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小妙招大全(审题技巧深好文便产生)

审题技巧深,好文便产生,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审题小妙招大全?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审题小妙招大全(审题技巧深好文便产生)

审题小妙招大全

审题技巧深,好文便产生

夺分小密技

抓文眼,明题旨

所谓“抓文眼”,就是抓住题目的关键词,明题旨就是明确命题的题旨所在。抓题眼可以运用“句子抓谓语,短语扣修饰(限制)”的方法。如果作文题目是一个句子,其谓语往往就是题眼;如果题目是一个短语,题眼常常是表示修饰限制的词语。另外,题目中出现的一些虚词不容忽视,它往往也是作文题目的题眼所在,如连词“和” “与”,副词“也” “更” “又”“原来” “依然” “其实”,等等,应狠下功夫进行推敲和斟酌。

例:

作文题“假如再有一次机会”,题眼是“假如再有”,写作的重点应该放在后面“该怎么做”。

定范围,知内容

我们知道,写作是有范围要求的。所谓“定范围”,就是审清写作范围,了解命题的范围要求,明确写作内容。过程的长短、地域的广狭、事件的繁简、人物的多少、议论的深浅、说明的详略等,都需要我们通过审题而予以明确。

例:

在 “我的同桌”和“我与水”这两题中,“我的同桌”所写的人或一个,或几个,涉及的人比较少;而“我与水”所写的是“我”与“水”之间发生的故事。

辨显隐,拓思路

有些作文题目,如“路” “灯” “落叶” “浪花” “春色”等,往往不是叫大家就物写物、就景写景,而是另有一番“企图”,它常常需要大家借助某一事物的外在特殊性,寄寓某种深刻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

例:

《又见枝头吐新芽》,“枝头吐新芽”字面上的意思是一个常见的自然现象,其实包含的也是一个普遍的生活道理:希望总是存在的。“新芽”既可以理解为“树上的叶芽”,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情感或是一种认识。

好段

惜,是一种凝视。凝视我们古老的文化,它依附在这些古老的建筑上,在城市的角落里守着最原始的坚持。凝视我们的根,在现代人的不屑下,在这小巷中寻觅自己的归宿。凝视这些沧桑之物是如何打开我们心中尘封已久的情愫,在每个人心底掀起层层涟漪。惜,痛惜,惜别这些唤起文化、唤起灵魂的安静。

简评:文段围绕“惜,是一种凝视”出发,分别从凝视我们古老的文化、我们的根、沧桑之物这几个角度来叙述,十分清晰明了。

这滕王阁里的热闹繁华本该与他无关,阎都督为了女婿扬名而开办的一场盛宴,本是让他拿笔推谦的,他却铺纸研墨,挥毫泼墨洋洋洒洒一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让在座的人们惊异了。而后人们开始惋惜了,十四小儿被荐入沛王府,而就为了区区一纸《斗鸡赋》,心胸坦荡而又才华横溢的他成了官场的牺牲品。惋惜,惋惜,除了惋惜,人们真的无言了。

简评:文段列举了王勃的事例来表达自己对惜的看法,十分直观而有说服力。

风驰过,有叶轻轻飘落。叶落,是风的执着,还是树的不挽留?抑或是叶对大地的一片赤诚。看那褪尽了绿的叶面仍有着分明的脉搏。无数次,我的心为之悸动。而今呢,原本不多的行道树只是零星地撒着黄叶,远没有了过去的纷纷扬扬。片片落叶在柏油路面上被过往的车辆熏得发黑。人们开始从暖气降价的小广告上得知秋的到来,而不再是从那满天的落叶里知秋。

简评:文段将焦点投向了自然现象,通过叶子飘落这一自然现象来表达自己对秋的怜惜以及对人们忽视自然的心痛。

真题①看似寻常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2013年,82岁的加拿大当代短篇小说作家爱丽丝·门罗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很多人来说,爱丽丝·门罗是个陌生的名字。门罗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妇,“你知道,我是要处理很多家务事的。”但是在过去的大半生里,“我没有一天停止过写作。”门罗说。门罗大量的短篇小说创作基本取材于她所在小镇的平民爱情、家庭生活。

