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仁寿县因何得名(仁寿人说湖广填四川)
仁寿地处龙泉山脉中断之东麓,是川西平原与川中丘陵的结合部地带,距成都不足50公里,面积2600多平方公里,60个乡镇,162万人口,是四川省第一人口大县。
仁寿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厚重。公元前316年,北边的秦国统一巴蜀之后,建立了郡县制,仁寿之地属蜀郡武阳县之东境。
之后,公元前135年,西汉的武帝设置了犍为郡,仁寿除一小部分属蜀郡广都县外,大部分地区归犍为郡管辖。在这一历史时期,仁寿虽地域广阔,人口却稀若晨星,几乎都是一片原始不毛之地。直到东汉顺帝永建三年(公元128年),这种荒草萋萋,人烟稀少的局面才被彻底打破,这缘于一个人,
一段开山立派的故事——永建元年(126年),中国道教的首席天师张道陵由江西龙虎山入蜀,在今大邑县鹤鸣山(又叫鹄鸣山)置观修道,并于此地修二十四道书,建二十四治地,基本完成了本土宗教道教的建制。三年后的一天,张道陵见东边阳山有白烟升起,他断定是妖祟作怪,便带上弟子王长与赵升,驾鹤东行,奔阳山而去。这个被张道陵称之为“阳山”的,便是仁寿地界的“三隅山”,即首尾相连的飞泉山、跨鳌山、翳嘶山。
张道陵及弟子来到阳山之后,果见有妖祟作怪,原来是在都江堰挣脱铁镣后逃窜于此的黑色孽龙,那白烟便是它发狂时卷起的巨大水柱。此刻,张道陵抽出雌雄双剑,与黑龙大战几十个回合,终于斩下这作恶当地多年的黑龙之首,从此使这一方百姓得到安宁。或许是上苍给仁寿百姓的眷顾,张道陵斩龙后,猛然嗅到一丝盐味,感觉此地必有咸泉。他立马用道术唤来十二地支女神(《仁寿县志》说:“十二玉女”),命她们指出咸泉所在。十二玉女很敬仰为民除害、画符消灾、拯救百姓的张天师,便争先恐后地指出咸泉所在。从此,张道陵一边在跨鳌山凿艳阳洞修道,一边组织道家弟子及当地农夫开井煮盐。
一时间,各州县的百姓纷纷涌来,成了第一批产业工人。据《仁寿县志》记载,高峰期“至数万之众也”。同时,建筑业、打铁业、纺织业、餐饮业等,各行各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继之宫观、教馆也纷纷建立,昔日的穷乡僻壤,已是车水马龙,人流如织,昔日不见经传的犍为郡武阳县之东境,摇身一变,成为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陵阳重镇,让巴蜀各地甚至西汉朝廷刮目相看。
由于道文化和盐文化奠定了仁寿发展的雄厚基础,到三国的蜀汉时期,诸葛亮又在仁寿汪洋镇附近开矿冶铁,并用“仁寿铁”铸剑,这又使仁寿进一步扩大了影响,成为“物华天宝”之地。
随着经济、教育、道教的蓬勃发展,仁寿逐渐走向前所未有的繁荣,这就引起了朝廷和地方官府的高度重视。到东晋孝武帝太元时期,益州刺史毛璩为确保盐税的征收,便在陵阳镇(今仁寿县城)设置了军管,即“西城戍”,一方面是防守盗贼、土匪,另一方面是官府直接介入对盐业的控制。缘于经济地位的提高,社会影响力的加大,南北朝时期的梁朝于武帝普通元年(520年),在此处开始设置地方行政机构,即怀仁郡,且只管辖一个县,即怀仁县。怀仁县即是仁寿县最早的县名,552年又易名为普宁县。557年,西魏政权以张道陵的“陵”字为名,设置了陵州,管辖三郡:怀仁郡、和仁郡、席郡。
隋朝于公元581年统一天下后,分裂近四百年的“三国两晋南北朝”宣告结束。开皇三年(583年)罢怀仁郡,普宁县归属陵州(时陵州辖五县:仁寿、井研、贵平、始建镇、籍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普宁县改名为仁寿县,此县名一直沿用至今(县名的由来,是因隋文帝建成了“仁寿宫”,其四子杨秀在蜀地为王,奏请文帝以“仁寿”赐名,取其“仁者寿”之意)。
