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养龙鱼指南(龙鱼幼龙阶段饲养知识点汇总)

新手养龙鱼指南(龙鱼幼龙阶段饲养知识点汇总)(1)

龙鱼幼龙的适宜生存环境

幼龙水位相对低 可以参考水位=鱼体长度,这个公式适合龙鱼终身。

缸大龙小龙鱼紧张,有的人说加配鱼或隔板,实测效果并不佳,还是紧张;而且你将来一定会想办法把配鱼捞出来,或把隔板撤掉,这个动作对龙的惊吓非常大,最温和的办法就只是降水位,以后升水位对鱼的惊吓最小。根本上解决紧张,还是从水质、喂食、互动上面着手。

龙鱼幼龙低水位,有利于缓解紧张,后三张开;但直至亚成龙、成龙期长期用低水位,鱼鳔长期不需要通过充气放气来进行上浮下潜,鱼鳔容易和腹腔黏连,鱼鳔功能丧失,一旦将龙鱼放入高水位很容易暴毙。

龙鱼在幼龙亚成龙之前的稳定状态、稳定吃食、稳定生长至关重要。重中之重就是保证主缸内部的稳定。

龙鱼初级发色的环境因素占了主导地位(神经是直接对环境有反应)!而荷尔蒙激素的分泌程度是次要的(荷尔蒙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才开始分泌的,因此幼龙时期基本不会分泌)!

幼龙阶段用白缸或蓝缸,用灯伤害不会那么大,如果是黑缸加高色温灯很快就锁框黑化了,通常到了40cm 才考虑黑缸上色。另外,夜间加小夜灯,避免纯黑环境下因声音引起过激行为。

新手养龙鱼指南(龙鱼幼龙阶段饲养知识点汇总)(2)

各种底色和背景龙鱼缸效果对比表

龙鱼幼龙的发色与灯光

龙鱼发色各阶段:幼龙的时候上粉快,成龙的时候上金上红快,亚成龙有段尴尬期。老龙阶段颜色会初步变淡。

幼龙阶段用红灯或粉灯营造不那么刺眼的环境,可以缓解小龙紧张情绪。

幼龙亚成龙夏季生长代谢加快,鳞片摊薄稚嫩,此时应避免上侧灯,以免对薄鳞造成伤害。

龙鱼在35以下算幼龙 需要适度开顶灯 不要开侧灯 不要急于诱色 ,但如果完全无光照无紫外线的话 对生长 骨骼 鳞片也是不好的。

开灯的时长,看龙鱼的尺寸(越大可以越长),鳞片表现(越黑越糊则需要减少),和缸的背景色(白缸可以多照,黑缸则减少)来定。幼龙鳞薄短照,成龙鳞厚长照。

龙鱼幼龙出生头半年器官都没怎么发育完全,是不可能发色的,尾花还在的话,上灯没用,只会烤黑, 出框很难,用粉灯或红灯缓解紧张倒是可以尝试,状态会好一点。

龙鱼在幼龙阶段用865每天12小时连续3天,龙鱼背(六排)立马黑完。如果龙鱼鳞片糊了只有拔鳞片 药物是恢复不了的。因为幼龙的黏膜保护层没出来,强光长照容易黑化过度,以后再洗底很难很难,所以不要过早上灯;另外垢不退,发色不会过来的。

龙鱼幼龙鳞片色泽一般不会很厚 30 后慢慢才呈现出来。一般是加水稳大量换水刺激粘膜再生。黏膜厚才有机会发色厚。 有些极致的方法是用盐反渗透原理,加盐千分之四。

龙鱼幼龙、亚成龙的血痕不逼出来,没法吃框,大了一直保留更难。

龙鱼幼龙的食物

幼龙的食物以小鱼为主,最好切碎成2,3毫米大小;不要喂虾或泥鳅,容易体形走样。

作为龙鱼食材,如果偶尔喂牛羊猪肉需要选瘦肉,脂肪不好消化且肥水,小老鼠蛇蜥蜴小鸟这些也是锻炼野性的食物,但要注意幼龙亚成龙或体质肠胃不佳的成龙不能大块喂食,极易引起肠炎或趴缸。大胆喂食建立在肠胃健康和水质达标之上。

龙鱼从幼龙到亚成龙阶段,每天喂1只和3只鱼虾,其实生长速度基本是一样的,因为吸收能力在那里;而多喂的后果则是宽身,肚子凸出,长大后体形容易走样

幼龙少食多餐,消化完再喂,累计可以达到每天总10成饱,亚成龙少食多餐每天总7成饱,成龙少食少餐每天或几天3成饱。

小龙鱼或肠胃不佳的鱼不宜投喂小甲鱼

根据龙鱼鱼只大小,喂食量和频率口诀

喂食频率口诀: 3 2 1 3 2 1 3 2 1

喂食份量口诀:10 9 8 7 6 5 4 3 2

新手养龙鱼指南(龙鱼幼龙阶段饲养知识点汇总)(3)

我的喂食方式和这个不一样,我是一天喂一次 ,每次6分饱

龙鱼幼龙的适宜水温

幼龙30度勤换水增加代谢促进生长

龙鱼年龄与水温的关系

1、小鱼(尺寸10-30cm) 恒温温度28-30度 治疗水温32-33度

2、亚成鱼(尺寸30-45cm) 恒温温度26-28度 治疗水温30-32度3、成鱼(尺寸45以上) 恒温温度24-26度 治疗水温28-30度

龙鱼幼龙的伤病问题

龙鱼胸鳍第一根梗骨折断,越小的龙越容易恢复,通过换水,喂食高钙食物,保持好的状态,胸鳍展开,比较容易恢复。

幼龙和亚成龙的掉眼可以通过调整水质、状态、封缸,较好的恢复。

新生幼龙引起立鳞的温差波动范围是 0.5-1度。

购买到压养的幼龙,大概率会有轻微兜嘴,调整的方法如下:

1、升温到29~31度

2、每日少量多餐

3、主食多样化

4、搭配高蛋白辅食

5、提高换水频率和换水量

龙鱼融鳞多出现于幼龙 ,表现先是翘边 不要猛换水 否则就会出现小缺口 少量上黄粉 ;新鱼来之前先换半缸水,如果已经有鱼就每天换半缸水 别老水 ph动荡超过0.5容易融鳞。

本文章摘自龙族,分享龙鱼知识传播龙鱼文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