚焦点位的就事论事转变了以小见大描摹时代上,把三峡工程放在了更高的站位中、更广的时空中来解读,以一项工程的兴建、一座城市的兴盛折射党的伟大成就,经过反复修改,得以首次向全国媒体推介,让我获益良多。

展望未来,新时代的号角已然吹响,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征程上,党领导下的伟大成就仍在不断创造。真诚希望未来还会有更多机会,能参与这种全国联动的大型报道活动,在具体实践中、写稿中精准向全国其他地市媒体学习,持续让思维跳出去,始终保持思想与时代同频共振,写出更多具有鲜明时代烙印的优质作品。

c位从来不让人失望(今天C位属于他们)(6)

今年是我第三次参与湖北省的援藏工作。五年时间,三度进藏,把一份短期的援助任务生生干成了长期。经常有人问我,你为啥要一次又一次的参与援藏,不怕生命危险吗?不怕损害健康吗?我会回答他们,这是一份没有来过的人理解不了的情怀。看着这片原先落后荒凉的地方一天比一天好,各族同胞的生活越来越富足,笑容越来越灿烂,这种成就感是别的工作给不了的。

在这三年时间里,我教会了他们基本的新闻写作常识和照片拍摄技巧,教会了他们制作微信和H5,实现了微信小游戏制作、政务抖音、典型事迹全媒体组合式系列报道的破冰,建立了全县的新闻通讯制度规范,确立并强化了公众号《网信加查》的党报地位……一次次的思考和行动,让加查县的新闻宣传工作,从技术和观念上都发生了令人欣慰的改变。

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考察西藏、拉林铁路通车、加查火车站开通运营等一系列重大历史节点,能在这个时候再度参与援藏工作,见证党的伟大和国家的发展,非常有意义。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能用自己的笔墨和镜头去一次又一次记录西藏的发展和繁荣,人文与自然,笑容与淳朴,也必将成为我一生中最大的骄傲。

c位从来不让人失望(今天C位属于他们)(7)

2021年11月8日,这是我的第一个记者节。

作为一名刚刚研究生毕业的萌新记者,在我短短四个月的入职时光里,采访过驰援河南洪灾的蓝天救援队,实地探访过沙河综合整治工程,感受过长江夜游、车溪夜游带来的夜经济活力,也参加过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的采编宣传工作。我采写过疫情期间坚守岗位的普通人,采写过报社承办的“秀美宜昌我代言”旅游形象大使,采写过爱心接力的志愿者服务队,采写过各行各业奋斗在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人们。

让我来简单介绍一下:我们,是三峡日报90后新报人。文字影像,是我们;台前幕后,亦是我们。而我们的背后,是无数老报人用青春书写着对新闻事业的热爱与忠诚。在这里,我见证了他们从初期策划选题到现场采写、筛选修改稿件、排版统筹组稿,一切都是有条不紊、忙中有序,见证了同事们为了选取一个恰当的词语,为了写出一个精彩的标题,无数遍的修改、校对,也让我对新闻工作有了全方位的了解。

用文字传递情感,用言语描绘精神,在前辈们的引导下,我们不断进步与成长。

在宜昌这座美好的城市,我们将坚持用我笔写我心,点亮火把,照亮真实,脚踏实地,奋力前行!

一行行文字

一组组镜头

记录人间万象

传递社会声音

三峡广电

c位从来不让人失望(今天C位属于他们)(8)

c位从来不让人失望(今天C位属于他们)(9)

c位从来不让人失望(今天C位属于他们)(10)

《百年辉煌》从立项到拍摄到播出历时半年,备受宜昌各界关注,彰显了目标受众定位创新、表现手法创新的正确,就市州媒体而言,是一次“大体量、高规格”的尝新之作。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压力之下,摄制组五条生产线并肩作战,先后辗转武汉、荆州、巴东、湖南桑植等地拍摄,行程5000多公里,寻访承载物和亲历者,拍摄4K超高清视频素材超过5000G,后期高清修复图片和视频等珍贵史料超过500G,为历史完整度、人物立体感做足了文章。

c位从来不让人失望(今天C位属于他们)(11)

