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瑞卿在西德逝世(罗瑞卿在西德逝世)

1978年8月3日,罗瑞卿大将在联邦德国海德堡骨科医院突然逝世,噩耗传来之后,中央领导一片震惊。

遗体接回国内的那天,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亲自到机场迎接,看到一脸悲痛的罗瑞卿夫人郝治平,邓小平的内心充满了自责:“都怪我,当初要是不批准,或许......哎,我真是太后悔了,后悔没有多劝他一句。”

邓小平一生办事都很果断,也很少后悔,这一次罗瑞卿去世他为何说后悔了?罗瑞卿逝世为何邓小平会如此指责?

罗瑞卿在西德逝世(罗瑞卿在西德逝世)(1)

罗瑞卿:我就是爬也要爬到天安门去!

1966年,罗大将从三楼摔下,幸运的是他大难不死,但是不幸的是他的脚后跟粉碎性骨折。

从那以后,罗瑞卿大将出行就必须带着轮椅。

1976年9月9日,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罗瑞卿得知后不顾一切赶到了北京,提出要参加天安门广场为毛主席举办的追悼会。

虽然有关方面同意了,却只给罗瑞卿、谭政、陈再道3个人派了一辆车。

可罗瑞还有轮椅和推轮椅的人,自己都需要一辆车,三人一辆车根本不够坐的。陈再道得知后很气愤:“3个军委顾问,就这待遇?”

罗瑞卿在西德逝世(罗瑞卿在西德逝世)(2)

说着就要去找负责人理论。

谭政为难地说:“要是没有车,实在不行,我就不去了”

罗瑞卿听到立即说:“不去怎么行?没有车我就算是爬,也要爬到天安门广场去!”

最后经过协商,有关方面又给他们增派了一辆车。

那天罗瑞卿来到了天安门广场后,把轮椅放到广场的西北角,在儿子的搀扶下一步一步慢慢地走过去,在烈日的暴晒下拖着残着的腿。

向毛主席告别时,他坚决不让儿子搀扶,用自己刚刚能够站立的双腿挪到毛主席的遗体便,久久端详着,泣不成声。

罗瑞卿在西德逝世(罗瑞卿在西德逝世)(3)

后来这一幕被老红军王定国写在了文章里,邓小平读到后,被罗瑞卿的精神感动,也为罗瑞卿的腿疾深感痛心。

从那之后,邓小平就时刻关注着国内骨科领域的技术发展,下定决心一定要帮罗瑞卿把腿治好。

在党的十一届一中全会上,罗瑞卿被任命为中央军委秘书长。那个时候邓小平刚刚恢复职务,是军委副主席。

作为邓小平的得力助手,用罗瑞卿自己的话说就是:“我要把72岁当成27岁一样去工作。”上任后,罗瑞卿每天工作高达十几个小时,因为行动不便,他常常都是五六个小时不挪地方。

可毕竟那个时候罗瑞卿大将已经上了年纪,再加上大病初愈,就算再强健的身体也扛不住如此超负荷的运转。

很快,罗瑞卿的身体出现了问题,并住进了解放军总医院。

罗瑞卿在西德逝世(罗瑞卿在西德逝世)(4)

其实劝罗瑞卿住院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

这要从叶剑英元帅的弟弟叶道英说起,叶道英在广州不幸遇到车祸,就是解放军总医院的骨科大夫挽救了他的性命。

当时,叶道英的伤势非常严重,医院派骨科专家对其进行了会诊,专家们意见并不一致,有的说应该用打钉子的方法进行固定,也有的觉得应该进行人工关节置换。

后来301医院的骨科专家与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积水潭医院等骨科专家进行了会诊,最终采取了人工关节置换的手术方案。

这次叶道英的手术进行得非常顺利,没过多久,仅能下床走路了。

罗瑞卿在西德逝世(罗瑞卿在西德逝世)(5)

叶道英手术的成功,给国内的骨科专家很大的鼓舞,专家一致认为,虽然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在中国起步时间短,但从目前的技术和设备来看,是完全有可能做好的。

叶道英也几乎成了国内骨科医院的活广告,逢人就夸国内骨科技术了不起。

一直关注罗瑞卿腿疾的邓小平,在听说了叶道英的事件之后,立即就想到了自己的秘书长罗瑞卿。

想到他整天被腿伤折磨得痛苦不堪,邓小平多次表示:“无论如何也要把罗瑞卿的腿伤治好!”

