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肥正确使用方法及作用(作为三大元素肥之一)

#创作挑战赛#

导读:磷肥,它作为作物生长必要的三大元素之一。它之间影响到作物生长发育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元素之一,其中磷元素是作物体内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成元素。对于作物生长过程中细胞分裂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也就是光合作用、蒸腾、呼吸等最基本的生理作用等,另外还包括一些信息、能量的传递等,这就是磷在整个作物生长周期参与的过程。

磷肥正确使用方法及作用(作为三大元素肥之一)(1)

常见的磷肥有哪些?

对于这个磷肥的发展史而言,确实经历的多代的变化。其中最早期使用的磷肥主要是过磷酸钙和重过磷酸钙,这两种在以前是非常要的磷肥。而且如今也没有被淘汰,说明这两种磷肥的重要性确实不小。随着科技的发展,对于磷肥也有了新的品种。如磷酸铵、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等,而这些也只是磷肥发展中的一个过渡。在如今使用的磷肥也出现了磷酸二胺和磷酸一铵等,其中还随着施肥方式的变化,尤其是水肥一体化模式的普及,对于磷肥的溶解性也有了新的要求。出现溶解度非常高的磷肥,如磷酸二氢钾、磷酸铵等,非常适合水肥一体化模式进行追施磷肥,作物吸收的效果更好。这可能就是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最好的验证,农业发展首先离不开的就是肥料发展。

磷肥正确使用方法及作用(作为三大元素肥之一)(2)

磷肥的基本特点?

磷肥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这个是决定磷肥使用的重要因素,虽然磷肥是氮磷钾三大肥料之一。但磷在土壤中的移动速度是最小的,也就是说磷在土壤中扩散的距离仅有3-4公分。也就是土壤在施入磷肥后很难在短时内起到效果,根据这些特性,接来简单聊一些关于磷肥的使用。

磷肥正确使用方法及作用(作为三大元素肥之一)(3)

①磷肥使用要尽早

磷肥的第一特点,移动性非常差,这就关系到作物吸收情况。而对于作物本身而言,在作物苗期的时候,它对于磷肥的吸收速度是最快的。从作物对于磷肥需求总量而言,作物苗期对于磷的需求可能要占据一生中吸收总量的一半还要多。也就是说如果在苗期出现缺磷的情况,作物生长就会遇到问题。而由于磷肥的扩散范围有限的情况下,后期追施磷肥也很难达到效果。这就是为何磷肥一定要早施,这就是什么在翻地的时候撒入磷肥的原因。

磷肥正确使用方法及作用(作为三大元素肥之一)(4)

②磷肥是长效肥

磷肥的移动或扩散的速度慢,这也算是它的一个优点。也就是土壤中的磷肥被作物吸收的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而大部分还都是留在土壤中。这对于肥料的使用而言,可以不用年年追施磷肥。而这个磷肥往往可以在土壤中停留多年,也就是土壤施入一次磷肥,可以持续几年不用再追施,从而也能达到追施的效果。

磷肥正确使用方法及作用(作为三大元素肥之一)(5)

磷肥的基本使用方式?

磷肥还有一个特点,尤其过磷酸钙,它非常容易发生潮解,形成块状物。这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把它弄碎,都集聚在一起了。接来,聊一下具体的磷肥使用方式,也许很多也都这样使用。但是还是要进行一些相关的知识科普,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尤其是现在,很多的年轻人都不愿意从事农业相关的工作了。

磷肥正确使用方法及作用(作为三大元素肥之一)(6)

①磷肥施肥方式

其中最常见的翻地之前把磷肥撒在土壤的表面,算是底肥。另外也有其他的使用方式如:穴施和沟施,这两种方式看似不同,其原理是一样的。基本都是以把磷肥施入到距离作物根系最近位置,这样作物苗期对于磷的吸收效果会更好一些。只是这两种方式耗费的人工比较大,但效果应该是最好的。如穴施和沟施,这样可以降低磷被土壤中铝、铁元素进行固定而失去肥效。

磷肥正确使用方法及作用(作为三大元素肥之一)(7)

另外还有一个根外施肥,磷肥同样适用。这个与我之前常说的灌根比较类似,就是把磷肥溶解后,施入到作物根系附近。对于这样的施肥,它基本都是作物生长到晚期的时候。因为这个时间作物的根系出现老化,对于养分的吸收能力降低,把磷肥施入根系附近,这样容易吸收。在作物生长晚期的时候,也可以喷施磷肥,一般选用易溶于水的过磷酸钙,当做叶面肥使用。也能达到追施磷肥的目的,这都是最好的机会。可以理解为没有办法当中最好的办法了,效果也有的。

磷肥正确使用方法及作用(作为三大元素肥之一)(8)

②磷肥可与其他肥混合使用

其中最常见的是有机肥和氮肥混合使用,其中磷肥与有机肥的混合,可以使得磷肥的溶解更快一些,原因就是有机肥是酸性的,有些磷肥溶解速度就会快一些,这些也能提高作物的吸收效率。另外混合使用氮肥,是对于作物生长过程需求量最多的就是氮肥,可以满足作物根系以及植株的生长。用行业的术语讲,叫做营养均衡。

总结:

磷肥的日常使用的相关知识和技巧大概就这么多,其中注意的磷肥的使用不用年年用,也能达到补充磷元素的目的。另外由于磷肥的移动性问题,尤其条件的情况进行穴施或根施效果会更好一些。最后,磷肥与氮肥或有机肥混合使用,达到的肥效会更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