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初衷是想要闻达于诸侯吗(诸葛亮传6)

诸葛亮的初衷是想要闻达于诸侯吗(诸葛亮传6)(1)

诸葛亮在襄阳西边的隆中,经过多年艰苦的内外兼修,终于把自己修炼成了一条“卧龙”。

诸葛亮将自己修炼成一条“卧龙”,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要为人所用的。既然要为人所用,那就免不了要过一道关口。用现今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寻找老板,应聘上岗。

但是,诸葛亮寻找老板的过程很漫长,漫长得在三国时期也算相当罕见。有多漫长呢?如果从他二十岁成人时算起,一找就找了整整七年,二直找到了二十七岁。

为何他会熬到二十七岁都没能如愿呢?因为他下定了决心,坚持等待那个不仅完全符合自己的条件,而且还能够诚心诚意前来礼聘自己的理想的辅佐对象。

那么诸葛亮理想的辅佐对象,到底应当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这又是一个很有趣味的迷团。

条件不多,只有四项,但是每一项中又包含两个“非常”,总共八个“非常”:

一是此人本身就是非常杰出的人才,抱负远大,胸怀广阔,志向坚定,辅佐他开创事业,非常具有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二是此人身边又非常缺乏人オ,特别是缺乏杰出的人オ,因而能够为自己施展身手提供非常广阔的空间;

三是此人眼光长远,还非常了解人オ,特别是了解杰出的人オ,因而能够对自己的价值和使用做到非常合理的评估和充分的安排;

四是此人内心还非常尊重人オ,特别是尊重杰出的人オ,因而能够使自己在全力贡献才智的同时,还在精神上感到非常愉快和温暖。

以上四条之中,前面两条属于理想辅佐对象的外在状况,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比较可靠的信息并做出判断。比如刘备,连曹操都曾评价他是“天下英雄”,这一评价自然会流传开来,诸葛亮得知后,他这就符合第一项条件了。但是后面两条就不同了,后两条属于理想辅佐对象的内在品质,很难通过间接途径来获得可靠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不过,这难不倒智商超人的诸葛亮,他想出了一个非常简便而有效的办法来解决之。俗话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套用这句话来说,他的办法就是:“诸葛亮等人,愿者上门。”与对方初次相见的时候,他必须等对方主动前来上门相见,而不是像孔夫子那样,周游列国,到处去“兜售”自己。只要对方能够主动登门相见,至少就有了基本的尊重和诚意,而一且有了这种面对面直接交谈的机会,再做进一步的深人考察不就能够顺利进行了吗?他的办法,换言之就是:“首访必登门,否则就免谈。”

正是因为如此,《三国志·诸葛亮传》中オ会留下一段著名的记载。说是徐庶听说上司刘备想要访求杰出的贤オ,就大力推荐了诸葛亮。刘备马上就要徐庶带上诸葛亮前来与自己相见,徐庶赶紧说了下面的话: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意思是说,不行啊将军!此人只可以将就他,前去他家相见,不能够让他受委屈自行前来,所以将军应当移动大驾主动前去拜访他。徐庶是诸葛亮的挚友,当然非常了解诸葛亮的为人,尤其是他处事的原则,因而他所说的话,实际上就是诸葛亮给自己定下来的一条硬性规矩:只能是对方亲自主动前来礼聘我,我绝对不会主动前去投奔他。为何诸葛亮会有如此明确的规矩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如果对方能够诚心诚意主动前来,那就至少说明,对方不仅对自己有所了解,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说明自己受到了对方的初步尊重,这就有了进一步对话和交流的基础。至于这种了解和尊重,是否达到了上面所言的“非常”程度,不是还可以通过近距离的交谈来加以深入了解吗?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对方是否愿意主动登门来访。只要登了门,就不怕得不到准确的答案。

古代有名望的老师,往往会坚持一条原则,即“礼有来学,义无往教”。意思是说,按照礼节,只能是学生来到我这里进行学习,而不会是我到学生那里去教授他。放到诸葛亮身上,那就是“礼有来聘,义无往求”了。诸葛亮的自尊和自信,由此就充分表现了出来。

有了这样的认识,对于诸葛亮为何没有成为刘表和曹操的下属,也就有了明确的答案。

诸葛亮的选择条件可以说是非常之苛刻,他要找到理想的辅佐对象,将会是非常困难的事。实在找不到又怎么办呢?没关系,他有最后的出路。什么出路呢?那就“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继续在隆中躬耕陇亩好了。好在他很幸运,终于找到了理想的辅佐对象。他就是同样从北方来到荆州的刘备。

那么刘备为何也来到荆州呢?