请以“看似寻常”为题,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考题解析

北宋宰相王安石有诗云:“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题张司业诗》)这句诗道出了张籍创作的甘苦和成就。写作是如此,其实人生同样也是如此。

“看似寻常”,意在说明表面上看起来很平常的东西,其背后却有着丰富的内容,它道出了表象与本质之间的关系。“寻常”的意思是平常、容易。本题的题眼是“看似”,看起来是寻常的,实际上是不寻常的。也就是说表面上是“看似”,其实质是“不是”。所以,考生不仅要写出 “看似”,更要写出 “不是”。

材料中的爱丽丝·门罗是加拿大82岁的著名女作家,以短篇小说闻名全球,曾入选美国《时代周刊》的“世界100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并荣获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她是诺贝尔文学奖历史上第13位女性获奖者。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称门罗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认为 “门罗以精致的讲故事方式著称,清晰与心理现实主义是其写作特色”。

爱丽丝·门罗,在处理生活琐事之余坚持写作,做着看似寻常的事,却取得了非比寻常的成就。

本题要求“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因此可以写一些动植物之事、父母之爱、同学之情,并从中发现其不寻常之处,但要写自己身边的、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人和事。本题外延很大,可以运用 “扩展审题法”缩小它的范围。可以补充为:看似寻常的一句话,看似寻常的一件事,看似寻常的一个细节,看似寻常的一个做法,看似寻常的一个变化,注意“寻常” 的主语是众人,在众人看起来不愿做、不屑做、不能做、不会做的地方活出了精彩。

本题最终的落脚点不是“寻常” 如何美,如何值得赞扬,而是在“寻常”的地方生活是如何地艰辛,做出了什么令人惊奇的成就,也就是突出成功背后的艰辛。可与轰轰烈烈地干一番事业做对比,突出“寻常”的可贵。“看似寻常”其实不寻常,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耐住寂寞、甘于平淡,能忍常人之难忍,能吃常人难吃之苦,这样才能得别人想得而不能得之成功。

写作时可以考虑运用以下几个方面的素材:①细节体现素养;②长期坚守寻常,体现毅力与坚强;③邻里间的一句看似寻常的问候;④清洁工、民工、志愿者的工作;⑤清贫与慈善;⑥长期照顾患病的人;⑦老房子、古街道。

我们可以对命题做进一步的解读:

①观照内心,引发思考。“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句诗本来是说张籍的诗看起来作得很容易,但实际上都是经过艰苦的构思才写出来的。细细品来,这又何尝不是人生的智语呢?表面看起来很平常的事物,却内蕴深厚,有如静水流深。有时候,我们只看到了别人成功的一面,却不知道当初别人经历了多少风雨才有了今天的光彩。

②经历洗礼,才能成功。“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花的成功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还在小芽儿的时候,她就已经在努力奋斗了,所以她才能成为今天这样明艳的花。这奋斗的路上浸透了辛酸和痛苦的泪水,这奋斗的路上撒遍了鲜红的血泪。为了成为一朵明艳的花,她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一句话,“成功的花”是血与泪凝结而成的结晶,是奋斗与牺牲孕育而出的蓓蕾。只有经历这样的一番洗礼,才会有花 “现时”的明艳,以及花的成功。

看似寻常

阳春三月,我独自站立在被一片绿荫环绕的小道上,望着河堤上那已缀满嫩黄色芽苞的垂柳,在湿润的微风中轻轻摆动。烟花柳絮,漫天飞舞,信手拈来一片春光,引得四处鹃啼燕妒,莞尔之余,我心中滋生出一丝惆怅。

