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理张志超案子的那些人追责吗(骑自行车上下班)

“有权就可以任性啦?”《人民的名义》中衣着朴素的赵德汉义正严词地说道,自吹自擂作为党员的高觉悟。

“说得好,有权不能任性,但可以谋私,是吧?”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侦查处处长侯亮平听到这话质问道。

赵德汉一怔,难道他们掌握了什么证据?不,不可能!自己过得生活艰苦,隐藏得天衣无缝,任谁也不会想到自己有万贯家财。赵德汉心里百转千回,面上却不动声色,继续和侯亮平打着马虎眼,企图蒙混过关。

审理张志超案子的那些人追责吗(骑自行车上下班)(1)

等到侯亮平揭开那面藏着钞票的墙,掀开床垫露出一箱箱一捆捆还贴着银行封条的现金时,工作人员都震惊了。赵德汉也傻眼了,他没想到会有东窗事发的一天,罪证确凿,此时的他无法辩驳。

“自从有了第一次以后,就再也收不住手了……我也没觉得它好,我就觉得,我喜欢闻这个味,现在梦醒了,真是后悔,你说要这些钱干什么。”人赃并获时,赵德汉开始忏悔,不知道此时的他有几分真心悔意。

侯亮平一听这话就笑了,说道:“这钱当然有用了”,赵德汉没想到他是这么个反应,下意识期待地问“有啥用”,侯亮平更乐了,“量刑啊,法院用得着啊”,说出来的话让赵德汉哑口无言。

赵德汉知道这下自己再也跑不了,索性坦白认错:“我知道我有罪,我对不起党,也对不起人民”。这下子惹恼了侯亮平,他义愤填膺地质问:“党和人民就是专门用来对不起的?”

审理张志超案子的那些人追责吗(骑自行车上下班)(2)

这一片段出自2017年爆火的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赵德汉在影视剧中是较早出场的腐败官员,是以巨贪魏鹏远为原型创作的。很多贪污细节都对得上,比如床垫下贴着银行封条的现金,比如2亿多的现金贪污巨款。

巨贪魏鹏远最早是在2014年4月被立案调查,同年10月,检察机关在其住所内当场搜出2亿多元的现金,震惊世人。官方媒体称,在当时,魏鹏远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检察机关一次起获赃款现金数额最大的案件。

审理张志超案子的那些人追责吗(骑自行车上下班)(3)

戏精贪官家藏赃款

2亿多的赃款到底有多少?想象一下,如果全部都是100元人民币,能够铺满3.34个国际足球场,垒叠在一起的高度相当于66层楼的高度。

不得不说,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魏鹏远于2008年8月任煤炭司副司长, 在2014年4月被侦查,在任69个月,按照2亿多的贪污款计算,魏鹏远大概每天日进账95238元,甚至很多人一年的收入都没有这么多。

2008年8月,国家能源局挂牌成立,魏鹏远任煤炭司副司长,主要负责煤矿基建的审批和项目改造核准工作。2014年4月初,检察机关以涉嫌受贿犯罪,依法对魏鹏远立案侦查。

审理张志超案子的那些人追责吗(骑自行车上下班)(4)

魏鹏远贪污巨款的消息遭披露后,认识他的人都很震惊,任谁也没想到,这个看似作风清廉、为人谦卑的副司长竟然有这么不为人知的一面。

据知情人透露,魏鹏远平时是个不善言辞,工作上却很勤奋的人,但是魏鹏远在国家能源局的人缘并不好,属于“多年媳妇没有熬成婆”的人。

魏鹏远的仕途却走得很不顺畅,他与他的顶头上司吴吟关系紧张,甚至还曾越级给吴吟“提意见”,直到落马时也只是个副司长,在煤炭司副司长的位置一坐多年。

但或许就像《人民的名义》演绎的那样,官职虽小,可是权限却大得不得了,如果真让他换个位置,说不定还不愿意换呢,他可舍不得丰厚的“油水”。

审理张志超案子的那些人追责吗(骑自行车上下班)(5)

魏鹏程本人平时是怎样的形象呢?如同千千万万个普通的工薪族一样,衣着朴素,吃的饭也是粗茶淡饭,不讲究排场。穿得衬衣、裤子一看就是便宜货,经常被人认为“土气”。

平常的交通工具是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无论天气怎样恶劣,魏鹏程都是骑着那辆自行车风里来雨里去,丝毫看不出家藏万贯的痕迹。

如果魏鹏程没有被查处,熟识的人都不会想到,他的自行车其实放在奥迪车内。没错,魏鹏程有一辆奥迪车,平常为了维持自己清廉的形象,他从来不把车停放在单位,每次都是把自行车折叠在奥迪车里,也是煞费苦心。

审理张志超案子的那些人追责吗(骑自行车上下班)(6)