说得好听一点、浪漫一点,是上苍的有意安排;说得难听一点、现实一点,就是刘备的创业生涯遭遇了重大挫折,被曹操逼得实在没有办法,走投无路之下,只好跑到刘表的荆州来,寄人篱下,领取救济性的补助了。

诸葛亮的初衷是想要闻达于诸侯吗(诸葛亮传6)(2)

比诸葛亮刚好大二十岁的刘备,字玄德,东汉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氏。《三国志·先主传》说他是西汉王朝第四个皇帝即汉景帝的后代,但是刘备家庭这一支谱系的世代传承,史书上并无明确、可靠的详细记录。他究竟是汉景帝的多少代子孙,撰写《三国志》的陈寿已经弄不清楚,所以才没有在书中明确交代。

根据陈寿《三国志》的确凿记载,历史上真实的刘备与诸葛亮,这一对后世称美的“鱼水君臣”,竟然也有诸多的相似之处。

既然两个人具有如此多方面的相似,老天爷要是不把他俩安排到一起,共同来开创一番大事业的话,用现今流行的话来形容,那就真是太浪费资源了!

话说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二月,黄巾军从全国三十六方同时起事。腐败的东汉朝廷大受震动,号召各个州郡忠于朝廷的地方豪杰组织武装,协助朝廷的正规军作战。于是乱世英雄起四方,刘备也趁机而起,走出了自己创业生涯的第一步。

大概是苍天存心要考验刘备,所以在三国政权的开创者中,他的创业过程远比魏国的曹操和吴国的孙权要艰难曲折得多。刘备自中平元年(184年)举兵创业,到东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三顾草庐礼聘诸葛亮,二十三年之间,他辗转四方,艰苦拼搏,然而每当事业有一点点起色的时候,紧接着就会遭到沉重的打击,使得此前所有的成就全都付诸东流。为了生存和再度崛起,他先后投奔过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他的妻室儿女因为遭到强敌追击而逃跑失散和被他人俘虏,单是写进史书的就有四次之多。

但是,刘备又有一个极为突出的个人品质,就是顽强不屈。他虽然屡遭挫败,却依旧不忘初心,继续奋斗。建安六年(201年),也就是诸葛亮来到荆州五年之后,刘备也来到了荆州。

他来荆州,是因为面临曹操的沉重打击,走投无路,被迫从中原逃到南方的襄阳,去投靠有宗族亲属关系的刘表。他在判州长达七年的寄人篱下的蹉跎岁月,就此开始。这一蹉跎,就蹉跎到了建安十二年(207年)。在这七年间,刘备虽也曾“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曾“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但是,幸好他又有另外一个极为突出的品质,就是在遭到重大挫败之后,能够冷静深刻地进行自我反思,找出问题的所在,总结经验教训,重新采取正确举措,再度全力奋起,绝不自暴自弃,绝不诿过他人绝不虚度自己的人生。

经过一番冷静、认真和周密的自我反省之后,他终于发现:自己在创业过程中,始终缺乏一个能够为自己提供有力辅佐的杰出人オ,这是极为致命的缺陷。

有了清楚的认识之后,刘备便立即付诸行动。于是,一段传诵千古的历史佳话“三顾草庐”,就此诞生了。

关于“三顾草庐”的过程,刘备去了三次是确凿的,只是史籍中的原始记载都相当简略。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只有五个字:“凡三往,乃见。”就连诸葛亮在自己写的《出师表》中,也只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一句话就带过了。

但是,现今有的学者认为,“三顾”的“三”,并非确指三次,而是泛指多次。

前面已经说过,诸葛亮最理想的辅佐对象,必须同时具备四项条件八个“非常”,才能为他这一条“卧龙”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细数当时的割据群雄,真正具备以上条件者,除了刘备,似乎还找不到第二位。如今刘备就诚心诚意坐在眼前,诸葛亮当然会异常感动。他也毫不犹豫,将自己对于当前政治形势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再结合刘备自身的需要和特点,说出一番千古不朽的创业战略总方针来。

关于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一问一对,《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有详细记载。刘备提出的问题如下: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镢。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意思是说,如今我大汉皇室衰落,奸臣曹操窃夺皇权,天子流亡在京城洛阳之外。我想要为天下伸张大义,可惜智慧谋略短浅,接连遭遇挫折而未能成功。但是直到今天,我的志向依然没有放弃,请问先生您认为应当怎么办才好呢?

这是一道难度极高的突然袭击式考题,因为要求诸葛亮在极为有限的时间里,在答卷当中开出一个起死回生的神奇药方来,能够使现今依然两手空空的刘备,今后要变成一个能够打败曹操、振兴汉室的盖世英雄。年纪轻轻的诸葛亮做得到吗?回答是肯定的。来看他的漂亮答卷。

先看第一段: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意思是说,自从董卓之乱以后,群雄并起,占据土地跨州连郡者数都数不清。曹操与袁绍相比,名气没有对方大,人马也没有对方多,然而曹操最终能够击败袁绍,使自己转弱为强的原因,不单是占了天时之利,恐怕也在于发挥了人才谋略的优势啊。而今曹操已经拥有上百万的军队,挟持天子以向全国各地的官员发号施令,眼下还确实不能和他一争高低。孙权占有江东地区,已经经历了三翠人;其地盘占有长江天险,而且辖区的人民又拥护他,还有一批贤能之人为他效力,这可以作为外援,而不能打主意吞灭他。

这段话一开头只用了三句话,就为刘备指明了所处的时代环境。他告诉刘备:你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豪杰纷纷起兵创业,因而竞争也非常激烈的时代。言外之意是说,你现今的力量实在太弱了,如果要想成功,你就必须避免选错了发展的方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哪些方向你绝对不能选呢?第一个是北面的中原,因为曹操已经在北方成了大气候,你现今根本斗不过他;第二个是东面的江东,因为经过三代人的经营,孙权已经在江东牢固站稳了脚跟。北面和东面都不能选,那应该选在哪里呢?

