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发作怎么办(小儿腹泻怎么办)

小儿腹泻怎么办?环球网校执业护士频道为大家分享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本症为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是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发病年龄多在6个月~2岁。

小儿腹泻发作怎么办(小儿腹泻怎么办)(1)

  小儿腹泻因素

易感因素:1.消化系统特点:小儿消化酶少,活性低,消化功能差,而婴儿期是生后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营养物质需要多,消化系统负担重;2.机体防御功能差;3.人工喂养

感染因素:1.肠道内感染 主要的病原体是轮状病毒、大肠杆菌;2.肠外感染

非感染因素:1.饮食因素;2.气候因素

  小儿腹泻临床表现

(一)各类腹泻共同的临床表现

1.轻型腹泻 腹泻、呕吐,无脱水和全身中毒症状

2.重型腹泻

(1)严重的胃肠道症状

(2)全身中毒症状

(3)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二)不同病因所致肠炎的临床特点

1.轮状病毒性肠炎 又称秋季腹泻,多发生在秋冬季节。常见于6个月至2岁小儿。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大便黄色或黄绿色,无腥臭味,常出现水及电解质紊乱。大便镜检偶见少量白细胞。

2.大肠埃希菌肠炎 多发生在5~8月份气温较高季节,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稀水便。重者可有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3.真菌性肠炎 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与患儿免疫力低下或长期用抗生素有关。主要症状为大便稀黄,泡沫较多,带粘液,有时可见豆腐渣样细块(菌落),偶见血便,大便镜检可见真菌孢子和假菌丝,真菌培养阳性,常伴鹅口疮、肛周黄白色伪膜。

(三)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

(四)非病理性腹泻

1.“生理性”腹泻 多见于出生6个月以内的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精神、食欲及体重增长好,不影响生长发育。

2.饥饿性腹泻 患儿有饥饿感,常因饥饿而哭闹,粪便水分不多量少为其特点,只要逐渐增加饮食,粪便即可转为正常。

  小儿腹泻需要做哪些辅助检查

(一)血常规

(二)大便检查

(三)血液生化检查

  小儿腹泻治疗原则

1.调整饮食 强调继续进食,满足生理需要。但应根据疾病的特殊病理生理状况、个体消化吸收功能和平时饮食习惯进行合理调整。

2.控制感染 对70%的患儿表现为病毒及非侵袭性细菌所致的水样便腹泻,一般不用抗生素,选用微生态制剂和肠黏膜保护剂,避免用止泻剂,对侵袭性细菌性肠炎及新生儿、婴幼儿、免疫功能低下者可选用抗生素。

3.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

4.对症治疗 腹胀明显者可用新斯的明皮下或穴位注射,或肛管排气,为低钾者应及时补钾。呕吐严重者可针刺内关穴或用氯丙嗪肌肉注射。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或解热药。

5.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的治疗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小儿腹泻该如何护理,饮食该怎么调整?

母乳喂养者应继续母乳喂养,暂停辅食,缩短每次喂乳时间,少量多次喂哺。人工喂养者,暂停牛奶和其他辅食4~6小时后(或脱水纠正后),继续进食。

6个月以下婴儿,以牛奶或稀释奶为首选食品。轻症腹泻者,配方牛奶喂养大多耐受良好;严重腹泻者,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较重,双糖酶(尤其乳糖酶)活力受损,乳糖吸收不良,全乳喂养可加重腹泻症状,甚至可引起酸中毒,先以稀释奶、发酵奶、奶谷类混合物、去乳糖配方奶喂哺,每天喂6次,保证足够的热量,逐渐增至全奶。

6个月以上者,可用已经习惯的平常饮食,选用稠粥、面条,并加些植物油、蔬菜、肉末或鱼泥等,也可喂果汁或水果食品。饮食调整原则上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尽量鼓励多吃,逐渐恢复到平时饮食,调整速度与时间取决于患儿对饮食的耐受情况。遇脱水严重、呕吐频繁的患儿,宜暂禁食,先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病情好转后恢复喂养。

腹泻停止后,应提供富有热卡和营养价值高的饮食,并应超过平时需要量的10%~1OO%,一般2周内每日加餐1次,以较快地补偿生长发育,赶上正常生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