“哇,好高的风筝啊!”一个大约五六岁的红衣女孩一边说,一边羡慕地看着在我手上灵巧地翻滚着的线轴。

远处,我的“沙燕”稳稳地翱翔于高空,如鹤立鸡群一般凌驾在各路风筝之上。

三月的天,是最适宜放风筝的,温柔的春风全无二月的骄横,轻抚过人的全身,暖暖的,痒痒的。在这个难得的假日里,原本窝在家中的人们不忍辜负了春光的感情,兴致勃勃地招朋邀伴,携子带女,一同过把“忙趁东风放纸鸢”的瘾。

父亲扎得一手好风筝,他特别喜欢“沙燕”,几乎每个风筝都叫“沙燕”。在看似寻常的背后,却非同寻常。

父亲出生在北方一个叫 “沙燕”的乡村,那里曾经有他欢乐的童年,后来我们来到了江苏,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可能是因为那里早已没有他的亲人了。然而魂牵梦萦的乡愁却时刻缠绕着他,让他难以忘怀那生他养他的乡村,于是他的“沙燕”就一个接着一个地出现在天空中。

也许是受他的影响,从小我就爱风筝,当然也特别喜欢“沙燕”。当父亲手把手教会我怎样放飞“沙燕”后,我们俩经常进行比赛,看谁的“沙燕”飞得高。那时的父亲,用看似寻常的“沙燕”为我编织甜蜜的梦;今后,我也要用看似寻常的“沙燕”为他编织甜蜜的梦。

渐渐地,父亲越来越忙,连家都很少回,更别说陪我放“沙燕”了。可我知道,在看似寻常的事情背后,父亲像一座山,撑起了我们头顶的天。

今天是我的生日,父亲也好不容易在家,我几天前就算好了,早早把作业完成,只为让父亲能陪我放一放今春的第一个“沙燕”。

当我小声地说出自己的请求时,父亲只是带着歉意地摸了摸我的头,望着父亲疲惫的眼神和缕缕银丝,我转过身去,连同眼泪一起,把“今天是我生日”这句话咽进了肚里。

父亲睡下了,睡得很香甜。我知道,他已经几天没休息了,我轻轻地走到父亲床前,替他掖好被子。几分钟后,我捡了一处空地,熟练地转动手中的线轴,望着高飞的“沙燕”,许下了生日愿望——请让我永远爱您,与您一起放飞看似寻常的“沙燕”。

远处,“沙燕”非同寻常,直冲云霄。

美·文·精·析

本文的情感真挚,令人动容。人的七情六欲是相通的,能令你动情的内容,往往也能使别人动情,因此考生应抓住最让人动情的内容去渲染、去凸现。本文描写了父亲的坚忍、顽强、体贴入微,也表现了儿女心怀感恩、善解人意。两代人的精神品质、性格特点都十分真挚感人,值得赞美。

真题②你最珍贵

请以 “你最珍贵”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 文体不限;(2) 字数不少于600字(如写成诗歌,则要求不少于16行);(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考题解析

“你最珍贵”一题就考查内容而言,引导考生“我手写我心”,引导考生关注人性、人情中美好的事物和美好的情感,从“我” 出发,写 “我” 的成长、“我”的梦想、“我” 的见解、“我” 的情感⋯⋯让考生在深入思考中加深对真、善、美的体验和向往。写作内容贴近考生的成长经历,能密切联系考生的生活实际,也能较好地达成“考查考生的写作素养”的初衷。此命题的这种人文主义主张促进了考生的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浸染了浓厚的人文意识,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助于学生讲真话、诉真情,回归写作的本色。

此题因为没有限制文体,对初中生来说基本没有审题障碍,能较好地让考生展示写作能力。就构思而言,围绕“你”这一核心词,考生可关注热点、关注情感构思,亦可从自身成长、感悟自身价值的思考和价值观的引领角度构思,还可从事物的多样性、事物多元互补的发展态势角度构思,进行异彩纷呈的表达,用文字表达出 “自信与独立人格”。

