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亓姓总人数(山东地方聚集性姓氏)
李王张刘陈,是全国的大姓,到哪儿人都多。还有一些姓氏,在全国总量很少甚至稀有,但在部分地区呈聚集姓,成为地方大姓。山东就有这么几个地方姓氏。
一、莱芜亓姓
(莱芜高庄亓氏祠堂)
到了莱芜,感觉遇到姓亓的人的概率,不比张王李姓的人少。莱芜一百多万人口,亓姓就有约8万人,占比确实大。亓姓人在全国总数大约13万人,一半多在莱芜,省内平阴、东平、阳谷、梁山,省外安徽阜阳等地也有亓姓居住。据亓姓家谱记载,这几个地方的亓姓,也来源于莱芜。
宋代《百家姓》上并没有收录亓姓,只有一个复姓亓官,又作丌官。孔子夫人、孔鲤之母就是丌官氏。莱芜亓姓是否来源于亓官还有争议。
莱芜亓姓始祖为亓士伯,元末明初由淮地迁来。据说是为避战乱,祖上已经无法考证。而江苏淮安并没有亓姓,因此其迁移的真正原因及身份也已成谜。
亓士伯有四个儿子,开枝散叶,人丁兴旺。长子亓勤,又名亓成,曾随明太祖朱元璋征战,朱元璋认为亓姓非中华姓氏,亲笔改姓祁。亓勤的儿子祁英,从军屡立战功,洪熙元年升中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莱芜亓姓人、明万历年间进士亓诗教,曾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河南巡抚,为官清廉正直,为一代名臣。
二、临沂公姓
(公氏五世进士、父子翰林石坊)
临沂公姓以蒙阴县为聚集地,平邑、费县、沂水、沂源等地均有分布。据蒙阴统计资料,1987年蒙阴县公姓人口3030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84%,仅次于王、李二姓,居第三位。
公姓来源于鲁国姬姓,鲁定公两个侄子姬衍、姬为被封为公爵,其后世便以公为姓。鲁国灭亡之后,公氏逐渐东迁,散居沂蒙一带。宋金之际,公氏先祖从沂州附近的义沟村迁入东蒙山区,在蒙阴上东门村一带落户。这支公姓人,后世被称作“东蒙公氏”。而上东门村,也就成为东蒙公氏的祖居地。
蒙阴公氏曾于明朝后期有五人连中进士,崇祯皇帝敕建"五世进士、父子翰林"石坊一座。其中公鼐为万历二十九年进士,为著名诗人、文学家,被称作山左三大家之一。官至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协理詹事府詹事、两朝实录副总裁。赠礼部尚书、谥文介。
三、聊城傅姓
傅姓在中国姓氏排行榜中列56位,约有六百万人。但在聊城,傅姓却很常见,地名有傅村、傅楼、傅庄、傅寨、傅岸、傅家花园等等。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国学大师傅斯年就出自聊城傅姓。
聊城傅姓分为两支,按其代表人物的官职分别称作"阁老傅"和"御史傅"。
“阁老傅”的远祖傅回曾于明成化年间由江西吉安永丰县至山东东昌府冠县任县令。七世孙傅以渐是清朝开国第一位状元,任光禄大夫、少保兼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聊城古城北门里路东相府街有傅以渐的府邸——相府,因此傅以渐的家族被称为“北门里傅”。傅以渐去世后葬于城南傅坟祖茔。傅斯年则是傅以渐的八世孙。
御史傅”是指明万历年间曾任河南道监察御史的傅光宅家族。聊城东关清孝街原有傅光宅的府邸,古城西门里(原聊城特殊教育中心北至楼西大街)有傅光宅后人所居住的傅家公馆,因此傅光宅家族被称为“清孝街傅”或“西门里傅”。此支傅姓于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迁至聊城。始迁祖三兄弟同行,傅居敬迁聊城旧州洼东五六里少滩定居;居仁、居俭在东阿、平阴一带落户。
需要说明一点,1977年国家推行二简字,把傅简化为付,虽然两三年后就废止了,但一些傅姓写作付姓,之后并没有改回,因此很多付姓其实为傅姓。#莱芜# #临沂# #聊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