专案组侦查员在2014年10月对魏鹏程实施控制后,在魏鹏远奥迪车的后备箱里,发现了大量现金,这些现金对魏鹏远来说只是小额的零花钱。

现金包括2万欧元和30万人民币,2万欧元按照现在的汇率,大约能折合成接近14万的人民币。

的确,40多万的现金相比魏鹏远贪污2亿多的巨款不过是小意思,但对很多普通人来说,却是辛苦一辈子的“血汗钱”,甚至是许多人一生都赚取不了的财富。

魏鹏远把那么多钱放在哪里了?竟然没人察觉,也无人举报。原来魏鹏远在北京富力城有一套房产,富力城在寸土寸金的北京的东三环,价格可想而知。房子没有人住,只是用来存放现金。

审理张志超案子的那些人追责吗(骑自行车上下班)(7)

专案组清查魏鹏远的房子时,发现屋内除了一张床之外,其他物件都没备全。掀开床垫后,赫然发现床下面堆满了封着胶带的纸箱,每个纸箱里都是一捆捆还贴着银行封条的现金,众人都惊呆了。

艺术来源于生活,床垫下那一沓沓的现金,可不就是《人民的名义》中赵德汉被抓捕的场景吗?

和影视剧中出现的“现金墙”不同的是,办案人员在魏鹏远的房间里找到了多个拉杆箱和手提袋,除了人民币外,还有大量欧元、美元、港币和英镑,无一例外都是现金钞票。

审理张志超案子的那些人追责吗(骑自行车上下班)(8)

办案人员无法估量现场到底有多少钱,只能协调银行的工作人员赶赴现场清点相关金额。五台点钞机14小时连轴转,清点出人民币1.348亿元,欧元、美元、港币和英镑按当天汇率折合,受贿现金累计达到2.1亿多元。

五台点钞机不停运转,长时间不间断工作负荷太大,一台点钞机被当场烧毁,现金数额之大,让在场的工作人员都瞠目结舌。

办案人员持续追查审判,为了追根溯源查清受贿金额,400多名办案人员奔赴多省实地走访,查清行贿单位竟超过了200家,数目让人触目惊心。不止如此,魏鹏远在其他地区的房产也一一被查清。

除了被清点的2.1亿多元,还有不能说明来源的1.3亿多元,魏鹏远贪污受贿的资产累积达到了3.4亿,不夸张地讲,这些钱掉下来都能把人砸死。

魏鹏远的成功和落马都与煤炭息息相关,可以说,成也煤炭,败也煤炭。一名副司长为何能受贿敛财3亿多元?他是如何一步步变成巨贪的?

审理张志超案子的那些人追责吗(骑自行车上下班)(9)

灰色地带滋生腐败

魏鹏远在1977年毕业于辽宁阜新矿业学院,是全国两所重点矿业大学之一,厉害到什么程度呢?该校被称为煤炭业的“黄埔军校”,培养了很多优秀毕业生,且不少人在煤炭业都身居高位。

魏鹏远毕业后在多个重要部门担任要职,直到2008年8月被调到国家能源局煤炭司任副司长,此后他的职位多年没有升迁调动。

根据央视数据,一个煤炭投资项目至少要经过33个关卡,147个文件,205个公章,799个审批工作日。在重重审查下,魏鹏远依然能贪污巨款,实在是匪夷所思。

审理张志超案子的那些人追责吗(骑自行车上下班)(10)

魏鹏远作为煤炭司副司长,手握滔天权势,在煤炭项目的审批上有极大的话语权,这就给了企业可操作的“灰色地带”,也出现了很多牵线搭桥的“中间人”在其中谋取利益。

《人民的名义》中赵德汉落网和受贿者丁义珍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现实中魏鹏远身边也有个向他行贿的丁荣猫,丁荣猫也是向魏鹏远行贿金额最多的人。

2002年,魏鹏远与丁荣猫结识后,贪污腐败的行为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在魏鹏远的帮助下,丁荣猫的生意越做越大,贿赂的数目也与日俱增。

煤炭项目的制定和审批是同一人,魏鹏远手中的权力极大,这就很容易造成“一言堂”的局面,项目审批由一个人说了算,极易形成暗箱操作,也极容易滋生贪污腐败。

审理张志超案子的那些人追责吗(骑自行车上下班)(11)

审批过程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极大地有利于魏鹏远利用职务之便进行敛财,运转不透明是管理系统的漏洞,也是魏鹏远“生财”的机遇。

再加上,魏鹏远在位期间,恰好是煤炭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副司长的职位便宛如“聚宝盆”一般,给了魏鹏远数不尽的“致富之路”。

工程方面可操作空间很大,工程使用的设备也是一笔庞大的资金,企业老板也十分乐意花一笔钱拿下巨额利润的工程。

自2002年中秋到魏鹏远2014年落马,丁荣猫贿赂给魏鹏远的财务,折合人民币达6700多万,丁荣猫借着魏鹏远职务之便赚得盆满钵满。

权钱交易下,一步步贪腐的深渊,让魏鹏远和丁荣猫成为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蛀虫”。魏鹏远是如何落马的?第一次受贿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生的?

