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岁体育老师的感悟(难忘我当体育教师的岁月)

我叫杨玉志,今年69岁,是汝南县的一名退休教师。40年前,我在三里店乡(今古塔街道)果园村学校任教,并担任学校的体育教师,我数十年如一日,把自己的青春无私地奉献在体育课堂上和火热的操场上,并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回顾我当体育教师的苦辣酸甜,至今难以忘怀。

四十岁体育老师的感悟(难忘我当体育教师的岁月)(1)

一、毛遂自荐教体育

1972年,我高中毕业后回到家乡果园村,1974年4月被果园学校聘为民办教师,当起了“孩子王”,从此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当年果园学校有教师25名,中小学生近400名。在学校开始任教时,我担任四、五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语文、数学等学科。

1982年春,三里店乡中小学生体育运动会在宋庄学校举办,果园学校的师生们扛着红旗,用架子车拉着柴米油盐和行李,组织学生前去参加。在为期三天的体育运动会结束后,果园学校以零分的总成绩,全乡排名倒数第一。当时,这件事对我震动很大,我认为,体育不仅是一种身体运动,还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教育手段、一种精神载体,是培养学生健康体魄、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一个农村学校不应该出现这样的状况。为彻底改变学校体育工作落后的被动局面,加之我也有体育锻炼的爱好,就向学校领导汇报了自己的想法,主动请缨担任学校体育教师,并与校领导立下军令状:一年小变,两年大变,三年在全乡取得先进名次,达不到目标甘愿受罚。

不少同志就劝我说,你在教室里上课多舒服,咋偏要当什么体育教师,整天在外面风吹雨淋太阳晒,冬天冻的要死,夏天热的要命,自讨苦吃。领导也再三给我说,你是一个民师,教师队伍经常考核或整顿,你要为自己的前途考虑啊!是的,多年来体育课在学校属于“小三门”学科,一直被人们视为可有可无的杂科,许多学校大都不够重视。不少教体育的教师千方百计想换岗位,可我却在这个时候往体育岗位上跳。而我为学校的体育落后担忧,我的性格是倔强的,想干的事就坚决去干,并一定干出个样子来。于是,果园学校领导同意了我的要求,同时也得到了全校师生的支持,从此,我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教学中。

二、迎难而上不言累

果园学校是一所村办学校,条件很差,尤其是在农村开展体育教学,一无场地,二无器材,三无经费,环境不适应,社会看不惯,学生不参加,家长不支持,一些教师不重视。我坚信,困难大,苦处多这是事实,但只要振作精神,鼓足干劲,像雷锋同志那样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就能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开展工作。没有场地,我就充分利用农村方块田的优势,把跑道画在田间土地上,重点练习田径中长跑项目;没有器材,我就自己动手做,板凳当跨栏,床上的席和被子揭下来当垫子;没有经费,我不要开支,过苦日子。为了掌握体育方面的知识,精通业务,搞好工作,我自费订了几种体育报刊杂志,购买了不少体育书籍,坚持有空就学,弄不懂的问题,就向行家请教。我对学生和蔼可亲,对待工作更是尽职尽责,尽心尽力。

四十岁体育老师的感悟(难忘我当体育教师的岁月)(2)

为打开学校体育工作局面,我经常利用校广播、板报、班会等,苦口婆心地讲解体育的重要性。有些平时只重视智育而轻视体育的教师思想上有所触动,提高了认识,真正清楚了一个道理:在这众多的学生中间,或许有未来的国家运动健将、世界冠军,贵在我们当教师的去发现,去培养。

开始时,不少家长处于溺爱,不想让孩子上体育课,更不同意让参加学校训练队。于是,我就利用业余时间,走村串户进行家访。有时一连走访几家,返回时家人都睡了,饭菜也凉了,爱人总是心疼地说:“家访也要注意一下自己的身体呀!”我总是耐心地解释道:“觉可以不睡,饭可以不吃,可不家访不行啊!现在独生子女比较多,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德、智、体全面发展,而不是弱不禁风的‘白面书生’”。

有一次,我去学生常乐家里,她的家长含着泪说:“俺那妮身体本来就弱,经常吃药打针,体育课上她实在受不了,杨老师,俺求你啦,别再让她又跑又跳了”。我很理解家长的心情,于是就耐心地给家长讲:在体育课上,孩子既能学到知识和技能,又能陶冶情操,对身心都有好处,老师和家长的心情都是一样的,希望孩子能健康成长,将来成才。最后,我说: “常乐虽然身体瘦弱,但她的肺活量比较好,具有奔跑的能力,我准备吸收她进学校训练队,如果你们不同意,我就天天来家访!”常乐的家长才勉强同意了。后来,我最终说服了每位学生的家长,经过不懈的努力,果园学校体育训练队学生发展到50多名。

三、勤教苦练结硕果

我和妻子张国丽都是学校的教师,由于我家就住在学校,方便体育教学,在不影响学生正常上课的情况下,我利用一早一晚开展学生体育训练,要求训练的学生必须吃住在校。妻子教五年级的数学,她除了忙教学外,每天早晚给学生烧开水,洗脚,全力支持我的工作。我每天早晨5点多钟吹哨,让学生在操场上集合,训练到6点多钟,下午放学后,我利用课外时间对学生进行体育训练。我在体育教学中,对自己要求严格,无论是寒冬酷暑,每天早起晚睡,“立正”、“稍息”、“向右看齐”、“向前看”这几个口令不知在我的口中喊出过多少遍。

