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哪的槽子糕好吃(为什么说庙沟的莜面)

【原创首发】

莜面本身具有的色彩,非常贴近土地颜色,再加上黄白色的土豆,水红色的水萝卜丝,绿色的韭菜、香菜,佐以托克托的辣椒、毕克齐的大葱和井儿沟的蒜,别说吃,光听就想咂吧咂吧嘴了。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莜面就是这样一种烟火。

太原哪的槽子糕好吃(为什么说庙沟的莜面)(1)

太原哪的槽子糕好吃(为什么说庙沟的莜面)(2)

莜麦根据播种期早晚分为夏征麦和秋蔽麦。莜麦籽粒瘦长,有腹沟,表面生有茸毛,尤以顶部显著。形状为筒形或纺锤形,武川爬山调里有“莜麦长来豌豆圆,一年四季不见面”,可见莜麦的长形状多有代表性。

“没有菜、没有肉,光吃莜面也将就”。“莜面黑白说精了,人好人赖说心了;莜面好赖说味了,牛马好赖说劲了”。 民谣、民谚,是最朴素的智慧。

太原哪的槽子糕好吃(为什么说庙沟的莜面)(3)

“饭熟了!”

这是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的信号,也是一种美食对旅行者发出的信号。

在笔者母亲的记忆里,过去路过一个村庄,如果有那种熟悉的莜面香味扑鼻而来,就知道饭熟了。这种麦香对羊倌也很有诱惑力,新出锅的炒莜面,拧了一碗又一碗。

内蒙古阴山一带及山西晋西北地区的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摸索出了花样繁多的莜面吃法。以武川县为例,在面板上可推成刨花状的“猫耳朵窝窝”或搓成长长的“鱼鱼”;用熟山药泥和莜面混合制成“山药饼”;用熟山药和莜面拌成小块状再炒制成“块垒”。现在,武川一些莜面食店里,菜单上这道特色主食被写成了“傀儡”,不清楚一种食物也可以这样写,大笑之后,不计较名字,毫不犹豫就点了。味道还是小时侯的记忆,这就很好。此外,将生山药蛋磨成糊状和莜面挂成丝丝的“圪蛋子”,小米粥煮拨鱼鱼的“鱼钻沙”,莜面包野菜的“菜角角”,莜面裹土豆丝的“墩墩”,直接将莜面炒熟加糖或加盐的“炒面”,等等,各具风味,百吃不厌。从古至今,莜面食品常常用以待客,并作为礼物相赠。

太原哪的槽子糕好吃(为什么说庙沟的莜面)(4)

太原哪的槽子糕好吃(为什么说庙沟的莜面)(5)

“庙沟的莜面,碌碡湾的糕,榆树店的闺女不用挑。”这是多年来流传在武川的一句顺口溜。

早年间,因为粮食紧缺,民间便有一种私下里的兑换。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县城居民有供应的少量的白面、大米;村里多是莜面或一些杂粮。当时有一种说法是“半大小子,吃死他老子,”莜面因为耐饿,因此那些孩子多的城镇家庭,就想换些莜面。

“三十里的莜面二十里的糕,十里的荞面饿断腰。”一辆毛驴车车,拉着一些米面豆类,开始走村串户。

二门外,经常会响起一阵喊声“换莜面、黄米咯!”院里的主妇会问:”哪儿的莜面?”回一声:“庙沟的。”于是,主妇走出门,开始问询,并用指头蘸上些莜面,用舌头舔湿,闻闻,然后用两指头对搓一下,便知这莜面是不是出自庙沟。有时,主妇们会说一句:“哄人了哇?”有时候不动声色,直接问:“咋换了?黄米哪的,咋换了?”