100年前先辈砥砺前行、100年后我们不忘初心。翻开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长江的命运始终与祖国相连,《峡江儿女》取材“峥嵘岁月”革命历史题材和“长江大保护”战略现实,从95后村书记带领全村禁渔转型为切入点,串联起长江边革命者、建设者、守护者的故事,反映不同时期的共产党员为保卫长江做出的牺牲与奉献。新时代党员继承了前辈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党的领导下打开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局面。

《峡江儿女》主题广播剧取材峡江史料,主创团队对典型人物进行了深度挖掘剖析,最终选取20余位列为创作原型。制作组历时6个月,踏遍宜昌的山山水水,发掘长江边的鲜活故事。这里有悲歌击筑的地方解放史、有震惊世界的伟大工程、有壮士断腕般的沿江化工拆迁、有胸怀天下的珍惜植物大保护、有真金不换的禁渔禁捕故事、有翻天覆地般的乡村振兴。

《峡江儿女》登陆学习强国、央广云听、长江云、今日头条、听听FM、蜻蜓fm、喜马拉雅、懒人听书、荔枝、九头鸟、三峡手机台等新媒体平台和“湖北之声”、“中国广播剧研究会”、“电台工厂”、“三峡广电”、“宜昌广播”等平台播出。新华网、环球网、中国日报、湖北广播电视报等多家媒体发表评论该广播剧是“荡气回肠的长江乡村振兴之歌”。

c位从来不让人失望(今天C位属于他们)(12)

为充分展示宜昌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助力宜昌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我台位四位记者于近日走进了夷陵区河心公园参与“向文明典范进发”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公益宣传暨文明礼仪进社区的活动现场,用我们自己的文字语言和市民朋友讲述向文明典范出发,从我来做起,用文明行动传递正能量,用文明气质书写着这座城市的精神面貌。我们都是城市中的普通一员,但我将义无反顾、全力以赴,做一个践行文明、传播典范的宜昌人。用这样的方式迎接属于我们新闻工作者的第22个记者节。这也是践行对新闻工作者坚定“四个自信”,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唱响奋进凯歌,凝聚民族力量的谆谆告诫!在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牢记社会责任,不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要提高业务能力,勤学习、多锻炼,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c位从来不让人失望(今天C位属于他们)(13)

10月12日-13号,三峡大坝钢琴音乐会坝顶主场景部分在三峡大坝坝顶录制,百架钢琴、国之重器,这每一个关键词都有满满的故事感,如何讲好这背后的每一个故事,策划从10月8号就开始了,每一个短视频如何拍摄,每一个细节如何捕捉,每一个“段子”如何构思,这一场新媒体策划会打开了大家了思路,也创造了很多奇思妙想。

百架钢琴转运工作从12号凌晨开始,为了拍好这个完整的过程,11号晚上,在结束了当天日常新闻的采编和制作之后,我和搭档连夜赶往钢琴音乐会主场景——三峡大坝坝顶进行提前踩点,看到了现场的布置情况,了解了转运具体的时间节点,为了更加直观的展现在国之重器上摆放百架钢琴的震撼,我们更是提前联系确定了适合拍摄全景抽帧的坝顶门机,在确定了一系列流程无误之后,当晚十一点多撤离坝顶,为了确定更多有内容、有看点的“段子”,又与同事在策划群里商讨到凌晨。