1985年,在一次田径中长跑项目训练中,我发现女生王冬梅、赖小凤,男生李保红跑步好,很有潜力。当年秋天,县里召开体育运动会,我就带这3个学生去参加比赛,结果一炮打响,一鸣惊人。王冬梅同学获得全县长跑800米、1500米、3000米三项比赛均为第一名,赖小凤获得三项比赛均为第二名,李保红获得三项比赛一项第二名、两项第三名的好成绩。一时间,全县各学校的师生们奔走相告,纷纷夸讲。

主抓体育的县教体局副局长魏武把这个好消息向局长董治国作了汇报,董局长既高兴又震惊,想不到一个农村学校能培养出这么优秀的体育生。随后,董局长亲自到果园学校看望了我和同学们,鼓励大家好好学习,刻苦训练,准备参加地区和省里体育比赛,为汝南县争光。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几年的勤学苦练,果园学校训练队的学生多次代表汝南县参加全地区、全省的体育比赛。如学生王东梅在全地区体育运动会中,连续两年获得5000米长跑比赛第一名;在全省5000米、10000米长跑比赛中分别获得第一名、第二名的好成绩,并奖励现金300元。不久,王冬梅被河南省体工大队录取。后来,第二批学生王玉红、常乐,第三批学生高继红、杨艳斌、黄晴等先后被省体工大队录取。

当时,果园学校的几名学生被选送省体工大队后,在当地引起了轰动,有的学生家长非常高兴,请来电影队放映电影,燃放烟花,表示庆贺。我记得1998年9月,学生常乐被省体工大队选走后,当常乐的家长接到通知时,激动地拉着我的手说:“杨老师,俺真没想到会有今天啊!”他家高兴地连续两个晚上放映两场电影,震动了十里八乡的群众。

四十岁体育老师的感悟(难忘我当体育教师的岁月)(3)

十几年来,从果园学校走出来的体育学生,有的参加国家级的体育运动会获奖,有的出国参加比赛获奖,为国争光。如常乐曾参加日本体育运动会,获得长跑5000米比赛第五名,后分配到郑州市铭功路学校任教。王冬梅被省体工大队推荐到日本进行为期3年的体育训练,曾参加在广州举行的全国第八届体育运动会,并获得长跑5000米第三名,10000米第二名的好成绩。

一份汗水,一份收获。多年来,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在我的努力和拼博中,果园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据统计,共向县体校和县重点中学输送了100多名体育生,向市体校输送70多名运动员,向省体工大队输送6名运动员。其中3名入选国家队,2名达到国家健将级标准。果园学校也多次被省、市、县、乡评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1992年被评为“全国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我本人也曾多次受到各级的表彰,1986年9月被省政府评为“河南省优秀教师”;1989年8月被地区行署、省政府、国务院授予“劳动模范”称号,并荣幸地赴北京参加建国40周年庆典活动,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1992年,《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体育报》等12家新闻单位举办了第二次全国“千名优秀”“十名最佳”体育教师评选活动,我被评为“全国十佳体育教师”,是其中唯一的农村体育教师;1993年当选为河南省第八届人大代表;1996年被省政府授予“特级教师”称号。

多年来,我只是在本职工作中做出一点微不足道的成绩,却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怀,党和政府给予我这么高的荣誉,我深感受之有愧。

2010年,我因工作关系,调到汝南县第二小学(现改为实验学校)继续担任体育教师,果园学校的学生家长听说后,纷纷找到我,也想让自己的孩子跟我学习体育,我就把果园学校的体育生带到汝南县第二小学学习。后来,上级决定把果园学校命名的“全国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迁至汝南县第二小学。我虽然工作单位变动了,但我热爱体育工作的热情和劲头没有变,在第二小学工作5年里,我先后培养了任珂、孙向华等几名青年体育教师,持续抓好学校田径中长跑项目,结合实际,开设了举重、足球等体育项目。近年来,汝南县第二小学体育长跑队连续三年保持全县第一名的好成绩,并在全市冬季长跑运动会上获奖。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2015年,我从体育教师岗位上退休了。回顾从事体育教学的经历,我深刻体会到当一名体育老师的艰辛和快乐,我把自己的青春倾注于钟爱的体育教育事业上,倾注于每一个学生身上。在这难忘的岁月里,我不断努力工作和学习,默默耕耘在体育教学这片圣地上,获益匪浅,忙碌伴随着充实,汗水伴随着收获。我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和激励着广大师生继续努力拼搏,勤学苦练,力争取得更优异的成绩,为国家体育事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口述人:杨玉志 整理人:孔涛2022年9月15日

四十岁体育老师的感悟(难忘我当体育教师的岁月)(4)

四十岁体育老师的感悟(难忘我当体育教师的岁月)(5)

四十岁体育老师的感悟(难忘我当体育教师的岁月)(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