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电影导演山田洋次(从远山的呼唤看懂天才型导演山田洋次创作背后的哲思与情感)

日本导演山田洋次因拍摄了多部口碑及票房极佳的理想主义电影而被人们所熟知,他的电影里把普通人的悲欢离合淋漓尽致表现出来。山田洋次不仅细心刻画了人物的真实情感,又把浓浓的艺术感融入电影之中,通过普通人的真实生活来反映社会问题,是日本理想主义电影的新锐力量。

作为天才型导演,1931 年出生的山田洋次,在 1961 年就开始了他的电影创作之路。在他的绝大多数电影中,精心设计的剧情,看似随意的笑点以及出乎意料之中的结局,都直击了人性的美好。因此,有「喜剧山田」、「庶民剧大导」之称,更在国内被封为「日本人心灵的代言人」,他擅长喜剧和反映普通平民生活的影片的创作。

《远山的呼唤》由山田洋次自导,单纯地从电影内容入手,无法将这部电影的魅力解读出来。所以,我今天会结合这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并结合山田洋次对女性人物性格的塑造,进一步来解读他在电影创作背后的哲思与情感表达。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会结合自身的观影方式,分享三个电影中常用表达情感的方法。

日本电影导演山田洋次(从远山的呼唤看懂天才型导演山田洋次创作背后的哲思与情感)(1)

远山的呼唤

01、从女主人公人物性格的塑造,读懂“山田洋次”式人物哲思,乐观的人性是对现实生活的抗争

《远山的呼唤》是一部典型的日式轻喜剧。倍赏千惠子饰演的民子是一个失去丈夫独立经营农场的女人,她淳朴善良,努力而坚强。她对感情充满向往。山田洋次用民子,来体现“山田洋次”式人物哲思。将自己对爱情和人性的理解,毫无保留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那么电影中是如何体现“山田洋次”式人物哲思?我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①民子爱情经历对她人物性格的影响

山田洋次对民子的人物性格设定具有一定的乐观主义色彩,通过对民子爱情经历的描述,让观影者进一步了解民子对周围事物抱有乐观态度的原因。

在《远山的呼唤》的开头,山田洋次没有直接进入正题,讲述耕作和民子的爱情故事,而是把镜头转向了民子的亲情。

山田洋次用民子与表弟的谈话,展现民子对爱情、生活的看法。在这里山田洋次就已经奠定了电影的主氛围,主人公对世界和人生充满乐观的态度,并在之后的情节发展中,逐步加强对此人物性格塑造的刻画。

民子的表弟新婚旅行来看民子,嘻嘻哈哈,说说笑笑的表弟临走的时候说:表姐,希望你能幸福。然后驾车离去,表弟的妻子热情的冲着车窗外挥手道别,转过头来发现表弟一脸泪水,问他怎么了。

表弟擦了擦眼泪说:表姐命太苦了。民子和丈夫离开东京前往北海道的时候全家人都没有来送她,只有表弟来送行,私奔结婚,丈夫早逝,留下民子一个弱女子带着儿子在异乡,还要打理牛场所有的脏活累活。

曾经的表姐是学校的校花,现在的表姐眼角都是皱纹。随着电影画外音的响起,画面转换到了民子辛勤劳动,在这样环境下的民子是多么辛苦和坚强。也让我们认识民子对爱情是有美好的期待。

山田洋次通过表弟这一段的讲述,将一个具体的民子展现在观影者面前,民子是一个善良、坚强、向往爱情的人。而这些人物性格,会在后面的故事情节中不断被加强,成为她与耕作拥有爱情的催化剂。

在我看来,山田洋次从女性人物性格入手,运用显微镜似的电影笔触刻画了民子的人物形象,使他在人物哲思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山田洋次在电影的中篇添加民子的婚姻经历,是为了说明前一段民子的婚姻对民子产生的深远影响。由于民子在前段婚姻时期的乐观态度,才导致对耕作的感情的勇敢面对,使得她的爱情注定以圆满收尾。

日本电影导演山田洋次(从远山的呼唤看懂天才型导演山田洋次创作背后的哲思与情感)(2)

哭着离开的表弟

②民子的人物性格对她与耕作后期的爱情的影响

在电影的后半段,民子与耕作的情感渐渐变得深厚,这是因为民子在时间的眷顾下和生活的安详平静之下,感到内心越来越踏实,反而因为耕作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对生活充满信心。