12号凌晨四点,刚刚起床的我们接到电话,转运钢琴的货车车队提前发动了,来不及吃早餐就乘车赶往坝顶,比货车车队提前四十多分钟就到达坝顶做一系列准备工作,将传统电视拍摄、出像的内容,以及新媒体段拍摄的角度、过程一一商讨确定,凌晨5点40分,当第一辆货车抵达坝顶时,我们有条不紊的完成了传统新闻以及第一条短视频的拍摄,这条短视频在随后的十多天时间里,达到了20多万点赞,2000多万浏览的好成绩。在之后的半天时间里,和赶来增员的同事一起,以几乎每半个小时一条的产出量,完整记录了百架钢琴转运、摆放、安装等内容,并在这个过程中还发现了很多细节,拍摄了像“青铜变王者”、“走完百架钢琴要多久”等优质的短视频,截止目前“三峡大坝钢琴音乐会”话题浏览量已突破1.6亿,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

这次采访,是我和同事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上的一次成功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充分体会到,无论哪一种传播方式,内容永远是传播的首要素,不管新闻的发生是在半夜、凌晨,还是烈日当头,作为记者不仅需要身体走在第一现场的前面,思想也要走在现场发生的前面,只有打好提前量,做好策划和准备,才能在第一现场到来的时候做到心中有数。

c位从来不让人失望(今天C位属于他们)(14)

10月22日,在西坝不夜城采访我市第36届菊花展,刚结束对她们的采访,可能是意犹未尽吧,纷纷合影留念。

都说“地球不爆炸,记者不放假。宇宙不重启,记者不休息”。行色匆匆、肩挑背扛、上到工地,下到机房,可能是他们最真实的写照,在这个群体里可没有“重男轻女”,只要一声令下,不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他们的身份只有一个:记者。

关于记者,我们一直都相信着:记者永远在路上。新闻在,记者就在;记者在,真相就在。

c位从来不让人失望(今天C位属于他们)(15)

这张视频截图,来源于今年7月30日伍家岗长江大桥通车的全媒体直播,当时,我正在直播连线,介绍大桥通车的相关准备情况,看上去是不是光鲜靓丽?别急,来看下一张。

c位从来不让人失望(今天C位属于他们)(16)

这张照片,同样拍摄于伍家岗长江大桥上,时间是今年7月中旬,我和许多同事一样,晒出了“高原红”。

7月是宜昌最热的一个月,为了做好伍家岗长江大桥通车的全媒体直播,那个月我和许多同事,隔三差五就要前往大桥工地采访。白天,高温、烈日袭人,再加上各种机械设备散发的热量,更是让人觉得酷暑难耐,感觉100SPF的防晒霜也不起作用;晚上,回办公室继续加班写稿、编片,为全媒体直播做准备,“5 2”、“白加黑”,在新闻一线挥洒汗水,这是新闻人的常态。

全媒体直播当天,仅网络平台的收看量就超过了百万。悄悄的安慰下自己,我也是在移动互联网端有百万“粉丝”的人了。正是通过这样一场场战役性报道,让我们更加明白,只有做政治坚定、引领时代、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新闻工作者,才能够做出优秀的新闻作品。

他们和每个普通人一样

都在用自己的方式

记录着我们共同的命运

追逐着这个时代的光与热

三峡晚报

c位从来不让人失望(今天C位属于他们)(17)

2021年是三峡晚报“助贫困大学生圆梦”系列活动的第19个年头,19年来,我们先后筹集资金4327万元,帮扶了4447名贫困大学生圆了大学梦。

今年7月,三峡晚报助学报道组记者团队连续40几天来,在高温酷暑天里,本报多路新闻记者先后深入了五峰、长阳、兴山、远安、秭归等地大山深处。有路乘车、无路徒步,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我们的到来,让这些寒门家庭看到了希望,当我们离开时,很多家长和孩子都是流着眼泪挥手送行。为了这群孩子圆梦,本报记者整个行程达一万多公里,其中徒步上山上百公里。

有这样一位读者,他每看到本报报道一个寒门学子,第二天就赶到那个孩子家里送去2000元钱,当报道到第六个孩子的时候,他这才发现自己的钱已经所剩无己了。为了不让妻子误解,这位始终不愿意透露自己姓名的先生来到本报编辑部请记者给写个“证明”。

