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京演出三滴血(首轮巡演落幕三滴血回家)
耳熟能详的“祖籍陕西韩城县”
似乎仍在剧场回荡
观众渐次离去
灯光不再闪耀
只剩下舞美师傅们在台上忙忙碌碌
收拾着家当
后台里依旧是人影绰绰
领队的招呼着大家乘车
管事的提醒着接下来的行程安排
走出剧场,月明风冷
坐在大巴车上不免与家人问候一番
爷爷,我想你了
宝贝,爷爷也想你
你什么时候回来啊,爷爷
宝贝,快了,演出完就回去了
爷爷给你买好吃的
乖乖的,听爸爸妈妈的话
……
平常这个点儿
易俗社板胡张雨平的孙女
早已进入了梦乡
因为半个月没有见到爷爷
所以十分想念
几乎天天都要通过视频来看看爷爷
而这片刻的天伦之乐
让张雨平心里倍感温暖
和张雨平一样
每个人都有无限的牵挂
娃18岁生日
我和他爸都在外边出差
就是电话祝福了一下
……
真是太辛苦我媳妇了
我走这半个多月
就她一个人在家带娃
……
无论身在何地
家永远是心灵的港湾
默默地支撑着在外拼搏的人
也让大秦之腔响彻了京津冀晋豫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戏曲音乐厅
百年经典《三滴血》第一轮巡演
于昨天在郑州河南职业技术学院落幕
自10月13日在国家大剧院
进行首场演出以来
《三滴血》先后走进了
北京大学、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四中
中国人民大学、天津南开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最高人民法院
石家庄丝弦剧院、太原工人文化宫
台前幕后无不流露着浓浓的情谊
观众尤其是年轻人对百年经典的认可
业内尤其是老一辈对百年剧社的关爱
让易俗人心生自豪
原来,先贤们留下的这块金字招牌
历经百余年风雨之后
依然能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每每想起
疲惫感顿时消失得没了踪影
《三滴血》巡演至太原气温骤降
风刮在脸上,竟有些疼
古稀之年的刘惠兰
是晋剧名旦刘仙玲的女儿
得知易俗社来晋演出
便在第一时间联系了惠敏莉
并送上了一件棉马甲
天冷了,你多穿点
演出当晚
和刘惠兰一起来的还有几位
太原市实验晋剧院的老一辈艺术家
其中96岁高龄的杨秋实老人
不仅在陕西生活了20年
对《三滴血》钟爱有加
还见证了秦晋两地艺术家
过往的诸多交集
杨秋实
1960年元旦过后
三大秦班进京返回西安途中
在太原做了短期公演
与晋剧界名家合影
前排左起:郭凤英、马蓝鱼、丁果仙
王毓娴、牛桂英、李应真
后排左起:陈妙华、张亚丽、李哲明
李瑞芳、杨秋实、刘仙玲
《三关点帅》西安拍摄
左起:胡文龙、杨秋实、李月仙、李爱琴
1939年我就看过《三滴血》
算下来也有近80年了
真的是念念不忘
老人回忆,1960年元旦过后
“三大秦班”进北京回程途经太原时
便在长风剧场和建筑工人俱乐部
演出了《三滴血》《赵氏孤儿》
《游西湖》《游龟山》等剧目
受到了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等
晋剧名家的好评
直到现在
我对《三滴血》的印象非常好
这是一部经过了千锤百炼的好戏
易俗社成立70周年的时候
我和郭凤英、花艳君等同志还去了西安
1983年我们在西安
拍摄晋剧艺术片《三关点帅》
正好赶上了陕西省新剧目展演
也看了不少戏
秦晋自古交好
艺术上的交流也非常多
这次《三滴血》能来太原巡演
也算是新时代下两地艺术家的情缘再续
杨秋实老人在后台,左一为刘惠兰
后台
杨秋实将两幅书法作品交给惠敏莉
并嘱托道
一幅转交郝振易
(92岁,易俗社老一辈演奏家)
一幅转交刘冬生
(87岁,负责易俗社水牌书写)
之前,两位都送过我墨宝
尽管这两幅不是我写的
但心意是实实在在的
请一定带到
也祝愿两位兄弟身体好好的
《三滴血》巡演途中的收获还有很多
比如了解了这部秦腔经典的移植情况
晋剧曾将其成功移植
“丁(果仙)派”弟子刘宝俊饰演周仁瑞
河北梆子版则由雷保春饰演周仁瑞
据雷保春介绍
他们是看了电影版的《三滴血》后
才将其移植的
上演后观众还特别喜欢
演了将近20年
后来因为一些老演员退休
这个戏也就不太演了
为了培植新人
雷保春让当年还在
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的王英会
饰演过周仁瑞
而他则出演了糊涂县官晋信书
因为倒仓的缘故
我学了五年小花脸
所以才能演这个角色
正在河南南阳授课的雷保春
对《三滴血》石家庄巡演给予了祝贺
并表示,这是一出经过时间考验的好戏
希望它永葆青春
不仅北方剧种移植
《三滴血》还被楚剧搬上了舞台
那是在1959年
由关啸彬、杨少华、吴昭娣等主演
演出100多场,足迹遍布湖北、湖南
“祖籍陕西韩城县”
“未开言来珠泪落”
“五台县官太懵懂”
“兄弟窗前把书念”
“你二人原是一胎养”
当这些熟悉的旋律响起时
根植于陕西乡党骨子里的那种乡情
犹如火山爆发一般喷薄而出
他真是讨厌
也不怕影响其他观众看戏
几乎是哼唱着把戏看完的
说这话的是一位两鬓斑白的阿姨
陕西华县人
她口中的“他”名叫田宗宗
是她的老伴,宝鸡虢镇人
自上世纪60年代赴京求学
便扎根在了首都
后来成为中央媒体的一名驻外记者
他比我更爱秦腔
在家里除了看戏再没其他事了
正说着,老爷子从台上追星回来了