平凡的人,被生活历练出坚强的人格,因为彼此的影响而继续热爱生活,唤起心底的温情与爱心。他们的故事不跌宕起伏,只是简简单单;他们的爱情不轰轰烈烈,只是温情款款。

所以即使在耕作因为过失杀人,自首后被判了四年有期徒刑,民子也没有选择放弃这段感情。她追随在火车上表白愿意等耕作。

生活让他们相遇,也是生活将他们拴在了一起。平凡的生活过程中的某一刻起,两人之间产生了某种联系,从此将生命相依偎,再也不会因为任何变故而分离。他们为彼此的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从此惺惺相惜,生命相系。

在我看来,山田洋次对人性细致入微的把握,完全融入到了本片中。人性中的种种美好,在民子身上逐一体现,同时又让观众引起共鸣,反而心疼她的人生经历和情感挫折。

这正是山田洋次的高明之处,和观众讨论人性的同时,又把自己的价值观传递给观众,拉近了与观众的心理距离,给与了观众关于人性的一些美好愿望。

日本电影导演山田洋次(从远山的呼唤看懂天才型导演山田洋次创作背后的哲思与情感)(3)

美丽的民子

02、电影镜头沉默式语言的处理:将故事的内容和表达形式完美的结合,让情感表达更加流畅具体

《远山的呼唤》这部电影,虽然是以民子的情感经历为主进行展开,但其实有很多人曾经陪伴着民子一起走过。不管是在同乡情,友情,还是后面的爱情,导演都采用了精准又富有情感的镜头语言,让这个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电影,更为真实的呈现。

民子被当地一霸骚扰,耕作将一霸赶跑后,民子尴尬难堪的用力把木门关上,结果门却坏了,民子有些气急败坏。此处给了耕作一个镜头。后续的画面中,就有了耕作在修门的镜头,和民子用力关门顺利关上的镜头。关于这个木门,一句台词也没有。

这其实就是导演在通过具象的画面在向观影者传达这部电影的感情,而每一个事物都有它所代表的深意。大概是温暖,安静,善良,润物细无声,美感。

破了的门代表了愤怒的民子,修好的门就代表着耕作的关心和爱,画面整体的构造是描绘出你在生气,我负责修好,这就是爱。

在我看来,导演的镜头沉默式语言平实而又真诚,让这部影片的故事情节自然而然的走进了观影者的内心。在导演的镜头下,民子的内心情感被淋漓尽致的体现,而整部电影的气氛也萦绕着淡淡的快乐,如此写意的镜头运用,让影片的情感表达更加的丰满。

日本电影导演山田洋次(从远山的呼唤看懂天才型导演山田洋次创作背后的哲思与情感)(4)

准备晚饭的民子

影片中不同段落的回忆,都采用了这样的镜头呈现方式。固定或者平缓的运动镜头,使观众可以长时间的关注这个故事回忆内容的本身,而不是跳出剧情的思考,这种空间的统一性,也提升了整部电影的视觉美感。

再来说这部《远山的呼喊》中导演常用的一个很重要的讲故事的方法,特别注重情感潜移默化的积累。像他的主角从不会直接对着深爱的对象说出“爱”字,而只会默默地通过行为举止甚至眼波流转来表达自己对意中人的关爱,最关键的是,对于这种朦胧的情感,山田通常不会很快挑明,而是很有耐心地将之维持至片尾。

观影过程中想,应该会有民子和高仓健情感爆发,互诉衷肠的亲密戏。但是并没有,这个导演太高级了,他要表现的就是这样隐忍,付出,简单的美感。最后一幕,高仓健在被押送的列车上,民子和蒙田的一段对话也是神来之笔,用幽默的方式真情告白,说完这段话三个人都哭了。高仓健整个影片都是坚韧的形象,转头望向窗外擦拭泪水。

一点也不煽情,但太打动人心了。男主从头到尾没有表露自己的感情。我爱你,不用我说出来,也能让你知道我爱你。因为我做的每一件事都在表达着我对你的感情。

《远山的呼唤》中无论是具有写意的镜头沉默式语言,还是镜头间采用先抑后扬的呈现方法,无一不为这部电影营造了引人入胜的观影情境。让这个电影故事充满了真实的魅力,剧情的发展更为流畅具体。

