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第一轮练习题(中考化学三轮复习-考点34工艺流程)

中考化学第一轮练习题(中考化学三轮复习-考点34工艺流程)(1)

一、选择题

6.(2019·贵州毕节)芯片是中美经贸摩擦的焦点之一。制造芯片的高纯硅可以用下述方法制取(反应条件略):

中考化学第一轮练习题(中考化学三轮复习-考点34工艺流程)(2)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③均为置换反应B.SiCl4 中 Si 的化合价为 4 C.Si 在化学变化中易得电子D.硅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4

中考化学第一轮练习题(中考化学三轮复习-考点34工艺流程)(3)

【答案】C

【解析】反应①碳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和硅,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反应③四氯化硅和氢气反应,生成了硅和氯化氢气体,也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所以选项A是正确的;化合物里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在四氯化硅中,氯元素显-1价,所以硅的化合价为 4价,选项B正确;硅在元素周期表中排14号,即其核电荷数为14,选项D正确;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4,它既不容易得电子,也不容易失电子,表现出一种特殊的相对稳定结构。

中考化学第一轮练习题(中考化学三轮复习-考点34工艺流程)(4)

20.(2019·江苏扬州)工业上,利用溶液X(溶质为CuCl2和HCl)在50℃时与Cu反应制作电路。CuCl2消耗后,HCuCl2经处理又能转化为CuCl2,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中考化学第一轮练习题(中考化学三轮复习-考点34工艺流程)(5)

已知:①反应I CuCl2 Cu 2HCl=2HCuCl2

②反应Ⅱ2HCuC12 H2O2=2CuCl2 2H2O

A.反应I和Ⅱ涉及的元素中仅Cu、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B.反应Ⅱ中生成的CuCl2质量与溶液X中CuCl2质量一定相同

C.工业上,每溶解6.4kg Cu时,外界只需提供34kg 10%的双氧水就能使生成的 HCuCl2全部转化为CuCl2

D.若由Cu、CuCl、CuCl2中的若干种组成的10.66g混合物中,铜元素为6.4g,则该混合物中一定含CuCl2

中考化学第一轮练习题(中考化学三轮复习-考点34工艺流程)(6)

【答案】BC

【解析】

选项

正误

分析

A

反应I中,反应前铜元素在氯化铜和铜中分别显 2和0价,反应后铜元素显 1价;反应II中,反应前氧元素显—1价,反应后氧元素显—2价,其它元素化合价不变

B

×

反应II生成的氯化铜中铜元素的质量等于反应I中单质铜与氯化铜中铜元素的质量之和,则反应II中生成的氯化铜的质量一定大于溶液X中氯化铜的质量

C

×

根据反应I和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可得出,反应时单质铜和过氧化氢的质量关系为“Cu~H 2O2”,通过计算可得出6.4kg铜参加反应时,理论上需要10﹪双氧水的质量为34kg,但由于双氧水温度高时易分解,实际需要的双氧水的质量比34kg大

D

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6.4g/10.66g×100﹪=60﹪,CuCl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64/99.5×100﹪=64.3﹪,CuCl2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64/135×100﹪=47.4﹪,单质铜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可看做100﹪,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CuCl2,一定含有铜和CuCl中的一种或两种

10.(2019·甘肃平凉)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部分产物略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中考化学第一轮练习题(中考化学三轮复习-考点34工艺流程)(7)

A.X是N2 B.分离空气属于物理变化

C.尿素属于氮肥 D.煤与氧气的反应吸收热量

中考化学第一轮练习题(中考化学三轮复习-考点34工艺流程)(8)

【答案】D

【解析】A、由于空气主要含氮气和氧气,所以X为氮气,化学式为N2,故不符合题意;B.分离液态空气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C.尿素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不符合题意;D.煤与氧气反应是一个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故符合题意;

(2019·江苏淮安)10.“化学链燃烧”技术是目前能源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氧化镍(NiO)作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过程如图所示:相比直接燃烧甲烷,对该技术的评价错误的是(  )

中考化学第一轮练习题(中考化学三轮复习-考点34工艺流程)(9)

A.能量损耗少、利用率高

B.较安全,减少爆炸风险

C.消耗等质量甲烷,参加反应氧气较少

D.有利于分离和回收较纯净的二氧化碳

中考化学第一轮练习题(中考化学三轮复习-考点34工艺流程)(10)

10. 【答案】C

【解析】相比直接燃烧甲烷,“化学链燃烧”技术在燃料发生器内利用载体与甲烷反应释放能量,减少燃烧热量的损耗,能量损耗少,利用率高,A正确;该技术燃料发生器内是气体与固体载体间的反应,较安全,减少了爆炸的风险,B正确;消耗等质量的甲烷,则不论直接燃烧还是“化学链燃烧”技术,将产生相同质量的CO2和H2O,即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相同,C错误;该过程在空气反应器内将氮气除去,在燃料发生器内产生的CO2可较方便分离且纯度高,D正确。

中考化学第一轮练习题(中考化学三轮复习-考点34工艺流程)(11)

(2019·江苏淮安)15.胆矾(CuSO4•5H2O)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实验室利用废旧电池的铜帽(主要含铜和锌)为原料制备胆矾。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中考化学第一轮练习题(中考化学三轮复习-考点34工艺流程)(12)

查阅资料:氧化锌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1)废旧电池铜帽的表面常有油污,可用洗洁精预先除去,洗洁精在除去油污的过程中起______作用。(2)“碱溶”步骤中,为加快反应速率可采取多种措施,如搅拌、______等。(3)“酸溶”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4)“灼烧”完全(已充分反应)的判断依据是______。

中考化学第一轮练习题(中考化学三轮复习-考点34工艺流程)(13)

15. 【答案】(1)乳化;(2)加热(或增大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3)CuO H2SO4=CuSO4 H2O;(4)固体质量不再增加

【解析】(1)洗洁精具有乳化性,洗洁精在清洗油污过程中起乳化作用;

(2)要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可升高温度、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因此在该流程的“碱溶”过程中,为加快反应速率,可采用加热或增大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方法;

(3)由流程可知,碱溶过程是用氢氧化钠溶解氧化锌,则“酸溶”过程是用酸溶解氧化铜,结合该流程的目的是制备胆矾,故所用酸为硫酸,因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 H2SO4=CuSO4 H2O;

(4)流程中“灼烧”完全(已充分反应)即铜、锌与氧气反应全部变成氧化物,其依据是固体质量不再增加。

13(2019•四川攀枝花)为了从含有硫酸铜,硫酸亚铁的工业废水中回收铜和硫酸亚铁晶体,某学习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中考化学第一轮练习题(中考化学三轮复习-考点34工艺流程)(1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固体x中只含铜 B. 试剂B是稀硫酸

C. 溶液Z中的溶质为硫酸亚铁和硫酸铜 D. 操作一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玻璃棒

中考化学第一轮练习题(中考化学三轮复习-考点34工艺流程)(15)

【答案】B

【解析】由流程图可以看出,若要从含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工业废水中回收铜和硫酸亚铁晶体,首先加入的过量的试剂A为铁粉,则经过滤(操作Ⅰ)后所得固体X为铜和铁的混合物,故A错误;试剂B是将铜、铁混合物中的铁分离出来,则B为适量的稀硫酸,B正确;溶液Z中的溶质只含有硫酸亚铁,不含硫酸铜,C错误;操作Ⅰ是过滤操作,其中所用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D错误。

中考化学第一轮练习题(中考化学三轮复习-考点34工艺流程)(1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