这就有了第二段: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意思是说,眼下将军您所在的荆州,北面依据汉水,水路交通便利而可以到南海,东面连接江东的吴郡和会稽郡,西面通往巴蜀,这是一个非常适合运用武力来创业的地方,可惜它现今的主人(暗指刘表)却没有能力长久保有它:这大概是老天爷特别用此来资助将军您的,您是否对此有意呢?

这是专门为刘备设计的第一个发展方向。刘备现今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根据地方面的两手空空,一无所有。要想解决根据地“从无到有”的问题,必须采取就近、就地解决的正确方法。恰好眼前的荆州不仅地广人多,而且此时的军政长官刘表又是一个年龄偏大、才能平庸、眼光短浅之人,正好可以取而代之。所以对刘备而言,这是解决根据地“从无到有”的最好的地方。

接下来又该怎么办呢?再看第三段: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般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意思是说,西面的益州,周围被险峻的山脉包围,中间却是沃野千里,自古以来就有天府之国的美称,我大汉的高祖刘邦就曾经借助益州完成了统一大业。但是现今统治益州的刘璋昏庸软弱,又有张鲁在他的北面构成威胁;人口众多,地方富庶,他却不知道关心爱护,当地具有智慧オ能的人士都想得到一位明主。

这是专门为刘备设计的第二个发展方向。在前面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之后,接下来还应当解决“从弱到强”的问题,这样刘备才能够拥有与曹操一决雌雄的充足资本。有了充足资本之后又该怎么办?

于是就有了第四段: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軍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意思是说,将军您是汉朝皇族的后裔,信誉和义气都著称于天下,正在努力延揽英雄,渴望得到贤才。如果您能够跨据荆州、益州,然后凭借险峻的山脉来保卫辖境,西面与各个少数民族和平共处,南面安抚越等少数民族;对外与孙权结为友好邻邦,对内努力改善政治。等到天下局势一旦出现变化,就命令一位高级将领,带领荆州的军队往北向宛县、洛阳进军;而将军您则亲自统率益州的兵马,出击秦岭以北的关中平原:那么北方的老百姓谁敢不用箪盛着饭食、用壶装着汤来迎接您的大军呢?确实能像上面这样做的话,将军的霸主功业就可以圆满完成,大汉王朝也可以复

兴了。

最后这一段,主要为刘备指明了如下三点:

第一点是占据了荆州、益州之后怎么か。那就是努力打好基础,尽快积蓄力量,耐心等待有利的时机。

第二点是有利时机一旦来到又怎么办。那就是立即从荆州和益州两个方向,向中原的曹操发起强大的钳形攻势,从而实现兴复汉室的宏伟目标。

第三点是整个计划的可行性绝对没问题。因为刘备自己的先祖刘邦,当初正是从益州的汉中出兵关中,击败项羽建立起西汉王朝的。可以借鉴先祖成功的先例,曹操也没有楚霸王项羽强大,刘备当然更能够取得成功了。

诸葛亮这一番高瞻远瞩的回答,真是把刘备听得如痴如醉。此前他还从未见过谁把自己面临的时局分析得如此明确和透辟,把自己的前途设计得如此清晰和简要,如此具有可操作性。尤其令他振奋的是,诸葛亮将两路夹攻、进取中原的战略设计的重点放在了益州。而益州正是高祖刘邦攻取关中进而平定天下的稳固根据地。因此,诸葛亮的这番策划充分借鉴了刘备先祖的成功经验,完全贴合了刘备“兴复汉室”的雄心壮志。刘备望着这位比自己足足小二十岁的年轻人,不禁击掌叫好说:“善!”意为“好得很”。

从此,诸葛亮的战略设计就成为刘备开创新天地的战略指导的总体方针,并且很快为刘备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来。

东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亮这条躬耕待时的“卧龙”,终于结束长期隐居山野的生活状态正式出山,开始腾飞翱翔。这正是:

一番对策开天地,三顾求贤冠古今。(来源|《诸葛亮传》 作者|方北辰 天地出版社|出版)

诸葛亮的初衷是想要闻达于诸侯吗(诸葛亮传6)(3)

温馨提示:《读者报》头条号每天对《诸葛亮传》进行连载,敬请持续关注。

有温度、有态度、有深度!《读者报》封面欣赏:

诸葛亮的初衷是想要闻达于诸侯吗(诸葛亮传6)(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