在我看来,正是这些镜头语言的补充,才将电影中普通人的故事放大,让观影者随之感悟与思考,在民子的人生经历中,去挖掘更多的生活哲思。在电影里导演希望向观众传达一些正向的能量,而这些需要观影者用心发现。

日本电影导演山田洋次(从远山的呼唤看懂天才型导演山田洋次创作背后的哲思与情感)(5)

拍戏的山田洋次

03、作为一名电影爱好者,结合我上面分析《远山的呼唤》的角度,分享三个电影中常用表达情感的方式

一部电影无论导演想要向观影者传递怎样的内容价值、生活哲思,都需要从视觉和听觉引发观影者的思考。能触动人们的大多非电影的逻辑,而是情感。因此,电影的情感表达方式变得尤为重要。

那么没有系统学习过电影处理的我们,应该如何在观影时发现导演的情感表达方式,从而减少对电影中有价值内容的错过?

下面将结合我多年的观影经验,结合《远山的呼唤》中的情节,分享三个电影中常用的情感表达方式帮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电影及导演所要表达的情感意义。

①了解导演的人生历程与事业发展

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是讲述故事,有的电影口碑平平,有的电影却收获很多大奖,引起观众共鸣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在于导演是否把个人表达的鲜明特色融入到了电影之中。导演作为整部电影的灵魂人物,所有的场景、所有的镜头都是导演个人想法的表达。山田洋次就是将自己的乐观人物性格,融合到了轻喜剧的元素中,让他的风格独树一帜。

所以,想要看懂一名导演隐藏在电影中的情感,就要先去了解这名导演的人生历程与事业发展,当我们知道了在他身上曾经历过的一切,就会更加理解他在电影中个人特色的体现和传输的情感。

日本电影导演山田洋次(从远山的呼唤看懂天才型导演山田洋次创作背后的哲思与情感)(6)

帅气的高仓健

②细心留意电影中的沉默式语言表达

观看电影时,很多人都会因为电影中主人公情绪的碰撞,而沉浸其中。这样的情绪感染下,我们会降低对导演隐藏在电影中情感的表达。因此,我们需要仔细留意电影中出现的沉默式语言表达,帮助我们理解一些情绪和表达的意义。

电影中的语言相对而言比较容易识别,一般情况下都会有镜头的直接表达。而电影的沉默式语言表达,就需要我们从人物性格、事物的前后对比,剧情的承接与转折处,去用心体会和感悟。

比如说,如果沉浸在《远山的呼唤》民子和耕作最后的情感表白中,我们就会被导演所营造的悲观情绪所感染,那么我们就很难看到民子圆满爱情。但如果我们能从电影的沉默式表达,通过耕作的流泪和民子赠送耕作黄色手帕,看出导演的用心良苦,就会明白该导演隐藏在电影里的情绪,是对民子和耕作的美好爱情的期许。

日本电影导演山田洋次(从远山的呼唤看懂天才型导演山田洋次创作背后的哲思与情感)(7)

民子和耕作一起喝咖啡

③用故事思维看懂导演想要隐藏的情感表达

试想一下,在生活中,我们如果想要在短时间内讲明一个故事,并且让周围的人被这个故事所感染,我们会怎么做?

是不是按照讲故事的基本模式,在讲述某个人或某些事的经历与变化时,用一些先抑后扬的情节来触碰人们心底最柔软最能调动情绪的方法。比如说,在《远山的呼唤》中的民子和耕作,很多人都会觉得有民子和耕作情感爆发,互诉衷肠的亲密戏,但是没有。

这样的剧情安排其实就是运用了故事的思维,用看待故事的角度,沿着导演的感情脉络,我们就会发现导演隐藏在电影里情感的蛛丝马迹。而这些导演隐藏在电影里的情感,其实就是导演自身隐藏在内心深处情感的呈现,不到最后一刻,你永远也不知道导演所表达的情感。

日本电影导演山田洋次(从远山的呼唤看懂天才型导演山田洋次创作背后的哲思与情感)(8)

美丽的北海道

总结一下:

想要真正看懂《远山的呼唤》,不能仅仅从电影的故事内容进行分析。如果单从内容分析我们只会看到导演想让我们看到的画面,那么隐藏在电影中真正有价值的哲思与情感表达方法,往往就会被我们所忽略。

因此,今天这篇文章就介绍了一下我对《远山的呼唤》故事之外的一些思考,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也结合电影,分享了三个看懂导演隐藏在电影中情感的方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