细究文题,“你最珍贵” 中的“你”是核心词,可实指,亦可虚指;可写生活,亦可把目光投向广袤的自然;可记述一件与“你”有关的事,亦可议论因“你”而引发的争议。选择生活中感人的几件事、几组镜头、几个场景,恰当安排详略、充分调动情思——用细节张力情感,使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共享“珍贵”的美好。

考生在行文时应特别注意一点,“文体不限”是一个隐性要求,不限文体并不是“不讲究文体”,“四不像”的文体是考场作文的大忌;其次是避免套作和宿构的痕迹在文中出现。此命题属热点题目,也是我们备考中所关注的,所以在行文中要尽量使用时新素材、热点素材,把眼光放到当下,让时代新风浸染美文,给阅卷老师以“清新”之感,评分自然走高。

你最珍贵

一直都以为,父母的管教对我来说是生活中最腻烦的事情。他们往往都是因为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小事,就会对我严厉批评。所以我总是真切地感觉自己真的很有压力。

这不,才刚刚开始吃饭,妈妈就开始训斥我了。仅仅是由于我在上午学习时没有动笔,光是在那儿单纯地从书中“汲取知识”,呆呆地看,于是乎,妈妈感受到了我的学习方法的错误,就开始对我不吝口舌地进行思想教育。真是的,一点点小事,至于吗?看着妈妈如临大敌的样子,我不安的青春期心理又开始躁动了。不过由于多年的经验,我明白此时还是保持沉默最好。于是,我借口上个厕所,溜出了房间。

难道父母整天训斥我就不累吗?我经常私下里大逆不道地想,是不是父母一天不训我就感觉过得没滋味呢?真搞不明白。小时候,无论我做什么傻事,父母都会一笑而过。我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用很长时间去接受他们的教导。

真的,引起父母很长时间缓不过劲来的,都是一些我认为鸡毛蒜皮、根本不值得端上“餐桌”去教导的小事。

直到一天下午,我以几天的艰苦奋战为理由,争取了一下午的休息时间,准备上街好好放松一下。可是由于兄弟们不是走亲访友就是旅游,几乎都陪同他们的父

母享受天伦之乐去了,我无奈,只好闷闷地回家。可怜一下午的休息时间啊!

回到家,家里静悄悄的,一个人都没有。父母出去了吧?我看着空荡荡的屋子,忽然从心底生出一种很孤单、很无助的感觉。我回家了啊,怎么还会有这种感觉?我酸酸地抚摸家里的每一寸地方,回想自己当年做过的傻事,想起父母的笑容,心底的幸福又一次占据了我的全身。是啊,我在一天天长大,而父母却在不可遏止地一天天老去。我应该是他们的世界里最重要的人了,而我却一直都在傻傻地同他们做斗争。我仿佛理解了父母每天对我的训斥。是啊,试问还有谁,会使他们每天都这么操心,而又不舍得弃之不顾呢?除了我,还有谁,会让他们在生活中尽心呵护呢?

难道,我一直都理解错了?

原来,父母的爱,才是世上最珍贵的东西。

美·文·精·析

本文关注自我,透视青春少年的心理。考生用自己的事例起笔,写青春期少年的情感,以“生命在场”的形式给我们解析,对、错之间用 “亲情”缝合,严格要求与“阳奉阴违”之间的摩擦却是生活的真实写照,而这些却又在“爱”的篇章中和谐相融。同时文章主题含蓄,主旨意蕴丰富。“最珍贵”的是亲情,文中“我”的理解,是从孩子视角的解读;其实 “最珍贵”的是“孩子”——“我”,因为 “我”是父母的情之所系,这应是文字背后的内蕴。考生双线行文,一明一暗,赋予题目 “你”以丰富的内蕴,激起读者深深的感动与思考。

学以致用小考场

《从生活中学习》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就学会了忧郁;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中,他就学会了公正。

