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阿拉伯背景的电影(这部约旦电影能重启阿拉伯电影的黄金时代吗)

今年,真正由约旦人拍摄的电影《希布》入围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这也是约旦电影首次入围奥斯卡。

《希布》尽管并未在奥斯卡得奖,但这次亮相对约旦电影,对阿拉伯电影业意义重大。在经历了长达四十多年的压抑后,阿拉伯电影业在电影人的不断努力下,近十年开始出现不少挑战传统文化与禁忌的电影,《希布》正是其中一部。尽管可能未来一段时间内,阿拉伯电影业依然前景暗淡,但这些更年轻更有想法的电影表达给阿拉伯电影业带来了复兴的希望。

推荐阿拉伯背景的电影(这部约旦电影能重启阿拉伯电影的黄金时代吗)(1)

2006年埃及电影《亚库比恩公寓》大胆塑造了同性恋角色

推荐阿拉伯背景的电影(这部约旦电影能重启阿拉伯电影的黄金时代吗)(2)

2007年黎巴嫩电影《焦糖人生》挑战了传统阿拉伯女性社会角色

推荐阿拉伯背景的电影(这部约旦电影能重启阿拉伯电影的黄金时代吗)(3)

2015年的摩洛哥电影《饿死你的狗》

中东地区政治一直不太稳定,多年来冲突不断,但阿拉伯人却有异常稳定的宗教信仰,对麦加的向往与敬仰从未动摇。这种冲突与稳定,以及其异域风情和文化的存在使中东地区异常受导演们的追逐,宗教的叠加和不同族群间的隔离极适合蒙上艺术头纱。艺术归艺术,时常处于戒备状态、地缘政治过于复杂的阿拉伯地区少有适合拍电影这项浩大工程的地方。最终,同时具备沙漠风光和异域文化,却少有真正冲突的约旦成了热门选择。

作为美国电影学院派的最高荣誉,奥斯卡显然近年对约旦拍摄的电影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与青睐,《猎杀本·拉丹》和《拆弹部队》就是最佳例证。而今年,真正由约旦人拍摄的电影《希布》则入围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这也是约旦电影首次入围奥斯卡。

约旦近十年来首部本土电影

《希布》在今年的奥斯卡片单中不太惹人注意,《索尔之子》光芒太盛,其电影本身也像一部包裹着沙漠风光的好莱坞西部冒险片。不同于2011年夺得最佳外语片的伊朗电影《一次别离》,《希布》没有表现复杂的地缘政治、人民阶层与文化交叉,主题单纯直白,但对于阿拉伯电影业来讲,《希布》在奥斯卡的亮相依然有重大意义。

《希布》讲了个好看又过瘾的故事:生活在沙漠中的贝都因人靠为去麦加朝圣的人做向导为生,但1916年一战期间,奥斯曼帝国在沙漠中修建铁路入侵了古老部落,造成阿拉伯人起义。一对贝都因人兄弟为一个英国士兵的朝圣之路做向导,途中遭遇其他族群袭击,贝都因人兄弟中年长的哥哥、翻译及英国士兵均死于枪战,只留下贝都因小男孩希布在沙漠之中,经历一系列冒险后,希布最终活着回了家。

从剧情角度说,《希布》听上去很像有后殖民色彩的《阿拉伯的劳伦斯》,美国娱乐权威杂志《综艺》(variety)网站上称其是“近几年内都未见到的经典冒险类电影”。如果说2007年的《阿布·拉伊德机长》是约旦近50年来第一部独立制作电影,那么《希布》则是在有限预算内,完全由约旦人导演并由当地人即兴出演的、更为真实的约旦电影,片中的英国士兵是唯一一个职业演员,纽约时报对片中当地人的演技称赞有加。

《希布》看上去很老成,包括对节奏的把握和冒险内核的处理都显得游刃有余,但实际上这是导演纳吉·阿布·诺瓦的处女作长片。

纳吉·阿布·诺瓦是出生于英国牛津的约旦人,就读于伦敦大学,学习战争相关的专业。但这位成长于“大英帝国”的约旦同学却坚定杜绝了“资本主义腐蚀”,无比迷恋家乡和阿拉伯文明。最终诺瓦从英国辍学,定居于约旦安曼,从写剧本开始学电影。

努力成果很明显,2014年他凭借《希布》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地平线单元的最佳导演奖,在今年的英国电影电视学院奖(BAFTA)也拿到最佳处女作奖,此次入围奥斯卡亦可算在美国电影行业中获得了认可。

《希布》的故事很好莱坞化,但其中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与电影浓厚的艺术色彩才是看点,这得益于阿拉伯地区的传统文化。此外,不断改革的电影技术、不断进步的电影理念、影片中由贝都因人出演体现出的民族认同感都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尽管《希布》之后,阿拉伯电影业依然会面临各种困难,但诸多电影学者依然认为《希布》可能重启阿拉伯电影黄金时代,因为至少这样的独立电影拍出了真实的阿拉伯世界。