审理张志超案子的那些人追责吗(骑自行车上下班)(12)

防腐治腐正本清源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魏鹏远贪得次数多了,自然会有东窗事发的一天,据可靠信息证实,有举报线索检举,云南一煤电公司负责人刘某在煤炭项目审批过程中,向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行贿了20万元。

这成了魏鹏远落马的导火索,违法者终被依纪依法严肃查处。魏鹏远这么贪财和他出身基层也有很大关系,魏鹏远出生于1959年,是如今辽宁省葫芦岛市的笊篱头子村。

有句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出身农村家庭的魏鹏远,很早就明白了没钱的苦,对金钱也有不一样的执念。

魏鹏远一直勤恳工作,农村家庭出身的他,在第一次收受贿赂时,经受道德良心和严明纪律的审判,也曾犹豫拒绝。

审理张志超案子的那些人追责吗(骑自行车上下班)(13)

魏鹏远第一次收受财物是在1995年,那时他身处能源司煤炭处副处长的位置,有人送给他500元钱,魏鹏远再三拒绝,甚至还打电话让送钱人取走现金。覆水难收,能送出的贿赂自然不会回来取,最后魏鹏远留下了这500元,就这样打破了“0”和“1”的界限。

魏鹏远收了钱后难免担惊受怕,也曾惴惴不安生怕事情败露。事情一旦有了开端,魏鹏远便再也变不回廉洁公正的样子,他在贪腐的路上越走越远。

有了第一次受贿的经历,接下来的无数次受贿,魏鹏远都来者不拒,一万和几百万已经没什么区别。只要想审批成功,就得拿钱。魏鹏远对于收钱办事已经习以为常。

魏鹏远在煤炭司多年,人脉关系网早已根深蒂固,纵横交错的关系网,甚至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这让他更加放肆起来。本来还有后顾之忧,生怕事情暴露,随着一次次“无风险的受贿”,渐渐放松了他的神经。

审理张志超案子的那些人追责吗(骑自行车上下班)(14)

《人民的名义》中赵德汉提到贪污是因为“小时候穷疯了”,这和在法庭上忏悔的魏鹏远的话语重合起来。

“收钱是为了能让子孙不再过自己小时候的那种苦日子。没钱什么事也做不了,没钱感觉没有足够的安全感,虽然知道这是犯罪,但还是在这条不归路上越走越远。”魏鹏远在法庭上懊恼地说着。

但是钱真的能给魏鹏远带来安全感吗?脚踏实地挣来的钱或许可以,来路不明的贿赂却一定不能带来安全感。

午夜梦回时,不知魏鹏远是否会担心自己落马?肆无忌惮时,难道不怕东窗事发的那一天?

审理张志超案子的那些人追责吗(骑自行车上下班)(15)

钱并不会让魏鹏远享福,反而成了约束魏鹏远言行的枷锁。魏鹏远都不在乎自己有多少资产,折合后3.4亿多的人民币他自己也没数过,收受贿赂的金额十分惊人,但是他自己花出去的钱却很少。

魏鹏远给人的印象始终是简朴清贫的,这些来路不明的钱对他来说无异于“烫手山芋”。他不敢存入银行,也没有其他花钱的渠道,每天提心吊胆地守着钞票,眼睁睁地看着它们越来越多。

“一怕暴露、二怕露馅、三怕被查,每天没有了安全感。”魏鹏远在法庭上悔得肠子都青了,真正被抓捕归案时,魏鹏远反而轻松了。

“作为一名国家工作人员,没有正确地使用手中权力,没有对人民尽忠,我愧对人民。作为一名党员,没有对党尽忠,没有为党争脸面,我愧对它……”魏鹏远在法官面前声泪俱下地忏悔,却无法让人动容。

审理张志超案子的那些人追责吗(骑自行车上下班)(16)

“党和人民就是专门用来对不起的”,《人民的名义》的编导借侯亮平的这句话质问落网的贪腐官员,只能说一句“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被抓捕归案时再说后悔,迟来的对不起没有什么意义,对国家和人民的伤害已经造成。

2016年10月17日,魏鹏远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有相关文件显示,就在魏鹏远被查两个月前,也就是2014年2月,魏鹏远最小的孩子出生。

魏鹏远不想自己的子孙重走自己的苦日子,从而走上贪污腐败的道路,却因贪污腐败落马被抓,给子女留下无尽的耻辱。

毋庸讳言,要想解决问题必须正本清源,我辈当引以为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