请以“从生活中学习”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审题精讲

Tip1巧选角度引出论点。在写这篇话题作文时,我们可以从一个事件引出 “生活中处处有知识” 的论点,然后根据事件生发议论。在论述时,注意事件与论点的关联性,然后结合事例,层层推进,从更高的层次去分析这个事件教给我们的生活道理,然后延伸到其他事件,反复证明中心论点。

Tip2从环境影响人的角度来写。环境对人是有影响的,不同的环境对人有不同的影响,在论述时可以举“孟母三迁”的例子进行论证,也可以运用正反例子进行对比论证,加强论点的说服力。

Tip3运用叙议结合的方法来论证。在论证观点时,可以运用叙议结合的办法,根据不同的分论点,一事一议,边叙边议,这样说理更加清楚,也使议论的层次更加清晰明了。

人,也肯定是在无数次的跌倒后重新站起来的,因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史铁生摔了一“跤”,致双腿瘫痪,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但他没有因此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用自己的大脑和双手去表达对生活的无限热爱。贝多芬双耳失聪,但他依然写出了 《英雄》 《命运》 《田园》等大量音乐作品,在人生的不幸中,他顽强地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史铁生是顽强的,贝多芬是顽强的。挫折和坎坷是人生的一种经历,如果能够把绊脚石转化为成功路上的基石,那么最终会迎来胜利的曙光。

回顾历史,宋濂再清贫也没有停止求学的脚步,他仍旧坚韧不拔,最终成为文学大家;越王勾践不畏失败,卧薪尝胆,在挫折中积蓄力量,终得“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辉煌。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他们都是在历经苦难的考验、挫折的打击之后化悲愤为动力,最终取得骄人的成就的。

苦难就像磨刀石,坚持不懈的人会在它的打磨下放射出夺目的金光,而一味叹息的人则空留下灰色的阴影。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失败,其实这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去面对。将挫折化为成长之路上的历练,把阻碍前行的石头踩在脚下,这才是上策。而这就需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勇闯荆棘的气魄、刻苦钻研的品质和永不放弃的决心,只有如此,风雨过后才会是明丽的彩虹。

只有历经风雨的洗礼,才能茁壮成长;只有历经霜雪的考验,才能绽放生命的异彩。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阴天,如果能够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那么等待我们的一定是灿烂的明天。

美·文·精·析

很多考生写议论文,只知堆砌事例,缺少分析说理,致使论证深入不下去,这或是因为多个论据在形式上。内容上都属于一个层次、一个类别,没有有机的联系,有的甚至与论点本身缺少必然的联系,又或是因为对所选材料认识肤浅,不能谈出自己的看法。而该考生却巧妙地避免了这个毛病,在列举了事例之后善于做深层次开掘和理性分析,能站在理论的高度认识问题,揭示事物的本质,因此观点要比一般人深刻。

文章来应战,立意高为上

夺分小密技

立意以正确为本

这是立意的立足之本。作文立意一定要合乎题目要求,切题才算真正的正确,还要顺应时代特征,要站在正确的政治立场上,积极向上,否则,再好的主题不切题也是枉然。此外,还应注意要有针对性。选取人们最感兴趣的、最能反映人们思想感情的主题,文章才能最大限度地激起反响。

例:

一个作者写了一篇题为 《记发生在家中的一件事》 的文章,文章内容主要写“吃完饭不洗碗”是爸爸妈妈的缺点。然后写自己为了逃避洗碗,先后几次说谎、设“计”欺骗爸爸妈妈,并且为 “计谋”成功实现而欣喜的事。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不健康的。尽管习作内容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可它却不是一篇好文章。

立意要深刻显质

意不仅新,还要力求深刻。这就要求我们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挖掘其内在的本质,提炼出对人生、对社会有意义和价值的东西,能在一般人的认识上再进一步,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那一点,并能给人以启示。初中生写作,在立意上难以深入,原因往往就在于浅尝辄止,没有深入挖掘。所谓挖掘就是深入思索,挖出事物最本质的东西来。

