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来的女孩现在在哪里(那个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右手的女孩)

汶川地震来的女孩现在在哪里(那个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右手的女孩)(1)

懂得接纳自我的孩子,人生路会走得更幸福,更快乐,更成功。

——鹿妈

作者 | 郁郁青青

来源 | 女儿派(洞见旗下账号)

近日,全国各大高校陆续开学。

在华中师范大学新生队伍里,一个叫李欣雨的女孩备受关注。

12年前的汶川地震中,只有7岁的她失去了右手。

一个健健康康的孩子突然遭遇这样的变故,打击太大。

可是,她却坚强地让人敬佩。

右手没了,还有左手。

汶川地震来的女孩现在在哪里(那个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右手的女孩)(2)

在医院里,她只花了两三个月时间,便可以用左手写出一手好字。

她一遍遍学着自己吃饭、穿衣,独立解决生活上的问题。

“大家能做的事,我都能做。”

她不惧别人的眼光,像从前一样和同学们一块玩耍学习。

在今年的高考中,她以625分的好成绩被华师大法学院录取,超出四川一本分数线96分。

提到接下来的大学生活,她充满了期待,表示想尝试着打羽毛球,乒乓球。

李欣雨说,自己想成为一名老师,以后帮助一些小孩子,就像当初那些帮助自己的叔叔阿姨一样。

她的榜样是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虽然不能像他一样伟大,但李欣雨发誓会做对社会有用的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在采访中,她说的两句话让我尤为感动:

“我和别人并没有什么不同。”“无论如何,我们内心要认可自己,乐观面对,只有自己接受自己,别人才能接受你。”

汶川地震来的女孩现在在哪里(那个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右手的女孩)(3)

12年过去了,这个历经磨难的小女孩,已经成长为一个知恩图报、乐观上进的大女孩。

这让我想起了以专业成绩第一考上研究生的脑瘫男孩刘威麟。

虽然天生不幸,他却说:

“缺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此自绝于生活。”

他们都没有被残酷的现实击垮,反而对生活怀揣热情和期待,这份自我接纳的心态太难得了。

不是所有人都能接纳不完美,许多孩子被不出彩的外表,不富有的家庭,不够好的成绩困住,陷入自卑敏感的漩涡,无法脱身。

“心态决定命运”不是一句空话,自我接纳程度不同,会造就天壤地别的性格和人生。

汶川地震来的女孩现在在哪里(那个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右手的女孩)(4)

汶川地震来的女孩现在在哪里(那个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右手的女孩)(5)

被“不完美”困扰的孩子,自卑一生

刚刚过去的暑假,俨然成了许多孩子的变形记。

7、8岁的孩子割双眼皮,14岁的女孩偷偷攒钱准备隆胸。

孩子们对外貌的在意超出我们的想象,有的整容上瘾,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有个女孩给自己儿时的形象打“1分”。

身材胖胖,小眼睛短头发,带高度近视镜,常常暗自躲在角落,没有男孩子喜欢她,她就装作另类,装作不在乎。

她说:“我的青春期一片灰暗”。

长大后,她换了隐形眼镜,割了双眼皮,还减肥了20斤,形象从1分提升到了6分,也吸引了很多男孩的注意。

这时候,她应该会自信十足吧。

并没有,她拒绝了很多条件好的男人,因为即使变美了,她仍心有余悸:

“我内心永远是那个自卑的眼镜胖妹。”

她在不断地外寻求存在感,证明有人爱,但外界的爱却永远改变不了她青春期的匮乏。

汶川地震来的女孩现在在哪里(那个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右手的女孩)(6)

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他们陷入了一个怪圈。

一方面急切渴求、拼命改变,一方面又坚定地认为自己不值得、不配。

这种思维定式盘踞于心,即使再优秀,也无法建立起自信。

一个无法悦纳自我的孩子,不仅会自我厌恶,也会厌恶不完美的父母。

知乎上一位家长的求助帖曾引发热议。

汶川地震来的女孩现在在哪里(那个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右手的女孩)(7)

自己身体不好,只能靠卖鸡蛋饼维持生计,初三的孩子却无法接受,觉得同学们看不起他,不愿意搭理他,并要求父母换一份体面的工作。

事实上同学们根本不在意,也没有因此疏远他。

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在外界就能感受到怎样的眼光。

缺憾是人生常态,如果孩子无法正视“不完美”,很小的一件事都能成为他心头的一座山,纠结、挣扎、较劲,到头来击垮他的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

不接纳自己的孩子,会被自卑困扰一生。

汶川地震来的女孩现在在哪里(那个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右手的女孩)(8)

接纳自我的孩子,都自带光芒

《少年说》中女孩汤筱薇,哽咽地喊出这句话。

“我从来就不是穷人家的孩子,因为有你们的爱,我就是这世上最富有的人。”

汶川地震来的女孩现在在哪里(那个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右手的女孩)(9)