仁寿县名虽然沿用至今从未易名,但其所属的州郡却屡次更改:隋大业三年(607年)废陵州置隆山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撤隆山郡复置陵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陵州为仁寿郡;16年之后,又撤郡复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降陵州为陵井监;宣和四年(1122年)改陵井监为仙井监(朝廷接受了知州文同的建议,认为“陵”字是道教祖师张道陵之“字”,应该避讳,故改为仙井监);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仙井监又升为隆州;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年),废隆州,仁寿归成都府管辖;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仁寿又属资州管辖;
民国二年(1913年),仁寿属永宁道;民国十三年(1924年),仁寿直隶四川省政府;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仁寿属全省第二行政区;新中国成立后,仁寿隶属内江专区;1958年改属乐山专区;1997年又改属眉山专区(今眉山市)。
从《仁寿县志》乾隆、嘉庆、同治、光绪和民国版得知,在先秦以前,仁寿地域人烟稀少,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落后时期。东汉中后期,道教文化和盐文化着陆仁寿后,文明的种子才开始了真正的萌芽。人口也随之而快速增长,成为以盐业为支柱的川中经济中心。并且,正因为这个经济中心崛起,仁寿才有了郡、州、县的地方行政建制,且在中华民族之林中,呈现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独特景象。
如果从公元128年张道陵传经布道、凿井煮盐开始,仁寿文明历史的发展已近两千年。在这两千年的进程中,尽管江山频频易主、岁月更迭变迁,但仁寿人民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无论是在汉唐、蜀汉、前蜀、后蜀,还是宋、元、明、清,仁寿都是朝廷倚重的产盐大县,向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税赋。同时,由于经济而带动的文化教育也如火如萘,向国家培养输送了大批的杰出人才。
虽然隋唐三百多年的科举,仁寿的史料缺失,但从两宋开始,直到清末,仁寿就诞生了225位进士,281位举人,统计或许还有遗漏。更为可喜的是,仁寿还涌现出了诸多杰出的人物:两位大诗人,即五代时的孙光宪、北宋时的韩驹(一个是花间派词人的顶梁之柱,一个是江西诗派的领军人物);两位大宰相,即北宋的何栗、南宋的虞允文。何栗不但是宰相,还是仁寿唯一的一个状元。虞允文不仅是名相,还是以文官身份指挥以少胜多的“采石大战”的文人英雄,为此,毛泽东曾盛赞他“伟哉虞公,千古一人”;
仁寿还出现了两位科学家黄汲清、梁津,两位国画大师石鲁、冯建吴(石鲁被称为“东方梵高”,创立了长安画派。冯建吴为联合国中国厅作画《峨眉天下秀》,为人民大会堂作画《峨岭朝晖》)。抗日战争时期,仁寿还诞生了奔赴抗日战场的六位将军,即潘文华、
唐式遵上将、向传义、董长安、陈万仞、唐英中将。总之,仁寿两千年来人才济济,英雄辈出,为中华民族贡献了坚强的力量,为家乡争得了荣光,为今天仁寿交通畅达、高楼林立、生活富足、精神高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仁寿历代人口的结构与流动