就这样,在邓小平的说服下,罗瑞卿住进了解放军总医院。

罗瑞卿在西德逝世(罗瑞卿在西德逝世)(6)

罗瑞卿:我决定出国治腿

此时71岁的罗瑞卿除了腿伤带来的痛苦之外,还有心脏方面的问题。

罗瑞卿住进医院后,经过各顾客专家的会诊,大家一致认为,治疗罗瑞卿最好的办法就是人工关节置换。

但是准备这个手术需要一定的时间,罗瑞卿一听需要时间立马就急了:“我哪有这么多时间治病,不治了不治了,我要工作!”

刚住进医院没几天,罗瑞卿就嚷嚷着要出院。

“首长,您的身体状况还不好,按照医院的要求现在仍然需要住院疗养,怎么能出院呢?”

医护人员想到罗瑞卿的身体状况,连忙出来劝阻。

罗瑞卿在西德逝世(罗瑞卿在西德逝世)(7)

但此时罗瑞卿满脑子都是手头的那一大推工作,俨然已经忘记自己重病在身,哪里会听得进医护人员的话?

看到这样的罗瑞卿,邓小平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老罗,你身体要紧,不要太拼命了啊!”

可罗瑞卿却只是一笑置之。自从上了年纪之后,虽说他的性格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对工作的敬业态度似乎流淌在他的血液里。

在罗瑞卿的坚持下,刚出院就投入到了工作之中,没过几天他就坐着轮椅到天津的一个部队检查军事训练。

他始终认为高级干部要经常走到基层去多看看,这样才能更好更高效地解决问题,视察工作的时候,坐着轮椅下不了坑道,部队提出找人抬着他,但他严声拒绝了,

罗瑞卿在西德逝世(罗瑞卿在西德逝世)(8)

就这样,他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一直走到坑道最深处。

到连云港勘察拄着拐杖,到人民大会堂接见外宾也要拄着拐杖,这时候,罗瑞卿逐渐意识到,如果有一双健康的腿,那做起工作来应该会方便许多。

下部队回来后,罗瑞卿决定接受治疗,他相信现代医学这么发达一定能够治好他的残腿,只是一个人工关节置换的问题。

而他最担心的就是时间保证不了,因为国内在这方面的材料和技术都刚刚起步。

邓小平看到罗瑞卿痛苦的样子,再次提醒他:“老罗,我已经打听好了,卢世壁就是国内这方面的专家,我相信他一定能够治好你,你现在赶紧到医院去治疗吧!”

当时罗瑞卿做了很大决心都已经打算去医院接受治疗了,这个时候却发生了一件事情让他改变了主意。

罗瑞卿在西德逝世(罗瑞卿在西德逝世)(9)

有同志出于对罗瑞卿的关心,请来了两位西德骨科专家看罗瑞卿的腿,这两位专家在进行过会诊之后,答应为罗瑞卿安装一条质量很好的假腿。

罗瑞卿对这个提议很感兴趣,于是又咨询了他们在国外的手术案例。

其中一位专家告诉罗瑞卿:“西德由于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不少军人战伤,所以也积累了很多治疗残疾的经验。”

另一位专家补充道:“而且西德的手术条件要比中国先进得多,只需一个造股骨头,你的左腿就会大大改善。”

两位德国专家的一番话,让罗瑞卿看到了希望之光,但他当时并没有立刻答应。

转眼到了1978年春天,罗瑞卿和夫人郝治平几乎是同时住进了301医院。罗瑞卿是因为腿伤而郝治平则被查出肺部有阴影,经过诊断妻子患的是恶性肿瘤,罗瑞卿非常伤心。

当时俩人的病房并不在同一楼层,为了能够陪伴在妻子身边,罗瑞卿每天都会忍着腿伤下楼去看望妻子。

罗瑞卿在西德逝世(罗瑞卿在西德逝世)(10)

得知妻子最多只能活五年的时候,罗瑞卿老泪纵横,看到及时赶回来的孩子们,罗瑞卿伤心地对孩子们说:“我要治好我的腿,不能再让你妈妈为我操心了......”

当天晚上卢世壁来到罗瑞卿的病房会诊,这一次罗瑞卿用深沉的眼睛盯着卢世壁:“卢主任,我的腿到底如何才能治好?国内有没有这种技术?”