这些都是笔者母亲们最有作为的事情,如果换满意了,饭桌上便能享受到她们的经验和睿智,当然,往往大人们会把大部分换来的粮食留藏起来,以备来个走亲戚的客人或是过年用。

那么,庙沟的莜面为什么这样抗硬?武川县知名学者周作升的描述最有代表性——

外地人只知道武川莜面的名头,却很少知道我的家乡庙沟莜面的独特,只有武川人才知道庙沟莜面才是武川莜面的正宗。天下莜面在武川,武川莜面数庙沟,就如同桂林山水和阳朔山水的差别。我的家乡庙沟,地处大青山腹地,山大沟深,峰峦叠嶂;塞水由西北蜿蜒曲折,一路向东,经碌碡湾、榆树店往南沿朱儿沟进入黄河支流大黑河。

太原哪的槽子糕好吃(为什么说庙沟的莜面)(6)

家乡的居民全部为山西移民,于清嘉庆年间开地,原住民以狩猎畜牧业为主;又因为是土默川平原与大青山后漠南草原商旅交通要衢,买卖字号酒肆客店较多。耕地以沿河拉沟地和坡地为主,拉沟地全是洪水淤澄形成的,富含腐殖质,土地自然肥沃;坡梁地土壤结构松散,多施农家肥,每每种一半,伏天还要压青一半;这样种植的莜麦品质优于其他地区。人均耕地四五亩左右,不足武川中东部人均耕地的一半左右,地少自然务艺得精细。气温较中东部丘陵地区温暖,莜麦、糜、谷、黍、荞麦等杂粮是历来传统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尤以莜麦种植为多。因地处山区,地下水为大青山脉基岩裂隙水,天然过滤,井水清冽甘甜。我曾经带同事回庙沟下乡采风,同事口渴难忍,在一老乡家操起水瓢痛饮,饮后大呼痛快,谓平生未喝过如此甘甜的井水。光照、气候条件,再加上农家肥的施用和天然无污染的生长环境,造就了庙沟莜麦的优良品质,磨出来的莜面口感和营养价值自然优于其他地方的莜面。

中国是裸燕麦的原产地, 古人称燕麦是“九粮之尊”,故用燕麦做成的食品是一种健体强身的营养保健食品,因此人们把燕麦称为“神麦”或“圣麦”。

美国《时代周刊》评出的十大健康食品中,燕麦名列第五,是唯一上榜的谷物。在欧美地区,很多国家为了国民的健康,积极倡导“一碗燕麦粥”工程,从贵族到平民,人人食之。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保健食品便是每天一碗燕麦粥,即使出访外国,也要自备燕麦。俄罗斯农学家指出,燕麦的贡献超过了小麦以及和小麦很相近的小宗农作物。国家公众营养中心于2015年推出了“全谷物”计划,将燕麦列入其中,旨在全面推行和鼓励中国民众开始调整饮食结构,使得中国人的健康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现在,除了常见的以燕麦为主料的各种粥食外,各种燕麦饼、燕麦条、燕麦布丁、燕麦曲奇等,也在市场上不断出现,有的甚至成为家庭自制面点。

太原哪的槽子糕好吃(为什么说庙沟的莜面)(7)

莜面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据有关资料介绍,在我国日常食用的9种食粮中,莜面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5种营养素的含量均居首位。莜面所含水溶性膳食纤维是小麦的4.2倍、玉米的7.7倍,所含钙分别是小麦、稻米、小米、玉米含量的2倍、5.5倍、2.3倍和1.5倍。

据科学考证,莜面的营养价值很高,富含蛋白质(15%)和脂肪(8.5%),且蛋白质中主要氨基酸含量多而全面。莜麦中还含有其他禾谷类作物中缺乏的皂苷,能有效降低胆固醇。但粗加工的莜面制品除了气味大外,还有不容易消化的缺点。老乡常说,莜面不能吃得太饱,"莜面吃个半饱饱,喝碗滚水正好好"。也正因为莜面不易消化,所以人们吃了耐饥,不会饿。

在内蒙古,莜面是一种很受欢迎的食品。内蒙古是中国莜麦的主要产区,西部各盟市都有种植,以乌兰察布盟(武川县1958年3月至1996年1月,属乌兰察布市;1996年1月至今,属呼和浩特市管辖)最多。

莜麦喜寒凉,耐干旱,抗盐碱,生长期短。在内蒙古一界之隔的邻省——山西省,莜麦的主要产区在晋西北,全省种植面积约为17万公顷,总产量14万~15万吨,占到全国的10%。在我国众多莜麦品种中,“武川莜麦”“阴山燕麦”和山西“五寨三分三”为莜麦佳种。这些品种自成体系,茎秆粗壮,根系发达,分蘖力强,穗形长大,粒大饱满,且面白、味美、耐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