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公司上市(保时捷IPO可能要来了)

NEWS

要闻速览

保时捷IPO可能要来了!大众汽车股价盘中涨超8%

牧原股份:商业承兑汇票已全部兑付完毕

新概念,全球首款商用铝离子电池将投产?

01

保时捷IPO可能要来了!大众汽车股价盘中涨超8%

据周二路透社消息,两位知情人士透露,大众汽车正考虑让旗下豪华品牌保时捷(Porsche)独立上市,以获取大众向电动化及智能化转型所需的资金。关于保时捷上市的猜测在过去一年中已经浮出水面。但由于复杂的利益相关者设置,还没有做出任何决定。保时捷的市值预计约为800到1050亿欧元。

惜金点评

保时捷IPO是个大事,不过肯定是在欧美国家上市,和我们无关直接关系。

保时捷的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完全电动化,除了911车型。单独上市可以产生大量价值,这将有助于大众为挑战特斯拉电动汽车的领先地位,提供资金。

借这个新闻,衍生到一个思考:目前的新能源汽车新品牌和老牌汽车制造商的博弈会如何?

目前高端新能源车是特斯拉较强势,今年10月,马斯克还在推特炫耀特斯拉市值超过11家传统车企之和。

保时捷公司上市(保时捷IPO可能要来了)(1)

通用 福特 丰田 法拉利 宝马 本田 戴姆勒 现代 马自达 斯巴鲁 大众=8070亿美元,特斯拉=8080亿美元。

去年一年,特斯拉的全球销量才不过50万辆,而丰田和大众去年的全球销量都是千万级,其他几个车企全球销量也有数百万辆,为什么销量不高的特斯拉,市值却比传统车企高得多呢?

原因是:

1、投资者认为特斯拉盈利能力更强:2021年三季报显示,特斯拉毛利率高达30.5%,而丰田、大众分别为19.2%和17.5%,保时捷和法拉利分别为16.7%和18%。

2、投资者认为其盈利模式与传统车企不同:传统车企靠卖车赚钱,而特斯拉有软件销售能力,比如:自动驾驶选装包(FSD)、OTA付费升级和车联网服务费用,已经开始收费,并且为特斯拉创造盈利。

3、投资者认为特斯拉更具前景:如果能解决产能问题,特斯拉将加速取代传统能源。并且软件收费是持续性的增长。

这3个原因确实是特斯拉的亮点,不过,对比净利率,特斯拉9.14%,丰田10.11%,也相差不大。而其销量确实远落后于传统车企。

假如从科技公司的角度去估值,特斯拉292的PE,搭配其200%利润同比增速确实说不上贵。

但是,再新概念的车,本质上还是车。对比丰田9.16的PE,特斯拉就显得高估许多。

可能有同学会说:丰田增速没那么快,所以PE才会低。

确实如此,高增速搭配高PE嘛,不过特斯拉也不能永远保持200%的利润增速。当传统车企也在新能源领域转身时,未来的竞争会更激烈。

那时,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可能要面临一个选择:买新能源车,是相信老牌的大众、丰田、宝马、奔驰,还是选择特斯拉、理想、蔚来?

02

牧原股份:商业承兑汇票已全部兑付完毕

牧原股份周二晚间发布公告称,经与持票人、银行积极沟通处理,商业承兑汇票已全部兑付完毕。

牧原股份在公告中表示,由于公司未及时收到部分持票人的有效提示付款申请,或持票人选择的清算方式不符合银行要求等原因,导致公司32家子公司未按时兑付商业承兑汇票。经公司核查,截至2021年11月30日,其中23家子公司已完成全部逾期商票的兑付。截至2021年12月6日,公司9家子公司尚存逾期未支付商业承兑汇票合计755.98万元。

惜金点评

昨天群内有讨论此事,有位群友表示(应该是财务):确实商票到期时,持票人要在线上提出兑付申请,出票人才能兑付。不过,正常来说,到期未提示申请,出票人要打电话联系提醒,因为逾期对出票人有影响。

从资金体量而言,累计逾期发生额约为2千万元。

对于牧原而言,2700亿市值公司而言,可谓九牛一毛。但为何发生逾期?要么就像牧原自己说的是操作问题。或者更严重的就是财务有问题。

昨天点评说的比较主观,尤其是持续的经营现金流无法覆盖投资现金流,引申出“生物资产减值风险”,这个地方属于个人角度的担忧,需要和大家澄清下。

财报主要是用来做“排除法”的,发现疑点后可以选择躲开,并不一定要花时间反证疑点可能是错的。

投资不立于危墙之下,即便是“被怀疑的危墙”,猪周期还有其他公司可以选择。

03

新概念,全球首款商用铝离子电池将投产?

据报道,一家注册地为美国特拉华州的印度公司Saturnose宣布,在动力电池领域取得了巨大突破。他们研制的新型商用增强型铝离子电池Ea2I,充电12分钟,续航1200公里,永不燃爆价格还便宜一半,几乎可终身使用,不会造成环境影响,酷热酷寒也不影响驾驶,零下40度还能使用。

亚洲电池研发公司Saturnose宣布计划在2022年实现铝离子电池商业化。根据介绍,铝离子电池具有“五高”突出优势:高能量密度、高续航能力、高稳定寿命、高安全性能、高性价比。

惜金点评

铝离子电池实验数据虽好,但是要跨过量产的鸿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量产上市的产品能否如预期那样出色,还需后续揭晓。

现在要看到,锂电池所需的锂资源已严重供不应求。生产锂电池的各种原材料价格狂涨,碳酸锂等材料今年价格涨幅超过230%。未来,各行各业对电池的需求还会继续增加,仅凭目前的锂离子电池技术,已无法完全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整个行业想快速发展,需要加快研发新型电池,比如今年7月宁德时代推出钠电池,格力宣布研发出钛电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