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侣恋爱聊天相处技巧(恋爱技巧婚姻指南)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你好。

相亲、恋爱、亲密关系指南……如今,五花八门的情感类视频是各类网络平台上的“常客”。即便你没有特意去看,也或多或少会刷到一些片段,没准身边还有人沉迷其中。看情感类视频,为什么让不少人觉得上头?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情感类视频,最初的形式是长视频,以综艺节目为主。从上世纪90年代《玫瑰之约》《相约星期六》等,开启情感类节目现场交友速配这一先河;到2010年前后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素人相亲节目大火,屡屡引发全社会关于爱情观、婚恋观的讨论;再到如今,各类情感类综艺百花齐放,依托电视和网络平台,主角有明星有素人,形式包括相亲恋爱、代际观察、明星假想扮演,几乎实现了相亲、恋爱、结婚、生子、离婚、离婚后再寻爱情等全链条覆盖。情感类综艺一路发展一路更新,但无论如何变化,一直是综艺市场的热门类型。

情侣恋爱聊天相处技巧(恋爱技巧婚姻指南)(1)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和应用不断拓展,情感类视频也越发“短平快”起来。“TA真的爱你的3种表现”“看哭千万情侣,原来这就是幸福的样子”……各种短视频和直播平台上,情感类短视频或是剧情演绎,或是总结金句,或是分析热点,总能斩获不俗数据。在多个短视频平台上,情感类内容均是增长最快的内容品类之一。

长视频也好,短视频也罢,情感类视频之所以长盛不衰,主要是因为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亲密关系话题具备吸引共鸣的天然优势。近些年来,情感类综艺不断更新迭代,给传统的婚恋主题加上旅行、游戏等新元素,并不断细分领域:有主打“90后”婚恋观的,有关注“母胎单身”择偶标准的……总有一款适合你;情感类短视频更是善用各种包装技巧,借由极具噱头的标题、社会热点和算法的加持等,猜你喜欢、精准投喂。不仅年轻人容易被其吸引,觉得可以从中学到知识、得到慰藉,关心年轻人婚恋问题的长辈们也觉得找到了一个近距离观察年轻人婚恋现状和心态的窗口。

与此同时,情感类视频呈现出了感情的鲜活样貌,成为了不少人情感的出口和寄托。看看视频,既能代入体验恋爱的甜,又不用承担鸡毛蒜皮的烦,这一点更是深受当代年轻人的喜爱。观看者抱着打发时间的心态点进去,一边看一边也把自己的喜恶和价值观融入其中,继而生发出具有热度的话题。对衍生话题的讨论,也带来了社交属性,抱有同样观点的人可以享有群体认同,进而不断增强情感类视频的黏性。

情侣恋爱聊天相处技巧(恋爱技巧婚姻指南)(2)

但需要提醒的是,有市场的地方就会有生意。在“为别人爱情流泪”的时候,也要心存警惕。节目嘉宾以错误价值观搏出位、恋爱真人秀假感情真作秀、打着情感分享名义卖货导流、利用情感分析夹杂伪科学……情感类视频的热度背后,也有品质良莠不齐的隐忧。这需要更有力的规则约束,观众也要学会自己甄别。

去年,一项面向千余名大学生发起的问卷调查中,88.23%的大学生支持大学开设恋爱课;前段时间,武汉大学“恋爱心理学”课程爆火,这从侧面反映出,“爱的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刚需。也正因此,情感类视频也可成为一种观照自身的镜鉴。每一个人物,每一段关系,每一种结果,情感类视频提供了人际关系的某种模板和可能性,从中我们可以对照、对比和反思自己的言行。从这个角度看,情感类视频已经走出婚恋、速配的目的性诉求,在更丰富的形态中传递出更深刻的价值——带来了情感诉求和价值观念的讨论。在各种观点的碰撞中,观看者可以判断、讨论,也在不断接纳和重塑自己的价值追求。

当然,情感类视频并非“灵丹妙药”,再多的视频,也无外乎仅供参考。要知道,再多的技巧和套路都敌不过一片真心,再丰富的想象也需要一朝“奔现”。

这正是:

视频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抛却套路与假意,拨云去雾见真情。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周珊珊)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