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宁强江源景区(汉中宁强草川子)

草川子,位于陕西汉中宁强县毛坝河镇,地貌奇特,民风古老,土地肥沃,山峰峻秀,只因山高路远而少为人知。

石林景观

汉中宁强江源景区(汉中宁强草川子)(1)

山坡上秀木成林,树叶金黄,山岩上古藤垂蔓,白岩铮铮,小溪里清清流水,银光闪闪,道路边绿草绒绒,野花朵朵。这就是草川子的入口--龙头咀。

如画仙境

汉中宁强江源景区(汉中宁强草川子)(2)

传说,早些年间一条孽龙在人间作恶,玉帝派二郎神下凡擒拿,孽龙逃到草川子这一带,由于山大谷深洞多,二郎神也无可奈何,玉帝又派雷公雷母降龙,开战之时,雷鸣电闪、地动山摇,逼得孽龙无处藏身便窜出深山逃命,恰遇一山岩挡住去路,孽龙全力撞击,地崩山裂,大山被撞开了一道口子,孽龙也撞死在此,于是这儿就叫龙头咀,整个山势还真像一条巨龙呢。

汉中宁强江源景区(汉中宁强草川子)(3)

龙头侧面有一片乔木林,学名叫:白莘树,是我国稀有树种之一,在宁强仅此生长,被县林业局挂牌保护。树林之侧就是龙头咀瀑布,高瀑流水,轰鸣山岩。我们在瀑布下观树、望山、戏水、拍照,乐不思行。

山间溪流

汉中宁强江源景区(汉中宁强草川子)(4)

告别瀑布,逆水溯源,公路在峡谷中缓缓而上。流水在谷底自由奔泻,阳光从山顶照下,在光影的浓淡间绘出了一幅幅迷人的画图。尤其是清清的河水在谷底跌落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大小不等的瀑布,构成了草川子特有的瀑布群。

我们在山谷里攀爬上行,沿途欣赏着两边山崖和各级瀑布。谷越来越狭,水越来越急,山越来越险,

汉中宁强江源景区(汉中宁强草川子)(5)

正劳累疲惫间,突然,峰回路转,让人眼前一亮:大山猛然向四边退却,让出了一块平展展的坝地,地里庄稼茂盛,古树参天,一条小河 蜿蜒其中,几家农舍依山而建,农民在地里劳作,牛羊在河边吃草,炊烟袅袅、鸡鸣犬吠,祥瑞、和谐、清静之感油然而生,这儿就是草川子的中心地带。

山有小口,仿佛如有光……

小小的平川长不过一二公里,宽也就二三百米,被四周高山簇拥,酷似一只小木船,我们在船底走着,四周层次分明、轮廓清晰的山峰,形态俊美,各不相同,并且随着人行而改变着构成,形成了人行景变步移景换的天然流动画面。同一座山峰,从不同的角度便可赏其险、峻、奇、秀之妙,人行于此,颇有步入张家界之感觉。难怪摄影家跑来拍片,画家赶来创作,陕西理工学院的学生专程来写生,带队老师说,这里的山水,有南派的风格,有北派的韵味,很是奇妙难得。

汉中宁强江源景区(汉中宁强草川子)(6)

我们从坝里上山,想到船沿上去欣赏船底,随着视点升高,山峰与平川之间又发生了新的组合,出现了新的看点。由于时间的原因,我们没能走上船沿,仅在半山腰上也足以让人享受了。近处有又高又陡的山峰相堵,隔川相望,对面许多山峰连成一统,岩层与树林均被秋日的阳光刷成了金黄,更远的山是那么的远淡,触手可及的天是那么的湛蓝。

草川子遍山都是奇石。大者成山峰,有石人、石柱、石扇子。小者可供观赏,似物非物,似兽非兽,色彩有异,形状有别,虽没有云南石林的规模,但不乏其韵味。

怪石林立

汉中宁强江源景区(汉中宁强草川子)(7)

汉中宁强江源景区(汉中宁强草川子)(8)

在宁强保存完好的石碑已不多见,而草川子却是例外,这些清朝道光年间的石碑,图案优美、人物生动、书法刚劲,让人称绝,碑上有幅挽联"发须形身归土壤,精魂灵魄付清风",联中有道教的影子,有哲学的思想,有科学的道理,今天读来还是让人耳目一新,肃然起敬。

我们从山腰下到坝里,又从坝里钻进峡谷,新鲜感不时出现,惊叹声不时传来。草川子峡谷不少,我们也仅走了两个,无论峡谷的大小宽窄如何,却都有相同的自然生态原始味道。

告别之时,回首炊烟、菜田、山峰、平川,我突然想起了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的几句话: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男女往来耕作,怡然自乐 ……"

飞泉瀑流

汉中宁强江源景区(汉中宁强草川子)(9)

清泉石上

汉中宁强江源景区(汉中宁强草川子)(10)

来源:转载自 天云户外(若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投稿邮箱:auld.langsyne@163.com

小编hzzls008 (h)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