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的旅游资源及特点有哪些呢 丽江文旅探寻史实

丽江版《甘珠尔》被历代藏学家评价为“历史上最好的藏文《大藏经》,是藏传佛教出版史上惟一带有汉语目录的藏语经典”,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丽江的旅游资源及特点有哪些呢 丽江文旅探寻史实?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丽江的旅游资源及特点有哪些呢 丽江文旅探寻史实

丽江的旅游资源及特点有哪些呢 丽江文旅探寻史实

丽江版《甘珠尔》被历代藏学家评价为“历史上最好的藏文《大藏经》,是藏传佛教出版史上惟一带有汉语目录的藏语经典。”

时隔400年,至今,在西藏拉萨大昭寺大殿中还供奉着当年木增土司赠送的108卷“丽江版”《甘珠尔》朱砂本。这一卷卷黄绸包裹着的经书,见证了历史上纳西、藏文化交流和源远流长的友谊。

丽江多种宗教并存,多元文化交相辉映。木氏土司面对纳西族本土东巴教以及道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等多种宗教,既保留本民族的宗教的同时,亦对外来的宗教兼收并蓄、为我所用。作者认为:“历代木氏土司宗教信仰的多元性,与纳西族所处的地域环境有关。”并指出:“这种兼收并蓄、多种宗教并存的局面,使得以丽江为中心的纳西族文化呈现出一种灿烂多元的色彩。同时,让任何一种宗教都能在丽江这片土地上和平共处,但又都不可能成为这个民族的主宰。从人类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这应该是一种宽容、和谐、多元的社会信仰典范。世界历史上多次发生过因为信仰不同而兵刃相见的悲剧,已足以让我们深思。”

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顺应历史潮流,实行民族亲和开放政策,吸收各民族的文化,兼容各民族的宗教,热心学习和提倡儒家传统思想文化,维护国家统一。至明代中期,在木氏土司家族中出现了第一位用汉文写作的纳西族诗人木泰。木泰之后,相继出现了用汉文字写作的木氏作家群,仅木公、木青、木增3人就一共创作了14部诗文集,并全部付梓刊行。

七律《两关使节》是木泰袭职后写的一首作品,是现存最早的一首纳西人写的汉文诗,也是木泰惟一留存下的诗。恢复重建木府以后,将诗中的“凤诏每来红日近;鹤书不到白云闲”作为对联悬挂在木府大门上。据黄乃镇先生说,之所以选这两句作为木府大门的对联,是因为它准确地表达了一个偏远地区的土司对朝廷的一片忠心。并说:“木氏土司家族从来没有分裂之心、叛乱之谋。他们认定,只有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里,才会有自己生存发展的机会。”

在《有朋远来续佳话》一文中,作者对徐霞客丽江之行作了详实的记述,盛赞木增和徐霞客的深厚友谊,高度评价徐霞客对丽江的贡献,称徐霞客是传扬木府第一人。作者在文中写道:“关于木府的历史,元朝几乎没有记载,明代才渐多起来,但多数为传抄内容。惟有《徐霞客游记》记载最为翔实,尤其是‘宫室之丽,拟于王者’成为木府最直接的材料,也是木府恢复重建最重要的依据。”

多年来,木府和丽江徐霞客研究会为续谱木徐友谊新篇做了大量的工作,建立徐霞客纪念馆、促成玉龙县和江阴市缔结友好城市、塑木增和徐霞客塑像等。

清代丽江“改土归流”,木氏土司退出历史舞台。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者在《通论》中作了十分精辟的论述。他写道:“‘改土归流’是中国封建社会缓慢向前发展的一大步,尤其是边疆民族地区,它对国家统一、社会变革、生产发展、文明传输、民族交融、文化发展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对木氏土司家族来说或许是一场悲剧,但对一个民族来讲则应该看成是一次进步之举。”

作者最后写道:“我们透过一个家族的兴衰,看滇西北各民族砥砺、交融、发展的风云;我们也通过木氏土司家宅的辉煌,看纳西族的智慧和勇敢、勤劳和坚韧。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秦皇汉武,唐宋元明清,再强大的王朝都要经历由盛而衰的这一历史过程,更何况一个区区的土司家族,能延续3个朝代,传世几十代人,已属不易,足以令我们纳西人为之骄傲了。”

总之,在《木府通论》中,作者通过丰富、翔实的史实,印证了丽江木氏土司家族曾经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同时,透过木氏土司和纳西族历史文化的研究,尤其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的论述,彰显出作者敏锐的洞察力和独到的见解。

来源:丽江日报

原标题:岁 月 琐 忆 (之十二)

编辑:都市时报一点关注 张田睿

审核:祝小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