真是太激动了
久违了的乡音听得我是热耳酸心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
用《红楼梦》中的一句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来形容《三滴血》
作为陕西乡党的他
对秦腔再熟悉不过
对黑白电影《三滴血》也是记忆犹新
百年剧社携百年经典剧目
走进同样有百年历史的北京师范大学
对北师大的学子来说很幸运
因为可以领略到
中华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
陕西乡党格外喜欢《三滴血》
那是很自然的事儿
而此次巡演收获更多的是
对秦腔一知半解甚至是毫无概念的观众
尤其是年轻人对《三滴血》的认可
煦光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
刚过而立之年的他曾在英国留学
如今是一名影视编剧
在他眼里,《三滴血》会是什么模样呢
《三滴血》是我长这么大
看的第一出完整的戏
我觉得它很适合进校园
因为不苦闷、不枯燥
台词和剧情能带给年轻人喜剧的效果
可作为秦腔普及的教材剧目来推广
因为看了这个戏
我对编剧范紫东先生
“东方莎士比亚”的称号也很感兴趣
所以准备研究研究
不经意间的一次现场聆听
或许可以成为叩开年轻一代
通往戏曲大门的钥匙
天一是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读的研究生
毕业后在北京从事新媒体工作
因为《三滴血》
他对秦腔这个剧种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
能让外行人稳坐160分钟
既让人轻松发笑又能深有感悟
我觉得就算是成功的戏了
听到《三滴血》中的方言
我觉得很亲切、很接地气
也说明了秦腔最能贴近老百姓的生活
它是西北人民豪放、洒脱的意气风发
也是黄土高原上
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声声回响
郑州演出,戏迷送的水果
俗话说
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
《三滴血》巡演的顺利进行
既得益于广大观众的热情
也得益于各界朋友的热心
《中国文化报》记者刘茜便是其中一位
她不仅帮着易俗社积极联络场地
还在现场协调各方面工作
甚至充当起了“门迎”
为进场的观众发放节目单
更有力量的是
她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署名文章
为百年剧社鼓与呼
这次巡演
西安秦腔剧院充分发挥了
“易俗社”和《三滴血》的
双重品牌效应,进行推介宣传
试问有多少个剧目能持续演出100年
有多少剧团能存在100年以上
我们所要提炼的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
不正蕴含在
经受住时间考验的经典当中吗
某种意义上,易俗社和《三滴血》
已经成为秦腔的“标识”
秦腔又是西北地域文化的“标识”
在这方面挖掘捕捉
宣传点和受众的兴趣点
必是成功的
引申一步
各个院团若能在这方面做深入分析、研究
相信都能找到准确的传播和文化定位
20天,百年经典《三滴血》剧组
跨越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郑州
完成了12场演出、4场讲座、2场研讨会
并与大秦之腔北京青年研习社
进行了联欢
一碗热气腾腾的臊子面,解馋暖心
一声地道纯正的大秦腔,热耳酸心
巡演路上的那些故事无论大小
都印刻在了易俗人的心里
持续发酵,不断升温
让他们倍感自豪
10月28日晚9点半
西安北客站
百余位戏迷手捧鲜花和条幅
欢迎《三滴血》剧组载誉而归
场面极其热烈
“祖籍陕西韩城县”再次响起
……
热情戏迷欢迎《三滴血》剧组载誉归来
同志们辛苦了
冬娃伯已是87岁高龄
强忍着腰椎病痛
一早用水牌的形式
写下了留社全体同仁的心声
欢迎回家
绘图/庞鹏
记者思考
(一)
想当初,《三滴血》也是新戏
以诙谐幽默、情节离奇
而起到了针砭时弊之功效
那时的它只不过是一出
有些看头的戏罢了
百年后的今天
为什么只留下了它
甚至和《火焰驹》一起被推到了
“秦腔标志符号”这样一个高度
和它同时期的其他剧目
以及之后的一些戏
都去哪里了
这或许才是《三滴血》百年
最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
戏曲班社人员标配
以易俗社为例
舞美——
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
头帽、化妆、灯光、音响
装置、前场、字幕
(前五个属于幕后,后五个属于台前)
乐队——文场、武场
演员人数方面
演员55人左右
乐队30人左右
舞美17人左右
如果是新编戏
人数会更多一些
如此看来
作为专业剧团标配应该是百人左右
就拿《三滴血》巡演来说
上述三大块最少也得70人
还不算后勤和其他人员
戏曲的综合性可见一斑
所以,如果再有人提出
你们怎么那么多人
那他一定是外行人说的外行话
直接怼他也不为过
文/刘勇
图/刘勇、王恩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