例:

作文《第四回》 运用陡转、对比、照应等艺术手法,精心构筑情节,揭示主题。对待别人议论的不同态度,决定了两个有着相同遭遇的小人物的苦乐人生,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立意要新颖突出

作文提倡言人之所未言,言人之所不能言,力求使人们获得新的启迪、新的联想。文章写出新意关键在于作者具备独创精神。如果思想懒惰,人云亦云,所作文章必是千人一面。只有勇于进取、勤于思考,敢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的人,才有可能创新。

例:

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先生有一篇文章题为《讲真话不是美德》,乍看起来让人怀疑是不是写错或印错了。读罢全文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认为:讲真话不是一个人的美德,讲真话是一个基本的做人态度。一旦讲真话成为美德的时候,这个社会就会扭曲。见解新颖,吸引眼球。

好段

论课桌可篆七大理由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把一些难记的东西放在眼前,日久天长就会烂熟于心。看现在这帮明星的英文名、艺名、网名⋯⋯一长串的名字比“难念的经”还要难念。这不,我们“天才少年”发明了“课桌刻名记忆法”,让这些烦琐难记的名字全都在不知不觉中入脑。

简评:在课桌上刻字一向被认为是不妥的,而文段却从反面立意,站在方便记忆知识的角度上论述在课桌上刻字的可行性。

诸葛亮,乃小人也

俗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我想他在刘备面前宣称天下三分,大概是要讨好刘备罢了。可是偏偏刘备相信了。诸葛亮为了自己的名声,为了让后世称赞“孔明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冒天下之大不韪,出山帮助刘备夺取天下。于是便有了博望坡之战、赤壁之战……每场战争都打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可这天下最终还是姓曹。

简评:文段对一直被称颂的诸葛亮进行了批评,且表述了自己的理由,叙述紧扣中心。

这堂课真……

有的在课本插图上为杨贵妃“改换新衣”;有的正忙着给战马 “添加饲料”;“用功者”以书为掩护奋笔疾书写作业;“数学家”若有所思,沉浸于XYZ;爱干净的人趁机清理抽屉内的废物和整理课桌上的书本;调皮的人踢踢前桌的板凳,倚倚后桌的桌子,叠一只纸飞机满屋转,切一块橡皮做炮弹……“哈哈” “嘿嘿” “嘻嘻”,真是其乐无穷!这还得归功于老师“春风不度玉门关”呢!

简评:文段描写了课堂上同学们的不同表现,用词十分有趣、准确,生动地将当时课堂上的氛围表现了出来。

真题1没有想到

题目:没有想到

要求:(1) 根据题目,选定文体(诗歌除外);(2) 书写工整,卷面整洁;(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4)不少于600字;(5)不得抄袭。

考题解析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中考作文题 《没有想到》,没有任何审题障碍,体现了命题者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没有想到”是一个偏正短语,它有出乎意料的意思。这道作文题没有限制立意,只对作文内容做了很小的限制,即只要与“出乎意料”有关即可。与前两年相比,不但进一步降低了审题难度,留给考生自主发挥的空间也更大了。

此次作文要注意突出 “没有想到”这个意思。如没有想到闹僵了的好朋友仍然一如既往地帮助“我”;没有想到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爸爸妈妈向“我”伸出了温暖的援手;没有想到 “我”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是第一个给“我”以慰藉的人;没有想到“我”眼里猥琐不堪的乞丐居然为大地震中的灾民捐款······

作文虽然没有限制主题,但我们应当从顽强、自信、坚守、执着、热爱、勇气、淡泊等健康向上的角度着眼,即使是写放弃、失望、激愤、悲叹等内容,也应当着眼于健康阳光的主题,如放弃名利,他的自私贪婪让“我” 失望,悲叹环境恶化,等等。