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婆婆先后四次给本报打来电话,她说要帮扶本报报道的那些身贫志坚的孩子们,每次老人家将500元、1000元的现金委托记者转交那些学子时,她始终都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8月7日,一位80多岁瘫痪在家的老奶奶,她看到本报五峰一位孩子因为家庭贫困难以入学后,老人家难过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她委托保姆将她用轮椅推到马路上,叮咛记者一定要将她递给的1000元现金,转交给五峰的那位寒门学子手中。

夏日里,一场持续了45天的爱心盛宴没有结束,它依然感染着、感动着我们这座美丽的城市……

c位从来不让人失望(今天C位属于他们)(18)

工作中的邓兰舟

2021年3月20日,我浏览抖音时发现了一则视频,五峰一位老奶奶拜托过路客运司机为她儿子买烟,司机爽快答应且没收一分钱。更难得的是,这并不是个案,这位热心司机为山村百姓免费带货已经坚持了多年。

捕捉到这一细节后,我们第一时间介入,也是全国第一家赶赴现场采访的媒体。3月24日,我和同事驱车200公里前往五峰大山深处,随邓兰舟的客运车进入深山探访,车子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一旁就是悬崖峭壁,深不见底。

在这里,我们遇到形形色色的山民,有的委托送路由器、有的拿到邓兰舟送来的鲜鱼和树苗,喜笑颜开。山间回荡的鸣笛,讲述着一个个温暖的故事,邓兰舟的往返奔波带来的不仅是乡亲父老的日常所需,还有这座村庄的安全感和对远方的寄托。

当晚,我们以全媒体形式还原这一令人敬佩的事迹。报道发布后引来中省多家媒体转载,邓兰舟上榜“中国好人”。

通过这次实地采访,使我认识到好新闻绝不是坐在办公室凭空“蹦出来”的,而是通过“新闻敏感”和“深入基层”来实现。我们要不断提高洞察力,站在不同角度去观察,这样才能写出更好的新闻。本次采访中,我们跟随客运司机体验大山里的生活,经实地采写的新闻,更有生活气息,群众也爱读爱转,这样的新闻才是一件有意义的作品。

c位从来不让人失望(今天C位属于他们)(19)

三峡晚报记者朱延筠在洛阳采访

走出去,开阔眼界,探寻兄弟城市发展密码,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助力宜昌走好新的赶考路。7月,三峡晚报报特派四路记者,分赴宜宾、洛阳、徐州、金华,走访各地职能部门、企业,深入工厂车间、园区乡村,推出《对话与启示》系列深度报道。

宜宾一酒闻名天下,洛阳率先冲进50强,徐州、金华地处江浙开放重地。宜昌与这四城均有相似、相连、相映照之处。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他们在谋划什么?思考什么?

6名记者在三天的实地采访中,坚持“三贴近”,锤炼践行“四力”,深入街头巷尾和职能部门,走进工业园区和企业车间,看经验,学做法,记重点。回到宜昌后,按照“实地见闻 人物对话 发展启示 记者手记”的形式,对四地可学、可用、可资借鉴的发展经验以及专家对于宜昌发展的建议进行提炼总结,连续4天以两个整版的方式推出报道,并在微信公众号、湖北日报客户端、三峡新闻网等端网微平台同步发布。

走出宜昌,对话四城,汲取经验,向内观照。《对话与启示》系列报道力图为宜昌的高质量发展蓄能,为宜昌实现目标营造良好的发展气场。

c位从来不让人失望(今天C位属于他们)(20)

今年7月,河南洪涝灾害,牵动无数人的心。我两赴灾区,既是一名志愿者,也是新闻记者, 8天时间,难忘终身。

灾情面前,爱心如潮。全国各地群众星夜驰援,无论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等必需品,还是女性用的卫生棉等特殊品,细致入微,只要灾区群众有需要。

灾情面前,灾区群众生产自救,腾出自己的房间供救援队休息,拿出仅有的矿泉水给队员们洗漱,又是一丝怎样的感情?

