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姬最后活了多少岁(真实的薄姬是个怎样的人)
代王方今高帝见子,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且立长故顺,以仁孝闻於天下。
2010年初有一部宫斗大剧《美人心计》在各大平台开播,该剧凭着剧情的跌宕起伏和服饰与发式设计上的精妙绝伦,给观众们带来了视觉上的精致华美感,可以说也是受到大家的追捧和喜爱,反响也绝不会逊色于TVB台庆剧《宫心计》。
前言
建章宫里的宫人被派往代国成为细作,这其中有倾国倾城的美女,也有武艺高强的暗杀者,更有善良睿智的佳人等等。
今天我们不讲吕雉和窦漪房,我们要说的是宫斗中的另一位人生赢家——薄姬。
薄姬何许人也?
薄姬河东安邑(今山西省运城盐湖区)人,秦末汉初人,汉高祖刘邦的妃嫔、汉文帝刘恒生母。
早年嫁给魏王,魏豹为韩信所败后,进入汉王刘邦后宫,生下儿子代王刘恒。刘邦驾崩后,跟随儿子刘恒前往代国,尊为代王太后,吕氏去世后,迎立代王刘恒即位为帝,是为汉文帝。
陕西汉中历史文物博物馆
早期不受宠的宫廷命运入了后宫并不等于飞黄腾达,身边的美女佳人太多,刘邦早已把她忘得一干二净,直到刘邦听到有人嘲笑薄姬的霉运,才想起了自己还有这么一位妃子,刘邦觉得薄姬太过可怜,便召来侍寝。刘邦只临幸了薄姬一次,薄姬的肚子很争气,随后生下了儿子刘恒。
杀机重重的争权夺位
- 此时,汉廷后宫正展开着一场没有硝烟的夺位之争:
- 吕后与太子刘盈为一方,处于权力迷潭中吕雉迫切的想要掌权;
- 戚姬与儿子如意为另一方,不时地在刘邦的耳边吹枕边风,双方明争暗斗,势同水火。
- 薄姬得不到刘邦的宠幸,只得带着儿子在后宫中低调做人。
刘邦死后太子刘盈如愿继位,吕后借此掌握了朝廷大权,都说成王败寇,掌权的吕雉对刘邦的其他儿子和妃子们开始了血腥清洗,最广为人知的就是被做成“人彘”的戚夫人。
不过薄姬和她的儿子刘恒因为在宫中备受冷落欺辱、加之母子两较为安分,在吕后的眼里根本构不成任何威胁,反而得到了吕后的宽容和怜悯,薄姬便跟随儿子一起到了代地就封。
苦心培育,终成大业
薄姬就把心思全部放到了儿子刘恒的身上,专心抚育刘恒。
她不争不抢,不受宠的她不同于戚夫人:薄姬性格宽厚、远离京都,可以躲避吕后的残害,全身心地教育儿子刘恒,正是因为尽心的辅助和养育,才给汉代历史上留下了一个口碑最好的皇帝。
《美人心计》中薄姬的形象
“二十四孝”的佳话- “亲尝汤药”讲述的是汉文帝孝行的故事,也是二十四孝中的第二孝。
光武帝刘秀:“薄太后母德慈仁,孝文皇帝贤明临国,子孙赖福,延祚至今。其上薄太后尊号曰高皇后,配食地只。”
薄姬的身子并不是很好,她病了三年不能下榻,每天都要喝很苦的药,为了让母亲乖乖吃药,刘恒竟然愿意每天来尝药,就是为了让母亲身体健康。
- 汉文帝刘恒,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以皇帝身份载入“二十四孝”的人。
刘恒以贤圣仁孝,闻於天下。
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地侍奉母亲,他的孝行感天动地,薄太后得久病果然病愈。刘恒对待百姓是更大幅度减轻徭役,重视农业生产,在位期间废除了很多苛刻的刑法。得到了众多臣子和百姓的拥戴,从而也为他开创“文景之治”打开了局面。
历史感知
陕西省通报了薄太后陵墓被盗,这也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失职失责的典型案例。薄太后陵”,时称“南陵”,唐代称“薄陵”,后名“薄姬冢”,俗称“簸箕冢”,位于陕西西安东南的白鹿原上。
文物是会说话的历史传承者,需要大力保护,文物被盗窃,实在痛惜!不过,薄太后亦因为培养出了汉文帝刘恒,得以名垂青史,是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功臣啊。
我们应该感到庆幸,历史机缘巧合,把刘恒推上了皇位,开启了“文景之治”,使得强汉成为可能。
毕竟,没有汉文帝和景帝的“文治”,就不会有汉武帝刘彻的“武功”。
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们,记得点赞评论关注作者哦!
你们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