总之,此次作文,大千世界,皆可凝于笔端;古今中外,都可在心中流淌。

没有想到

先贤孟子曾说过“月之于色,有同美焉”的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我们想得到,美女帅哥,人见人爱。想得到,拥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貌的女子是男人们的渴望,风流倜傥,风度翩翩的男子是女子们钟情的对象。甚至想得到,美女帅哥一出马,办起事来快如风。我想这肯定是冲着“美”来的。因此有人说,当你拥有了美丽,你便拥有了成功的“通关条”。

可你没有想到的是,那褒姒够美了吧,为了博得千金一笑,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结果丢了天下;那妲己够美了吧,商纣王为了她,命比干剖心,结果丢了江山;那杨贵妃够美了吧,为了几颗鲜荔枝,唐明皇“一骑红尘妃子笑”,结果惹来了安史之乱⋯⋯成语“心如蛇蝎” “笑里藏刀”说的就是这种情形吧⋯⋯

我认为,美与不美,关键是要看它是内在美还是外表美。如果你一味地追求外在美,你就一定会想得到,外在的美如流星,如朝露,如夕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而你没有想到的是,敲钟人加西莫多奇丑无比,可为了善良的爱斯梅拉达,他敢于献出自己的生命。他才是真正的美男子。

因而,美不美,还要看自身是不是有一颗美丽的心。前面提到的周幽王、商纣王、唐明皇,他们把美误作占有,自私和贪欲迷惑了他们的双眼,结果忠奸不分,以致荒淫误国,落下千古骂名。而那些为了他人的幸福,为了民族大义而敢于献身的仁人志士,不管自己外表美不美丽,他们高尚的心灵使他们如天使般美丽。无论是“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还是“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无论是“为了新中国,前进”的董存瑞,还是“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林则徐,哪一个不是用自己的信仰乃至生命抒写了金灿灿的人生?他们拥有的,已经不是瞬间的美丽,而是彪炳史册的永恒美。

今天,我们度过了金色的童年,迎来了火热的青春。我们正在美丽,我们更渴望让自己一生美丽。

那么,你能想到的是,比拥有美丽更美丽的是拥有一颗美丽的心。到那时,你没有想到的就是,你已经获得了永恒的美。

美·文·精·析

本文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妙用对比,凸显主题。考生将注重外表美、形式美的情形与注重内在美、心灵美的情形对照起来,不但突出了前者的短暂和贻误终身的特点,更突出了后者的永恒甚至是不朽的特性,将“想得到”与“没有想到”进行对比,更加突出了文章的主题。2.底蕴十足,个性鲜明。考生大量引用名人故事和名言警句,使文章具有了浓厚的文化底蕴。语言或诙谐幽默,或笔锋犀利,或爱憎分明,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真题2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

请以“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不限,诗歌不少于20行,字数不少于600字。

考题解析

这是道全命题作文。全命题作文就是依据所给题目,确立中心,选择材料,写出符合题意,内容表达具体、充分的好文章。因此,我们作文前要认真读题、审题,明确题目的范围及重点,抓准题意。在审读“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这个题目时,首先要明确关键词“画面” 的含义。这里的 “画面”应指美好的景致,打动人的场景,或给人启迪、引人向善向上的精神等。修饰语 “记忆中” 则告诉我们时态上应该是过去时,所以那些随时可以看到的,目前仍然出现的人、事、物是不大适合入文的。应重点梳理发生过的人与事,从中精选出符合本次写作要求的好材料。例如,有的考生写的是自己经历过的关于认识父爱的故事。

虽说文体不限,但从考生实际情况考虑,最好写记叙文或散文。表达方式上可以记叙为主,适当篇幅的描写和抒情是可以的,有锦上添花的作用。具体构思立意时,考生要充分调动起自己生活的积累,回忆起曾经令我们感动、给我们启示的人或事、景或情,选取其中内蕴丰富、值得体味与思索的材料,以小见大,富含情感地组织文章。