灾情面前,正在家里休假的战士,孤身一人前去寻找大部队,主动要求归队;还有刚成年的小姑娘,不远千里赶赴一线,每袋50斤灰面,扛不动就抱,抱不动就拖,全身裹满了白灰,哪里还能看的出来是个小美女。

在灾区,拍不完的镜头;写不完的故事,读不完的感动。“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灾区的每一天,都能体会到这些经典语句的真实含义。

祖国强大,人民幸福,全国人民团结一心。这种精神下,又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我是中国人,我骄傲、我自豪!

他们用镜头捕捉世界

用笔杆撰写真知灼见

三峡商报

c位从来不让人失望(今天C位属于他们)(21)

c位从来不让人失望(今天C位属于他们)(22)

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的基石,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内在支撑,决定着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好人好事是铸就城市文明发展的灵魂与支撑。市委书记王立强调,建设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要把“好人之城”打造成为宜昌创建典范的响亮品牌。

三峡商报“宜昌暖新闻”专版自成立5年来,通过对先进人物、优秀团队和典型事迹宣传,挖掘宜昌好人、树立宜昌楷模,全面激活市民的“文明细胞”,持续浸润文明之风,放大文明品牌,让“好人”成为宜昌的新名片,成为助推全区乡村振兴提速、生态文明提升、法治建设推进、营商环境优化、社会治理创新、市容市貌增值的精神基础,为全面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正能量。

三峡商报“宜昌暖新闻”专版开办五年来。共刊发“宜昌暖新闻”专版一千多期,稿件六千多条,报道爱心善举典型人物200余人,举办各项帮扶活动60余起。5年来,宜昌暖新闻先后发掘报道的秭归“爱心车队”、乡村女书记蔡琼、为多位老人送终的社区孝子吴清澄、雷锋使者陈实、拐杖村医彭梓浩、“接力护河”董氏兄弟、寒江救人的枝江男子李永平等40余人当选为“宜昌楷模”,薛传根、何蕾等6人当选为荆楚楷模,良心村医“祁万新”、“大爱婆婆”唐灵秀、“兴山孝婿”邓清林、“慈爱母亲”易从梅等7人当选为中国好人。其中发掘报道的远安“坚强农妇”易从梅还当选为中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宜昌暖新闻”已成为宜昌好人发掘的“人才库”,典型树立的聚宝盆。

为“宜昌暖新闻”专版而成立的“宜昌暖新闻工作室”还先后联合我市各部门和公益组织,先后开展了“海峡连三峡助学行”“为残疾朋友圆新年梦想”“为高温下的劳动者送清凉”“为山区孩子送课外读物”等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动近200起,筹措帮扶资金200余万元,其中仅“海峡连三峡助学行”活动就筹措资金40余万元,帮扶了70余名困难学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工作室先后被评为市学雷锋先进集体、市学雷锋教育基地,宜昌市优秀志愿者服务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

一批批立得起、叫得响、反响好的重大先进典型的推出,在提升地方形象、弘扬时代精神等方面,发挥了舆论引导的积极作用,获得了业内和相关主管部门的高度好评。

雷锋精神的传播者、海军原副政委冷宽中将专程来宜调研了《宜昌暖新闻》专版后,表示宜昌暖新闻专版的凡人善举、典型人物身上体现出了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报道,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见贤思齐的风气,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组组暖新闻短视频成为三峡商报抖音平台主打产品,在今年中央及地方主要报纸抖音账号影响力排行榜百强名单中,三峡商报抖音号排名第 13 位。

今天对于广大媒体人而言

是一个兼具仪式感与周期性的

“热点时刻”

这次,我们把C位留给自己

致敬每一份理想和担当

胸怀祖国

心系宜昌

守正创新

团结奋进

记者的荣光永远在前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