卢世壁知道罗瑞卿心中的担心,于是认真地回答道:“首长,你的病情我非常了解,现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进行人工关节置换,像您这个年龄,进行这个手术难度是有一些大,不过我们有这方面先例,虽然只是少数,但效果还是很显著的。”

这时,西德方面显得很友好主动,把罗瑞卿的病情资料寄过去之后,西德方称有99%的把握。

罗瑞卿等不了了,他决定向组织提出申请。

此时邓小平还想再劝劝他,但跟罗瑞卿相识这么多年,也知道对方的脾气性格,他既然已经决定了,邓小平也只能批准。

罗瑞卿在西德逝世(罗瑞卿在西德逝世)(11)

手术成功了,结局却出乎所有人预料

罗瑞卿做手术的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去西德动手术,由中国医学专家余霞君陪同前往。

7月15号上午,罗瑞卿夫妇和医疗人员准时到达专机停机坪,很快就到起飞时间了,罗瑞卿却迟迟不肯上飞机。

送行人员劝他,他却说:“我想等一下王震,他还没来送我呢。”

虽然俩人并没有提前约定,但罗瑞卿相信,王震一定会来送自己。果然话音刚落就看到王震匆匆赶来。

送机人员看到两位老将军紧握在一起的双手,无一不为俩人多年的亲密情谊感动。

飞机准备起飞时,罗瑞卿挥手向送机人员告别:“再见了朋友们,等我回来的后,我就不用坐轮椅了,等我回来!”

罗瑞卿在西德逝世(罗瑞卿在西德逝世)(12)

他还跟送他到西德的机组人员说:“你们送我出来,再接我回去,咱们一言为定。”

可万万没想到的是,结局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罗瑞卿住进海德堡大学骨科医院后,经过医院内外科的检查,最后决定于8月2日进行手术。

手术头一天,妻子郝治平带了束鲜花去医院看望罗瑞卿。

看着担忧的妻子,罗瑞卿安慰道:“别担心,快回旅馆吧,明天我还要手术呢。”

临别的时候罗瑞卿还笑着对妻子摆手道:“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郝治平看到心态这么好的丈夫,放心地回到了旅馆,但没想到这一句话竟成了永诀。

罗瑞卿在西德逝世(罗瑞卿在西德逝世)(13)

本来计划是第二天7点进手术室,可是当郝治平一大早赶到医院时,罗瑞卿却已经被提前推进了手术室做准备。

郝治平只能一直在手术门前焦急地等待着,一直到中午12点,医生出来说“手术成功了!”

郝治平这才长出了一口气,接着眼泪就留了下来,她想去看看丈夫,但是护士说手术后容易感染,暂时不能去看。

晚上的时候,罗瑞卿从昏迷中醒了过来,医生笑着搬了搬他的腿说:“明天你就可以试着下床了。”

罗瑞卿虚弱地道了声谢谢。

一直到晚上12点,罗瑞卿的病情都很稳定,在医护人员的劝说下郝治平回旅馆暂时休息,打算第二天来看望丈夫。

罗瑞卿在西德逝世(罗瑞卿在西德逝世)(14)

可是刚到家没一会,电话铃声就响了,郝治平的心咯噔一下,一种强烈的预感袭来,等她心惊肉跳地赶到医院时,罗瑞卿已经离开了人世。

郝治平整个人都愣在了那里,同去的医组人员悲从心起。

罗瑞卿是因为心肌梗塞离开的,离开时间为凌晨2点40分。

出国之前,解放军总医院还特别强调了,手术前一定要认真地检查一下罗瑞卿的心脏情况,因为大家都知道他心脏有问题。

事后,秘书们都很后悔,认为真的不该去西德。因为据心脏专家分析,心脏病发作很快,从发病到死亡前后不超过3分钟。

如果及时抢救,或许还有20%的救活希望。但由于手术是在西德,语言不通,有什么问题不能很快进行沟通,就会耽误时间,虽然有中国医生在,但毕竟势单力薄,许多事情力不从心。

罗瑞卿大家就这样离开了。

罗瑞卿逝世一事,邓小平一直耿耿于怀,他对身边秘书感叹道:“当初真不该批准罗瑞卿去西德治腿,国内也有不少优秀的骨科专家,我要是多劝他一句,或许他就不会死”

邓小平一生办事很果断,也很少后悔,但是批准罗瑞卿去西德他后悔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