在仁寿近两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多方面的原因,必然伴随着人口的频繁流动,从而也使人口结构复杂多样。据仁寿县委统战部最新数据,仁寿迄今为止,除汉民族外,还生存着31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在仁寿安居乐业,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秦国统一巴蜀之前,就有早期的蜀族遗民流入这方丘陵之地,他们就是从川西高原下来的氐羌人;后来,杜宇王朝替代了鱼凫王朝之后,有一部分沿岷江北上的朱提人(或称之为僰人)也来到仁寿繁衍生息;杜宇王朝被开明王朝夺权之后,鳖灵所率的巴族人也散落于此。但不管氐羌人还是朱提人或巴族人,经过历史的变迁也逐渐汉化。
在古代社会中,仁寿虽然多民族杂处,但较有影响的是僚人。僚人本是中国南方百越地区古越人的一个分支,秦汉时称“越人”,隋唐以后才改称其为“僚人”。僚人是在两晋时期入蜀的,主要是“成汉政权”的李寿为与东晋政权争夺劳动力,便从南中、牂牁柯等地掠夺了大批僚人入蜀,其中有三千多户充实成都。这期间,大量的僚人已分布于四川的15个郡,仁寿所在的犍为郡和蜀郡自然有众多的僚人居住。
当时,落后的僚人,还保持着氏族社会特征,生产力低下,他们习惯于山地的生活,极端好战。据《仁寿县志》载,僚人在仁寿曾四次作乱:一是西魏恭帝三年(556年),“陵州木笼僚于城北八里石矩山起义,被江州刺史陆腾率兵镇压”。二是隋仁寿元年(601年),“陵州僚人作乱,百姓被迫聚于三隅山”。三是唐贞观六年(632年),“陵州叛僚作乱,樊兴率兵讨平”。四是唐上元元年(760年),“僚人陷陵州,被镇压。”可见,仁寿的社会环境屡次遭到僚人的破坏,致使一些土著居民不得不迁徙他方。
仁寿人口流动较大的有三次。一次是南宋末,由于四川军民的顽强抵抗而遭到蒙古大军的疯狂屠戮,仁寿也惨遭蹂躏,许多大族被逼逃往大山森林或他省。如虞允文的后裔便是在这个时候举族避祸到江西临川崇仁县的。第二次是在元末(当时仁寿属明玉珍所建立的“大夏”国),这次人口流动是湖广人自麻城、孝感乡移居仁寿,是因“蜀经蒙古屠戮,土广人稀”而致的。仁寿的回族穆斯林(今有两千多人)也是这一时期来到青岗乡“插占落担”。仁寿人口的第三次大流动,便是清初的“湖广填四川”,其流动的方向也是外地往仁寿流动,以填补因战乱而荒芜的广大地域。
外来人口流入仁寿除,秦国统一巴蜀迁五万户人家入川有一部分落业于此外,较早的还有“襄汉流民”,这里做一补充说明:
早在南宋时的绍熙六年(1195年),朝廷升荣州(今四川荣县)为绍熙府,“统六州、二十县、一百五十二镇”。
这六州中就有隆州,仁寿县就属隆州辖县之一。到了元朝至正年间,“雍、梁、淮、甸人民,见彼中田畴广阔,开垦成业者,凡二十余万户”。而“襄、汉流民,聚之宋绍熙府故地,至数千户,私开井盐,自相部署,往往劫囚徒,杀巡卒。”即处于无政府状态。因此省部议定,奏请皇上于此地设置“绍熙宣抚司”,以“擒其魁,释其党”,管理当地的社会秩序,收取朝廷税赋。皇帝于是下诏:“绍熙土饶利厚,流户日增,若以其人散还本籍,恐为边患,宜设官府以抚定之”。这样一来,襄汉流民不再遣返原籍,而是在绍熙府所辖之地永久地安置下来,成为了当地的一批新土著人。
所谓“襄、汉流民”,即是湖北襄水与陕西汉水一带的流民,一部分是失地的逃荒难民,另一部分是趋利而来的商贾。他们奔向绍熙府地域,除垦殖土地外,更主要的是这一带属盐矿分布的厚利地区,开采盐业是他们最重要的目的所在。而仁寿当时以“陵井”为标志的盐业中,咸泉丰富,盐井众多,襄、汉流民也就全方位地渗透,或做盐工,或凿井煮盐,或经营服务于盐业的其他行业。总之,入籍于仁寿的襄、汉之民不在少数。如果把“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进一步广义,那么,这些来自湖北的流民,可以说是第一批落业于仁寿境地的湖广人。
文章来源:仁寿县档案馆 图片: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