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是北方人还是南方人(你知道现在的南方东莞人基本都是来自哪里的吗)
作为一个近万亿GDP、常住人口近850万的新一线城市,竟然没有市辖区!(现在中国只有3个不设区县的地级市,分别是甘肃嘉峪关市、广东中山和东莞。)没错,他就是曾经“广东四小虎”之首,号称“世界工厂”的东莞[guǎn],名字一定不要读错哦。
当然你从市容市貌很难把它跟杭州、武汉、青岛、南京等这种新一线放在一块。它的强盛不是因为某个亮眼的城市中心,32个镇街(东莞下辖了28个镇,4个街道)就像32座中小城市,它便是由这“三十几座城市”构成的。发达的镇像虎门、长安、厚街,有着完全不输三千亿GDP地级市的摩天大楼、企业、商场、五星级酒店,弱的镇如谢岗、洪梅也有着县城级别的气度。
东莞位于广州和深圳两大一线城市的中间地带,同时与香港、澳门隔珠江口海域相望,正是因为这样优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东莞的繁荣。目前东莞常住人口850万左右,改革开放以后外来务工移民就占了650万,一座标准的移民城市。但东莞的移民历史绝不仅仅是从改革开放以后才开始的,而是始于东晋。
东莞的名字就是始于其最早的移民。
东莞正式得名于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但关于东莞得名:香料说、有盐场说、山东移民说等众多说法。
香料说从常识上说就讲不通,因为莞香出现在宋代,比东莞正式得名还要晚。
盐场说:珠三角地区历史上曾诞生了一个标注为“东官郡”的地名,主要负责制盐,但在古代这个郡的治所驻地并不固定,先后在宝安、怀安、增城辗转,但都未曾在今天的东莞境内,这个“东官”跟后来的东莞市的关系有待商榷。
位于深圳南头
山东移民说:
赫赫有名的“东莞”起源于北方的山东,至今山东日照还有个叫“东莞”的镇。东莞最早因产莞草而得名,中国最早的东莞县出现在西汉时期的山东,三国至两晋时期还成为东莞郡,而此时现在的东莞市地区还是一片蛮荒之地。
熟悉历史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北方中原人口的第一次大规模南迁就是始于西晋永嘉之乱后,在人口大量南迁的情况下,东晋南朝时期颁布了“侨郡”措施,原州郡县沦陷后,其地人民迁寓他处,“皆取旧壤之名”。再加上中国人故土情结很深,原来北方地区的一些郡县名字,就很有可能成为南方地区的新地名。由此可见,第一批东莞人很有可能就是来自古代山东东莞郡地区的人口,故地在今日照莒县境内。
北宋时期,现在的东莞因为莞香兴起,而山东的东莞因为多次北方人口的南迁而衰落,后来干脆撤县,所以至今就只是镇级别了,至今世人也是只知南方东莞而不知曾经北方东莞。
现在的东莞人又可以分为旧莞人和新莞人
一、旧莞人主要有二大民系:
(1)东莞广府人:由中原移民与古越族混居同化而成,最早可溯源至秦朝的移民戍边,其后由于战乱,汉、魏晋、唐等时期亦出现多次汉民南迁,经陕、豫、鄂、湘、赣、桂等省区抵达岭南。宋朝时期集聚在南雄珠玑巷的汉族移民大规模地向珠江三角洲迁移,被视为东莞广府人的主要来源。
东莞民系分布图
(2)东莞客家人:中原移民的另外一支在两晋、唐代、两宋、明朝等时期先后经历了六次往沿海方向的迁徙,抵达相对安宁的闽、赣、粤地区;客家人因为迁徙的地方主要是丘陵山区地带,交通闭塞导致他们的文化特色得以封闭流传,并与当地的畲、瑶等少数民族交融形成客家民系。东莞的客家人多从粤东地区辗转流入。
虽然分为两大民系,但还是以广府民系为主。粤方言(广州话)区使用面积、人口均占全市的大部分。在32个镇街中,纯粤方言镇街有石龙、长安、沙田、洪梅、道滘、麻涌、万江、中堂、望牛墩、石碣、高埗、大朗、寮步、茶山、企石、石排、常平、横沥、东坑、桥头等20个。莞城、东城、南城、厚街、虎门、大岭山、塘厦、黄江、谢岗等9个镇街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讲粤方言(莞城只有1个300多人的罗沙上岭村讲客家话);清溪、凤岗2个镇大部分讲客家方言;仅樟木头镇是纯客家方言镇。
二、新莞人:
“新莞人”称谓浓缩了一座城市对外来建设者的包容和人文关怀。在改革开放30年中,他们为东莞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血汗,他们曾被叫做盲流、民工、打工仔或是外来妹、外来工。随着经济的发展,执政能力的提高,东莞的决策层进一步解放思想,为上千万外来工正名。2007年4月16日起,东莞六百多万外来务工者有了一个响亮的新称谓——新莞人。
目前新莞人大约有650万左右,占比可以达到80%左右。新莞人则来自五湖四海,其中来自广东省内(主要是粤东、粤西、粤北等地)、湖南、广西的务工人员人数位居前三甲。而大家印象中人数较多的四川籍员工数量则排到第四位,湖北籍员工数量则排到第五位。
东莞从古至今都是一座移民城市。在全国所有城市外来人口占比排行榜中,东莞高居第一。外来人口占比常住人口超过75%,也就意味着在东莞每4个常住人口中,就有3个是外来人口,仅有1个是本地户籍人口。
东莞虎门销烟
不管曾经你是旧莞人还是新莞人,现在我们都是东莞人,一起为我们爱的东莞而奋斗。
如果你也曾经为东莞奉献过青春,请转发此文,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