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

月色清明,天空宛若一张墨色的帷幔,静静的,只听见风儿沙沙的声音和万物酣睡的呓语。

我走近竹林,到处都是月光的天堂,萤火虫不知从哪个角落飞起,停靠在一棵毛茸茸、翠绿色的狗尾巴草上,兀自地、执着地抚摸每一缕纤毛,好像丝毫没有感受到我这个陌生人的入侵。那种速度,那种力量,那种无拘无束、无所顾忌的生命,让我忽然感觉到自己疲惫的心跳渐渐变得安宁。

竹林里耸立着的黑暗的东西,驱使我向前靠近。终于,我触碰到一棵竹子的身躯,冰凉的脊背,隐去了日光的灼热,在我眼前,在我指尖,笔直的、细长的纹路,从最下方,带着泥土的气息与虫儿的轻鸣浅唱,延伸。向着天空延伸,向着上方永不知道的地方延伸。从什么时候生长,又到什么时候停歇,没有人知道,只有这墨色的天空,一丈一丈,距离更近却还是遥远。

一片竹叶,不知是月光的挑弄还是风的追随,从枝头落下。它忽然就离开了鲜绿,从枝上隐退,落下来,显示出轻微的枯黄和憔悴的深灰。它落下来,从挨近清明月光的地方,落到会被零落成泥碾作尘的地方。然而它好像并不在意位置的高低。它在风来的时候,或是随着一场微雨的降临,一场虫儿的演唱,就落下来。它只是向下,依恋着微薄却坚定的厚度与深度,从某个特定的角度,以一种无以言说的声音,跨入冗长的、黑色的时光中。在这段时光里,痛苦将像藤蔓一样伸出触角,但它只是沉默。夜色奏起了笙箫,为连绵不断的逝去与连绵不断的生命。人声顿绝,仿佛可以听到一种至高无上的音响。

这片月下竹林,好似轻轻诉说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说,它存在那儿,在清明的月色下。这时,世界的思想充斥着安宁的脉搏。它在那儿,在你面前,在你手中,在遥远的高处,深邃,蓬勃,向上;在俯身的低处,沉默,寂寥却神圣。它的身影真实却又婆娑,只有指间的冰凉,心跳的安宁,真实地存在过。

这幅画面将长久地定格在我的记忆之中,净化我的灵魂。

美·文·精·析

考生用诗歌般的语言描述了自己对于竹林这个特定自然环境的纯真感受,表现了他对人与自然、语言与自然关系的理解,立意深远。在自然面前,人要保持一种肃穆和尊重,放弃自我良好的优越感,沉入自然中去,让自然呈现出自己真实的状态。读完全文,你会发现考生的用语是如此贴切,景致是如此实在,叙述、描写和议论完美融合,审美达到很高的层次,令人不禁叹服于他敏锐的眼睛和真诚的心。

学以致用小考场

《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多变化,其中最值得突出展示的又是什么呢?《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在中国网民中进行了调查,结果排在前六名的分别是:经济发展、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新进程和开放程度。

对于中国的变化,你有一些什么所闻、所见、所想?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写一篇议论文。

审题精讲

Tip1站在国家的层面上来写。我们可以以国家未来主人的身份,对国家的崛起和民族的复兴带来的变化进行议论。这种写法适合平时对时事关注比较多的同学。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的思考,深入探讨反映国家民族变化的问题,凸显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Tip2叙述自己所见之改变。写这道题时,我们可以一个亲历者的身份对所见之改变进行叙议。改革开放给祖国各地带来了很多的变化,这其中有很多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可以根据自己的见闻,阐述自己的观点,以小见大,深化主题。

Tip3评论社会变化中不和谐的一面。虽然从正面写祖国的变化是符合社会潮流的,但是祖国的变化中也隐藏着一些阴暗的东西,以公民的身份对这些方面进行揭露和评议,更容易写出新意,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