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与朱玫吵架(多情女子负心汉)

金庸与朱玫吵架(多情女子负心汉)(1)

上篇说到被夏梦拒绝的金庸黯然神伤地离开了长城,不久便邂逅了人生中的第三位女人一一朱玫。

朱玫是香港大学的高材生,新闻系毕业,外语水平极高,相貌秀丽典雅,是一位十足的知性美女。朱玫爱慕金庸的才华,金庸亦看中朱玫的学识,两人相识没多久,便于1956年结婚,后来二人决定成立报社,于是,1959年金庸与朋友合办了《明报》。

金庸与朱玫吵架(多情女子负心汉)(2)

《明报》初创之时,资费紧张,成员只有金庸夫妇二人,金庸担任主编,而朱玫则是唯一的女记者,她每日里追逐大小热点,足迹遍及港岛各地。创业是艰难的,-开始,《明报》的销量不尽人意,报社经营困难,随时面临倒闭的境地,只能靠金庸连载的武侠小说维持运营。

此时,朱玫还接连为金庸诞下两子两女,生活更加艰辛,朱玫不得已典当了自己的珍贵首饰,用以解困。即便如此,金庸夫妇依然相互鼓励,顽强地经营着报社。由于生活贫困,他们常常熬夜赶稿,困了就同喝一-杯咖啡,- -时传为佳话!

然而,大多数创业中的夫妻,经历了艰辛难耐的创业经历,一旦成功,便走向分离,所谓只可同甘苦,不可共享福!

金庸与朱玫吵架(多情女子负心汉)(3)

到1970年时,金庸已写了14部长、短篇武侠小说,在香港乃至大陆名声大噪,此时《明报》也成为畅销港岛的大报。然而正当他们的事业迎来高峰期时,婚姻却亮起了“红灯”。

近三十年的携手共度,抵不过一个男人的色心大动,也抵不过一个饭店女侍的青春机黠。

时年已近五十的金庸,常在《明报》附近的一家咖啡厅用餐,一日,他留下十元小费后准备离开,一个年轻的女侍却追_上来将钱还给他,并说:“文人赚钱不容易,所以不能收这么多小费。”金庸大为感叹一个贫贱的女侍如此不贪财,于:是便留下了自己的联络方式,两人从此热络起来。此女便是林乐怡,时年16岁,一个长相颇像夏梦的女子!

金庸与朱玫吵架(多情女子负心汉)(4)

不久,林乐怡成了金庸的情人,两人在跑马地附近租巢同居。而依然在《明报》工作的朱玫,是最后一个知道丈夫奸情的人。

金庸提出了离婚,他似乎已经想清楚了如何享受他的余生,这个颇似夏梦的年轻女子似乎就成了他往后余生的真爱,曾经所有的一-切已经不再重要。于是,当他的长子,恳求父亲不要离婚未果,加之自身感情遭遇困惑时,最终选择了从21楼跳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然而,即便如此,金庸依然执意离婚。

他对朋友说:之所以要离婚,是因为和朱玫没有共同语言了。可笑以致可悲,他们同是才识渊博之人,坚持同样的职业,携手三十年的患难夫妻,他们的共同语言去了哪里?所有的美好都抵不过一个连国中都没读完的16岁女侍。

面对决绝的金庸,朱玫最终签字放手。但为了孩子考虑,她要求小三做结扎手术。

金庸与朱玫吵架(多情女子负心汉)(5)

她的人生已经毫无希望,一向坚强的她,终究没有从这次打击中恢复过来。:长子早逝,丈夫背叛,年近五十的她,人生该如何重建?

她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治疗这次人生悲怆!她独自冷清地过了一段时间,对人,始终不道一-声“苦”。

金庸与朱玫吵架(多情女子负心汉)(6)

无论生活怎样潦倒,她都不肯接受亲友的馈赠,尤其是来自前夫的资助。朱玫的余生在孤独和贫困中度过,最终于1998年病逝在香港湾仔律敦治医院,享年63岁

朱玫去世时,亲友、儿女均不在身边,遗体无人收敛,最终由医院负责埋葬,而为她拿取死亡证明的,竟然只是医院的一名员工!朱玫的晚景凄凉,跟金庸死后的备极荣哀形成强烈的反差,实在令人唏嘘不已。当然对于朱玫晚年的遭遇,金庸也是极为后悔的,他曾不止一次的说道:“我对不起朱玫”!

然而,再多的对不起有何用呢,美丽善良的女子永远地去了,留下的只有哀叹,只有悲伤!多情女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