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音乐剧培训地点(鲁艺学员在礼堂里演出)

1939年12月,毛泽东起草了《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要求“工农干部的知识分子化”和“知识分子的工农群众化”同时实现。由此,延安各类学校掀起了培养“革命新人”的教育新风。

「“陕北小毛驴有时不听话”」

延安时期,学校对青年的教育首先是理想信念教育。

西安事变发生后,毛泽东到红军大学专门作了一次时事问题报告。他引用“陕北小毛驴有时不听话”的事例,风趣地说:陕北毛驴很多,赶毛驴上山有三个办法:一拉、二推、三打。蒋介石是不愿抗战的,我们就用赶毛驴上山一样的办法,拉他、推他,再不走就打他。这就是我们“逼蒋抗战”的方针。

听课的学员们在会心的笑声中,深刻理解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

1939年,国统区的一些报刊大量刊登攻击共产党的消息、文章。为了帮助大家明辨国民党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本质,当时有人提议延安几个学校开展辩论:马列学院扮演国民党攻击共产党,另一方代表共产党立场反驳国民党,辩论地点就放在中央党校礼堂。

因为马列学院阅览室订了不少国统区的报刊,学生们可以随便看,故准备相对充分。辩论的结果是,“站在共产党立场的一方因准备不充分,反而不知道该怎样反驳了”。

这个消息传到毛泽东那里,他风趣地说:我去驳一驳,看能不能驳倒。随后,他讲解了《新民主主义论》中的观点,有力驳斥了国民党的反动宣传,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和政策。

1939年5月,延安解放社出版《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中文版。这是一部必读教材,学员必须“学到底”,且要“不偷、不装、不吹”,认真阅读。

在学习过程中,延安学校提倡同志式辩论学习法。比如,对孟什维克的观点和主张进行辩论交流,对十月革命后实行的新经济政策,大家就各持己见、积极辩论。

「“让他在这太阳下锄一天地”」

在保卫延安的过程中,延安大学开展战时教育,“头两课就是熬火硝和坚壁清野”。

据学员回忆,大家在化学课本里学过硝酸钾、硝酸钠,也知道含盐的成分,有皮硝,有火硝。等到熬出来的时候,却发现是硝盐,而不是火硝。搞了几天,还是如此,大家未免有些着急。经过反复试验,最后才发现硝不能一下子熬干。当熬成浓汁时,要把上面的一层盐汁舀去,让底下的浓汁风干,才能造出火硝。

由此,学生深刻体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意义,明白要用科学为人民服务,就必须通过艰苦奋斗的劳动过程。

这一时期,延大学生还不分昼夜,担的担,背的背,还有用大车,把粮食埋在40里外的山沟中。军事化训练不仅锻炼了青年的体力,更磨砺了革命意志。从此,大家认识到:“枪杆、锄头和笔杆在革命战争中是统一的,不可分开的。”

在大生产运动中,马列学院组织有劳动能力的学生上山开荒、耕种庄稼。为了解决烧炭问题,学员们经常在城南30里外砍柴。这是较强的体力劳动,但大家热情高涨。

一些从未参加过体力劳动的知识青年,亲身体会了劳动群众的艰苦生活,提高了革命觉悟。一名学员说:“今后如有人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反对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就让他在这太阳下锄一天的地来烤一烤。”

「加强革命观、劳动观和群众观」

在办学过程中,鲁艺曾走过一段弯路,出现了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关门提高”的倾向。

曾在鲁艺求学的马可回忆,当时我们在礼堂里演出、观摩技巧,桥儿沟(鲁艺所在地)的老乡就在外面敲门打窗,说我们是“关门提高”,还编了个歌谣讽刺道:“戏剧系装疯卖傻,音乐系呼爹叫妈(指练声),美术系不知画啥。”

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后,鲁艺积极转变办学方向,广泛组织学生下乡调研,向劳苦大众取经。比如,以劳动英雄父女马丕恩、马杏儿的故事为蓝本,借鉴和吸收旧秧歌形式,创作了新秧歌剧《兄妹开荒》。

山东音乐剧培训地点(鲁艺学员在礼堂里演出)(1)

文艺工作者为群众演出新秧歌剧《兄妹开荒》。新华社发

毛泽东说:“大鲁艺”就是工农兵的生活和斗争,广大的劳动人民就是老师,这才是真正的革命文艺工作者。

与此同时,边区教育厅还对小学教育教材内容不断编订。每一次编订,都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第一位,注重加强革命观、劳动观和群众观教育。

1945年夏季,边区教育厅编审室重新编写小学教材,相对减少了宣传动员内容,增加了生产知识和养成劳动习惯的内容。

《国语》第一册里有这样一课:“我的手会扫地,爸爸的手会种地,姐姐的手会洗衣,妈妈的手会缝衣。” 这一课用韵语形式写出,便于读写,也讲出了劳动的价值。

为了把陕北农民“从文盲中解放出来”,边区教育厅还特意编写《日用杂字》《抗日三字经》等。后来,《日用杂字》再版,加入了插图,更名为《(绘图)老百姓日用杂字》,包括植树、建房、妇女接生等内容。这套以“杂字” 形式编纂的教材,四字成一句,在轰轰烈烈的“冬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强成文)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夏斌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项建英

题图:延安鲁迅文艺学院合唱队的资料照片

来源:作者:强成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