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字的一些传说(我有传家宝联合国中文日)
今天是联合国中文日,之所以将中文日定于农历谷雨这一天,是为了纪念汉字始祖仓颉。
传说轩辕黄帝的史官仓颉在“谷雨”时节创造出了中国最原始的象形文字。他造字的时候,通过天上星宿的分布情况、山川脉络的样子以及鸟兽鱼虫的痕迹,描摹绘写,造出代表不同意义的符号,这些符号就是原始的象形文字。
甲骨文
据考古和文献记载说明,中国的文字至少在四五千年之前就已经诞生并日趋成熟了。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成熟文字,它是商朝后期写或刻在龟甲、兽骨之上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现已发现的甲骨文字有四五千个,经过文字学家和考古学家们分析、判断,能够辨认的已近两千。这些甲骨文字,多为从图画文字中演变而成的象形文字,许多字的笔画繁复,近似于图画,而且异体字较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另一方面,甲骨文中已有形声、假借的文字,说明文字的使用已经有了相当长久的历史。
金 文
继甲骨文后出现的汉字书体就是金文,由于这种文字多铸于各种青铜器上而得名,也称为钟鼎文或青铜器铭文。金文常载于各种彝器、乐器、兵器、度量衡器、铸币、铜镜和金属印章之上。其中以彝器之上载文数量最多。各种器物上的文字,较之甲骨文长且完整。字数少则数十字,多则数百字。刻或铸在钟鼎彝器上的文字,主要用于记载战争、盟约、条例、典礼、赏赐、任命等政治事件,早期的金文则多刻有卜名、谥号、氏族名、器物名。
篆 书
篆书又分为大篆和小篆,是汉字书体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他始变古文,别创新体,以趋简便,著有《大篆》十五篇。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所创,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华夏,其疆域广而国事多,文书日繁,甚感原有文字繁杂,不便应用;加之,原有秦、楚、齐、燕、赵、魏、韩七国,书不同文,写法各异,亦亟待统一,乃命臣工创新体文字。小篆较之大篆,形体笔画均已省简,而字数日增,这是应时代的要求所致。从古文到大篆,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占有重要地位。
隶 书
隶书始为秦朝程邈在狱中所作,他在狱中苦心覃思十年,损益小篆,作隶书三千字,上之始皇。始皇采纳用之,遂拜其为御史。当时,改简小篆为社会亟需,势在必行,致使隶书这一新的字体应运而生。隶书主要有秦隶和汉隶,秦隶是隶书的早期形式,汉隶则为隶书的成熟字体。人们通常所说的隶书,是指汉隶中的“八分”而言。隶书发展到八分,已是姿致遒美,为人们喜爱而又得到长期使用的文字了。
简体字
再往后,又出现了对隶书简化的草书、行书、楷书等。繁体字,亦称繁体中文,指汉字简化运动之前的整个汉字楷书、隶书书写系统。繁体中文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直到1956年前一直是各地华人通用的中文标准字。1956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开始全面推行简化字。2001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明确规定中国推行规范汉字,也明确保留或使用繁体字的范围。2013年6月,中国国务院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一般应用领域的汉字使用以规范字表为准。
介绍了这么多,相信小伙伴们对中文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了解。中文不仅仅是一种载体,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家国情怀,是一种能将全世界的华人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符号。就让我们在联合国中文日这一天,好好回望中文的发展吧!
(来源:央视微C)
CCTV-1《我有传家宝》
每周六18:00档播出
编辑:王娇
责编:房渭平 李冬 安家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