她从小在偏僻的山里长大,家庭条件不好,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学校离家远,步行都需要2个小时。

父母总告诉她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但她从不觉得穷就低人一等。

后来到了市里上学,她积极学习唱歌、舞蹈,还代表学校去省里参家主持人大赛,并获得特等奖。

高台上的她那样落落大方、自信从容,贫困在她身上似乎没有留下丝毫痕迹。

她深情地向父母告白:

“我一定会撑着你们给我的伞,跑出一座又一座大山,到时候会像你们尽全力给我最好的生活一样,给你们最幸福的生活。”

接纳自我的孩子,都自带光芒。

因为他不会被现实的局限击垮,反而拥有正面诠释人生、感知幸福的能力,生发出坚定的目标和动力。

每个人的起点不同,性格也有差异,接纳自己程度越高的人,越容易接近成功。

歌手毛不易从小性格内向,成为明星后也是少言寡语,回答提问总是惜字如金,连表情也不会太外露,在娱乐圈显得格格不入。

但不管外界如何看,他内心始终平和清明。

“我觉得内向不是性格缺陷,他就是性格的一种。其实没必要去强迫自己,希望我们都能坦然接纳自己,拥抱自己的性格。你要允许一些人,有安静的青春。”

汶川地震来的女孩现在在哪里(那个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右手的女孩)(10)

这份清醒的认知,让他内心自洽,并有了更多时间和自己相处,潜心创作出了一部部优秀的作品。

心理学家布兰特说:

“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将直接影响到他的核心价值观以及是否有积极的心态,还会影响他的思维方式、情绪、希望以及人生目标。”

懂得自我接纳的孩子,往往拥有成长性思维模式。他们能够以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行动,勇敢地面对不太漂亮的自己,失败了也输得起,既不盲目较劲,也不会自我放弃。

汶川地震来的女孩现在在哪里(那个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右手的女孩)(11)

被父母接纳的孩子,才懂得自我接纳

社会心理学认为,自我是由自己的信念和认知构成,这些大部分都是在成长过程中获得的。

童年时期,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很容易内化成孩子的自我评价,并且根深蒂固。

陶虹在近期的节目中提到,有一次,女儿放学回家崩溃大哭,因为同学骂她长得丑。

换做别的父母,大概会安慰:你一点都不丑,你在妈妈眼中是最漂亮的。

但陶虹很认真的问:“你觉得自己长得丑吗?”

女儿忿忿不平:“我觉得自己不丑,我很漂亮。”

陶虹接下来的回答堪称教科书:

“我很诚实地告诉你,你长得不丑,但也不漂亮。但我可以告诉你一个特别棒的事情,就是你长得独一无二,谁都没办法复制你。”

自此之后,女儿再也不为外貌纠结。

汶川地震来的女孩现在在哪里(那个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右手的女孩)(12)

客观的评价,独一无二的赞美,让孩子自信地做自己,不用活在无意义的比较里。

我们常常会说无条件爱孩子,什么是无条件的爱呢?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全然接纳。

当孩子哭闹时,不着急批评,蹲下来回应孩子的感受,倾听他的心声,再引导他用正确方法解决问题。

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时,不急于否定,给出自己的建议,给孩子尊重和选择权。

当孩子落后时,不被焦虑冲昏头脑,即使是一只蜗牛,也牵着他的手慢慢走,相信他有成长的能力。

真正无条件的接纳,没有交换,没有门槛,和孩子的外在表现无关。

而能够接纳孩子的父母,一定是懂得自我接纳。

他们允许自己普通、发脾气、出现错误,所以更懂得换位思考,给孩子足够的信任。

而一个被父母接纳的孩子,能感受到充足的安全感和价值感。

他会坚定地认为自己是珍贵的,再糟糕的事情也有积极的一面,内心深埋着勇气、信心和希望。

汶川地震来的女孩现在在哪里(那个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右手的女孩)(13)

汶川地震来的女孩现在在哪里(那个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右手的女孩)(14)

有一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

最好的教育,是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相信这也是父母们的心声,可为什么我们用了那么多教育方法,却教不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因为许多父母规划了一条完美的路,将孩子拉出了自己成长的轨道,试图让仙人掌长成参天大树。

而“最好的自己”,一定是在孩子原有的基础上,实现更好的可能,让柠檬更酸,让苹果更甜。

所以,看见并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才是教育的起点。

看见孩子只是个孩子,看见他真实的想法和需求,接纳他的优缺点和坏情绪,接纳他的成长节奏。

如此他才会满载爱和勇气,无所畏惧,自我完善,成就自己。

每一个男孩,都是妈妈的软肋,也是铠甲。

养得好聪明又绅士,养不好费心又劳神。

关于养育男孩的干货,这里都有;

关于养育男孩的苦甜,我们都懂。

家有男孩,关注洞见旗下@男孩派,

我们的故事就开始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