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画家潘玉良简介(民国才女之潘玉良)

被誉为:“民国六大新女性画家”的有:潘玉良,方君璧、关紫兰、蔡威廉、丘堤和孙多慈。除了潘玉良外,剩下的五位女子皆出身优越,毕竟在那个年代,搞艺术是有钱人的事,穷人只求填饱肚子,哪有机会受到正规的美术教育。

女画家潘玉良简介(民国才女之潘玉良)(1)

潘玉良(1899--1977)江苏镇江人。后来移居扬州。原名张玉良。张玉良刚满周岁时父亲去世,母亲带着两个女儿艰难度日。1906年,她的母亲和姐姐相继去世,她被舅舅带去抚养。这个舅舅不务正业,把姐姐家的财产挥霍一空后,把外甥女卖给了芜湖妓院。当时张玉良只有14岁。

女画家潘玉良简介(民国才女之潘玉良)(2)

欲说潘玉良先得说说潘赞化,没有潘赞化,就没有后来的潘玉良。潘赞化,安徽桐城人,生于1889年,长潘玉良10岁。1906年潘赞化在同乡陈独秀的影响下,到日本留学,入读早稻田大学,参加了孙中山在日本成立的同盟会。1908年回乡结婚之后再度赴日。1911年回国,被任命为芜湖海关正监督,当时只有22岁。1916年,27岁的潘赞化在一次“打花会”上认识了17岁的张玉良。所谓“打花会”就是官场上的人借妓院茶馆等地招待客人,席间有妓女或是歌女、艺人等陪酒。一日,芜湖商界同人在玉良所在的青楼举行盛宴,为新上任的海关监督潘赞化接风洗尘。宴会中,玉良和另外一个同年纪的女孩被命令去给潘大人献唱。潘玉良唱的是一曲《卜算子》古调: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去”。

女画家潘玉良简介(民国才女之潘玉良)(3)

潘赞化被歌词打动了:眼前的小姑娘竟然能弹唱这样的雅调,厉害啊,她是在借歌抒发自己的情怀吗?她几岁了?为何会沦为青楼女子?张玉良适时向他诉说了自己的悲惨身世后,潘赞化对这个被迫卖进妓院的女孩儿非常同情。决定为她赎身。他很快兑现了承诺,把张玉良赎出并结为夫妇,准确的说就是做妾,因为潘赞化已有结发之妻。张玉良从此成为潘玉良。

女画家潘玉良简介(民国才女之潘玉良)(4)

潘赞化把潘玉良带到上海,租屋居住,自己来往于上海芜湖期间。看到潘玉良独居无事,潘赞化便聘请了教师为潘玉良讲授文化知识。在潘玉良居住的不远处,有刘海粟开办的上海图画美术院。这所学校创造了许多个第一,第一所专业美术院校,第一所男女同校、第一所实施模特实体写生。该院的教授洪野和潘玉良是邻居,潘玉良经常去看洪教授作画,提出自己的见解。洪教授发现潘玉良有绘画才能,便无私施教,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她决定报考上海美院,潘赞化很支持。1918年,19岁的潘玉良被录取。1921年毕业,通过了安徽省公费留法生考试,成为里昂美术专门学校的学生。虽然是官费生,但生活费还是要自理的,潘赞化无怨无悔的承担下来。两年后潘玉良来到巴黎,成为国立美专的一员,和徐悲鸿等人同校学习。1925年毕业,又转到意大利国立美专学习。1929年毕业。之后回国,担任上海美专西画系主任。潘玉良22岁出国,31岁归来,她化茧成蝶,已经是蜚声海内外的画家了。同时担任了中央大学艺术系教师,在京沪两地任职,1937年在南京举办个人画展,大获成功。陈独秀看了以后极为赞赏,题辞道:玉良女士近作此体,含中西于一冶,其作始也犹简,其成功也必巨。谓余不信则拭目俟之。潘玉良的名气越来越大。但是在家里她依然是小妾,这个差别太大了,她感到委屈。

女画家潘玉良简介(民国才女之潘玉良)(5)

1937年末潘玉良再度赴法国,从此再未踏上祖国的土地。她是中国迄今为止最负盛名的女画家。在法国后期,一个名叫王守义的华人走进了了潘玉良的生活,给了她很大帮助和慰藉,他们同居但没有婚姻关系。1977潘玉良去世,王守义给她操办了后事。1981年王守义去世,和潘玉良葬在一起。

潘玉良不漂亮,或者说还有点丑。故而潘赞化对她应当是慧眼识珠,不是以貌取人。所以无论她后来的名声有多么显赫,成就有多么巨大,她从未忘记潘赞化的再造之恩。潘玉良的故事在国内尽人皆知,1990年安徽作家石楠的长篇小说《画魂---潘玉良转》在台湾出版。引起相当的轰动。巩俐主演的电影《画魂》也是讲述潘玉良一生的传奇故事,传奇永远是传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