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三日游自由行最佳方案表(钟鼓楼)

暮鼓晨钟,亦作暮鼓朝钟、晨钟暮鼓,原本为佛寺中晚击鼓、早撞钟,以报时间,并劝人精进修持,后引申作使人警醒的语言,或是形容时光的推移。

暮鼓晨钟旧时光

在古代,撞钟和击鼓都是报时用的。鼓楼击鼓是定更,钟楼撞钟是报时。钟楼和鼓楼,在古代城市建设中必不可少。两者遥相呼应,一般位于城市中轴。

西安三日游自由行最佳方案表(钟鼓楼)(1)

钟鼓楼早在汉朝便已出现。东汉蔡邕在其著作《独断》中写有“夜漏尽,鼓鸣则起;昼漏尽,钟鸣则息”,可知当时钟鼓就已成为报时工具。

到了唐朝,长安城的承天门上设有钟鼓,负责发出启闭城门的信号。

北京钟鼓楼则始建于元朝至元九年(1272),时名为齐政楼,最初建于皇城以北的中心地带,后毁于大火。明朝迁都北京后,在修建紫禁城的同时重新建造了钟鼓楼,并将其位置定在中轴线的北端,后几经焚毁而重修。时至清朝,钟鼓楼在明朝建筑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改建和修缮。

在元、明、清时期,钟鼓楼承担着计时和报时的重要作用,城里的百姓依照传来的钟鼓声判断时辰,决定劳作起居。

文艺作品中的钟鼓楼

用余钊在《北京旧事》中的话说“鼓楼像一个穿红袍、戴红帽、矮胖身材的贵族,钟楼像是一个穿灰袍、戴灰帽、瘦高身材的平民”。

刘心武则在《钟鼓楼》一书中写道:“请记住,在北京城中轴线的最北端,屹立着古老的钟鼓楼。鼓楼在前,红墙黄瓦。钟楼在后,灰墙绿瓦。鼓楼胖,钟楼瘦。尽管它们现在已经不再鸣响暮鼓晨钟了,但当它们映入有心人的眼中时,依然巍然地意味着悠悠流逝的时间。”

相较而言,我对中学时传唱的歌曲《钟鼓楼》印象更是深刻。

这是歌手何勇的转折,当他回到钟鼓楼下,感染到它静穆安详的力量时,回首起往事感觉像一场梦。如果说昔日的朋克姿态源自于他成长的困惑,而如今他成熟起来了,锋芒有所收敛:

钟鼓楼吸着那尘烟,任你们画着他们的脸,你的声音我怎么听不见,现在太吵太乱,你也看了这么长的时间,你怎么再也不发言,是谁出的题这么难,到处都是正确答案,我的家就在二环路的里面,我的家就在钟鼓楼的这边,我的家就在这个大院的里边,我的家,我的家,我的家就在这个地球的上边。

西安三日游自由行最佳方案表(钟鼓楼)(2)

“暮鼓晨钟”还是“晨钟暮鼓”

古时候将黑夜分为五个更次,每个更次为一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个小时。清朝乾隆之前,击鼓撞钟报时的方法比较复杂,乾隆后将其简化为只在夜里报两次更。分别为定更和亮更。

每天定更的时间是一更,为19点到21点,先击鼓后撞钟,所以叫“暮鼓晨钟”。

每天亮更的时间是五更,为3点到5点,先撞钟再击鼓,所以叫“晨钟暮鼓”。

无论是定更还是亮更,都需要击鼓和撞钟的,只是先后顺序不同。由此,就有了“暮鼓晨钟”和“晨钟暮鼓”的区别了。这并不是很多人理解的那样:早上撞钟,晚上击鼓。

看来这两个成语的用法,主要看当时的环境。如果在傍晚,听到定更就是“暮鼓晨钟”,如果在早上听到亮更,那就是“晨钟暮鼓”了。

西安三日游自由行最佳方案表(钟鼓楼)(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