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联火炮体系(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1945年4月,柏林战役。苏联动用41600门火炮进攻柏林。交战第一天,苏联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炮兵就倾泻了1236万发弹药,创下人类炮兵历史之最。

柏林外围德军防线20分钟内被摧毁。而在密集突破地段,苏军每公里正面的火炮数达到惊人的270门。

二战苏联火炮体系(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1)

二战时期,东线德军面对的对手中,苏联炮兵无疑是最具杀伤力。苏联炮兵不仅数量规模庞大,且往往以密集的火力打击倾泻着数不尽的弹药。

对苏联而言,炮兵是“战争之神”,斯大林称赞炮兵的作用。而战争之中,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苏军喜爱炮兵具有悠久传统。苏联统帅部和军官们认为,火炮是最直接并且最有效的一种毁伤武器,是决定性的、赢得战争的武器。20世纪30年代,苏联开始了一项火炮武器现代化的计划,因此带着一系列非常现代化和有效的火炮和榴弹炮进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苏联火炮体系(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2)

1941年德国“闪击”苏联,使红军大量人员和装备被毁。虽然重建炮兵部队需要时间,但是到了战争中后期,苏联红军以其火炮的力量和威力而闻名。

苏联最高统帅部在1942年发布文件指示,要求各个兵种迅速发展战斗潜力,同时指出“没有炮兵支援的进攻就是对祖国和军队的犯罪,它会造成无谓的牺牲”。因此,苏联从战争一开始就极为注重炮兵发展。

二战苏联火炮体系(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3)

二战时期,苏军炮兵采取的战术简单而有效。在进攻前,苏军炮兵部队会制定详细的计划为攻击进行火力打击,苏军炮兵的预先打击往往在凌晨开始,打击时间数小时甚至几天。以摧毁敌人的火炮阵地和装甲力量达成压制摧毁目标。

与二战苏军炮兵的强大力量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当时的苏军炮兵比较缺乏相互间的通讯,因为实在太缺乏通讯设备了。

二战苏联火炮体系(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4)

苏军炮兵强调集中使用,强力打击。敌人的阵地会被预备性轰炸打破,紧接着,苏军步兵开始冲击缺口,装甲部队将会从敌人防线的缺口中冲击。为了让进攻具有持续性,苏军步兵需要精确计算推进时间,以便协同作战。

但熟悉苏军的德军指挥官,比如海因里希将军,往往在苏军开始火力打击前就撤离前线阵地,尽可能减少损伤。

二战苏联炮兵的支柱力量是122毫米榴弹炮。一方面,战争的紧迫性使得苏联后方必须大量生产即简单又有威力的火炮,另外一方面,当时苏军产能还不能最大规模的为前线生产152毫米榴弹炮。

二战苏联火炮体系(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5)

与当时的其他国家军队相比,二战的苏军经常使用直接瞄准开火的方式进行打击,也就是直瞄射击。往往可以发现,苏联红军的炮兵部队不断向前挺进,并大规模跟德军进行反炮兵反压制的作战。一副要么被你消灭,要么我消灭你的气势。

直瞄射击时,炮兵可以在开阔地形或者目视范围内对敌军进行大量的火力打击。苏德战争初期,苏联西部众多的弹药工厂被德军摧毁或者占领,苏军同时面临装备和弹药严重不足的双重困境。因此,二战苏军喜欢直瞄的方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面临着严重的弹药短缺。比如1942年时期,苏军的大口径榴弹炮几乎没有多少炮弹可用。

二战苏联火炮体系(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6)

由于经常强调直瞄射击,苏军的重炮设计得比较轻。这一定程度上牺牲了防护力,但是加强了苏军炮兵的战场灵活性。但毫不客气的说,苏军炮兵的战场灵活性远不如同时期的英美炮兵。

二战苏联火炮体系(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7)

苏军炮兵的生活比同时期其他国家的炮兵更危险。但是,越是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炮兵也越来越强。跟德军的交战进一步使得苏军炮兵成为令人生畏的力量。用德军的话来讲就是:“苏军的大炮正在系统地摧毁德军最珍贵的资源,即那些训练有素的士兵和军官。”而苏军可以补充的力量远比德军更多更强。

在斯大林格勒反击中,苏军炮兵仅仅集结了七千门火炮进行反击。但是到了战争后期,苏军炮火的密度,可以达到令人吃惊的地步。在这种火力密度面前,是没有任何防线可言的。

二战苏联火炮体系(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8)

但需要指出,苏军炮兵也存在种种不足。首先就是缺少大比例作战地图。一直到1942年,苏联炮兵才获得1:50000比例尺的作战地图。而且,苏联炮兵的平均教育水平较低,对于一个受到深重灾难的国家而言,不能再强求能为炮兵部队提供的人员个个都是高学历。

到1943年底的时候,苏军才开始使用专门针对德国人的第二道战壕的炮火延伸的战术,

二战苏军炮兵受到了极为惨重巨大的损失和牺牲,这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但在事实面前,谁并不能否认他们的伟大。

二战苏联火炮体系(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9)

现在部分人士对他们付出的努力视而不见。所幸的是,公道自在人心。在苏联和继承者俄罗斯,每年的11月19日,便是为了纪念苏联炮兵对伟大的卫国战争的卓越贡献而设立了的炮兵节。为无数伟大的先烈而致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