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啥又叫诸葛孔明(真实的诸葛孔明是什么样的)

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诸葛亮,“应变战略,非其所长”。说诸葛亮在作战过程当中缺少应变的才能。这个评价对于一个军事家来说可以说是极大的否定了,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随机应变只是基本操作,就连诗圣杜甫也说诸葛亮“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那么,这两个极端的评价究竟哪个更接近真实的诸葛亮,历史上的诸葛亮是怎样的,让我们慢慢分析。

在我看来,尽管存在很多负面评价,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在三国时期也是屈指可数,甚至他还是一个全方位的天才。

诸葛亮为啥又叫诸葛孔明(真实的诸葛孔明是什么样的)(1)

全方位的军事天才

1、创造“八阵图”

先来说一下“八阵图”究竟是什么东西,很多人会以为带着“八阵”两个字就是跟八卦相关的神秘阵法,其实不是。

在西汉时期,每年的十月就要在首都举行大阅兵,当时大阅兵阵型就叫做“八阵”。

诸葛亮的“八阵图”是在原有“八阵”的基础之上进行了全部推翻、升级,并且著有图画,所以叫八阵图。

推演兵法,作八阵图。

——《三国志》

八阵图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抵御来自平原的骑兵,当时的魏国拥有强大骑兵方队,诸葛亮率军北伐越过秦岭之后,面对的就是一望无际的关中平原,所以抵御曹魏强大的骑兵是非常重要的。

八阵图当中有个非常著名的防御工具:偏箱车。类似于图中的样子,但实际要比这个大。士兵可以躲在中间的区域内活动射箭抵御骑兵。

诸葛亮为啥又叫诸葛孔明(真实的诸葛孔明是什么样的)(2)

诸葛亮的八阵图不仅在当时的战争中有用,而且在后面的历史战争中也起到了很大的决胜作用。

《晋书·马隆传》“ 隆依八阵图,作偏箱车,地广则鹿角车营,路狭则为木屋施於车上,且战且前。

2.创造木牛流马、十发连弩

木牛流马,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在北伐时,诸葛亮用他进行后勤补给,其载重量为“一岁粮”,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北伐提供了强大的后勤保障。

诸葛亮为啥又叫诸葛孔明(真实的诸葛孔明是什么样的)(3)

诸葛亮的“十发连弩”,在当时代表了世界最先进的攻击武器,大大减少了传统射箭的时间,也减少了人力的投入。

诸葛亮为啥又叫诸葛孔明(真实的诸葛孔明是什么样的)(4)

全方位的政治才能

1.隆中析天下

身在茅草屋,却对当下的中国局势了如指掌,短短几句话就道出当下局势。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三国志-隆中对》

孔明先生,不出则已,一出则三分天下占一分。

诸葛亮为啥又叫诸葛孔明(真实的诸葛孔明是什么样的)(5)

2.孔明治蜀

蜀国成立后,诸葛亮外联东吴,共抗曹魏。体现了他的大局观、整体观。

诸葛亮带领军队南征,修整三年之后北伐。稳定蜀国的大后方,平南越后,又率军北伐。

孔明治蜀,励精图治,任人唯贤,赏罚分明,注意发展蜀中经济,并妥善解决民族矛盾,受到蜀中各族人民的拥戴。

有这样一句话描述当时的蜀国,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

诸葛亮为啥又叫诸葛孔明(真实的诸葛孔明是什么样的)(6)

为什么陈寿会对诸葛亮有不善谋略的评价

《三国志》一书是在西晋时期所著,虽说三国志为正史,但是多少受到政治的影响。

诸葛亮北伐战争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在跟司马懿对峙,所以司马懿对这部史书的影响很大,陈寿夸奖诸葛亮就是在贬低司马懿,所以他也只能在某些方面说诸葛亮能力的欠缺。

当时司马懿为了稳定魏国的朝臣,给他弟弟写过一封信: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攻之必矣。这封信被写进了《晋书》,毕竟司马懿是晋朝开国皇帝,所以他的评价陈寿还是要考虑的。

诸葛亮为啥又叫诸葛孔明(真实的诸葛孔明是什么样的)(7)

短评

诸葛亮自三国以来的粉丝可以说是源源不断,他的谋略和才能不是只言片语能讲完的,以上只是从几个小的方面进行了分析,也仅代表个人观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