《希布》对约旦的意义毋庸置疑,并预示着阿拉伯电影业投资需求的增长,亦投射着中东地区更大的发展野心。

命运多舛的阿拉伯电影业

《希布》于阿拉伯世界意义重大的另一个原因是,电影中特殊的时代背景——一战中的阿拉伯地区。

电影中的故事发生于一战后期,当时奥斯曼帝国已经战败,而英国一面哄骗麦加谢里夫侯赛因·伊本·阿里战后将在“肥沃新月”地带和阿拉伯半岛建立独立的阿拉伯国家,一面与法国秘密瓜分奥斯曼在中东地区占领地。最终英法俄三国瓜分了整个中东及北非地区,其中黎巴嫩与叙利亚被法国占领,伊拉克大部分地区则分给了英国。这种强制性划分可以说是长久以来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冲突的根源。

到了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之间,随着阿拉伯起义兴起,电影成为阿拉伯地区表达民族情绪和身份认同感的有力途径,这段时期也是阿拉伯电影进入工业时代的重要节点。

电影学者提琴·沙菲克在《阿拉伯电影:历史与文化认同》(Arab Cinema: History and Cultural Identity)一书中曾写道:“电影进入工业时代是阿拉伯地区在前殖民地时期的一项重要成就。在经济层面上,电影的进步给经济扩张提供了机会;而在政治层面,电影则创造了一个反抗西方政治干涉的平台。至少在屏幕上,阿拉伯人民挑战了西方的主导地位。” 显然,沙菲克将电影业的突飞猛进看作阿拉伯地区民族觉醒的重要标志与表达渠道。实际上,如果回顾被殖民时期的阿拉伯地区的电影史,除了一致的民族身份表达,你也会发现多种文化的碰撞和民族认同感的相互交织。

阿拉伯起义兴起后,中东地区国家纷纷于上世纪40年代宣布独立。埃及曾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电影业掌舵者,当时最受欢迎的是埃及制作的歌舞音乐片和剧情片。其他阿拉伯国家很快就效仿埃及的影片模式和风格,投入大量资金,一时间成果丰硕,也使阿拉伯地区电影业迈入工业时代。

但到了上世纪60年代后,阿拉伯地区的电影拍摄被严加管控,导致电影质量和数量的大幅下降。整个1970年代到21世纪初,阿拉伯世界的电影业停滞不前,几乎没有电影作品。

然而,人们的表达欲反而愈加强烈,2005年以后,阿拉伯世界开始出现了一些颇具争议的电影。

2006年,埃及电影《亚库比恩公寓》大胆塑造了一个同性恋角色,埃及议会曾强烈要求删减性爱镜头,批评这部电影“传播淫秽放荡思想”。

2007年,黎巴嫩电影《焦糖人生》则描绘了五名美容院女员工,其中有爱上有妇之夫的、有爱上同性女顾客的,还有为了结婚要去修复处女膜的准新娘……对于阿拉伯世界女性社会角色的探讨尺度在不断突破。

到了2015年,这种探讨已经大胆延伸至其他领域,比如摩洛哥电影《饿死你的狗》,有影评人认为这部电影挑战了某些禁忌。

这些带着复杂情绪探讨社会问题的电影,本身就回答了“何为阿拉伯世界?”这个问题,而答案就是——复杂。在不断改革和传统保守之间的挣扎切换正是当今阿拉伯国家的现状。

《希布》制片人Nasser Kalaji说:“以前我们总想通过电影向西方解释阿拉伯文化,但现在我们却需要向自己解释,我们是想建立一个有革新精神的世俗社会,还是遵守着伊斯兰教教义的宗教社会?”

而执行制片人Nadine Toukan却认为近十年阿拉伯地区内涵复杂的电影“为整整一代阿拉伯人重新创造了一个泛阿拉伯艺术环境,这是歪曲了阿拉伯文化的上一代人没有做到的事”。

前景仍然黯淡

不论围绕阿拉伯电影的探讨有多少声音,目前《希布》和另一些电影在阿拉伯世界依然面临巨大挑战,甚至前景黯淡,阿拉伯地区电影院数量极少,观众无法看到在海外获得好评的电影。由于《希布》好评如潮,通过积极申请,它可能在阿拉伯地区上演舞台剧版。

对于以《希布》为代表的近十年阿拉伯电影,沙菲克称其为以“文化遗产”作为依托的电影,它们开发出了对阿拉伯文化独一无二的探讨方式。但是在真正的阿拉伯世界中,这种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冲突与理想、东方与西方的碰撞却是受限的,她对《希布》在阿拉伯地区的票房不太乐观。

沙菲克的担心不无道理。首先阿拉伯电影业目前依然资金紧张,拍摄成本高。其次,中东和北非地区几乎没有电影相关课程,这个领域唯一的MFA计划也在2013年停止了。此外,拍一些反传统文化的电影,还可能带来死亡威胁,比如2015年摩洛哥电影《非常爱》的演员和导演都曾被威胁,电影最终也没能在摩洛哥上映。

伴随着阿拉伯电影行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壁垒也在逐渐增高。

但好的方面是,这些电影已经逐渐被看做代表个人与艺术的独立电影作品,而不是一种民族性的集体表达。《希布》制片人Toukan说:“我最希望的是《希布》不再仅仅被介绍为‘一部阿拉伯电影’,它只代表电影本身。而我现在能做的只有期待,期待那个时代的来临。”

(Nadine Ajaka/大西洋月刊 文 杨茜 编译)

录入编辑:王建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