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县送喜报(喜报喜报飞过五十年)
作者 天地日月
从一九七〇年十二月参军入伍到现在已经五十一个年头了。 进入古稀的我们,总有点怀旧。人的一生经历万千,能有共同话题,而且津津乐道的事并不多。战友们提到《入伍通知书》应该就是其中之一。按照我的想像,当我把五十几年前的《入伍通知书》展现在大家面前时,战友们一定会倍感亲切,也会为见到多年未见的“血肉"文书而欣慰。然而,使我大为惊呀的是,竟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表示没见过,或者说没听说过还有这个文书而不以为然。甚至有人认为是我虚构的东西,是捉弄大家的玩笑。于是,热讽冷嘲叫我束手无策……,好在极少数战友表示曾见过,或者说见过别人的,而且还在调职定级中发挥过作用。
由于我参与了当年征兵的全过程,又由于在院校研究过征兵工作,直到退休前后都还涉足征兵工作。这件事可以聊一聊。
《入伍通知书》是我们参军入伍的直接凭证,相当于大学生的《录取通知书》,也相当于参加工作或调动工作时的《報到通知》。是国家每年征兵工作中,确定应征青年参军入伍而下发给个人的手持凭证。下发《入伍通知书》是征兵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入伍通知书》由县级人民政府颁发,基层组织实施。个人在征兵中通常产生三类档案资料:一是体检类,二是政审类,三是定兵类。就是个人在体检关、政审关都过了,最后就是决定谁去,这个人最终是否入伍?通常是逐级定兵,当年由公社为主导意见,由县里最终审定。当定兵结束时,同时产生两个文书,一个是装入档案的《应征青年入伍登记表》,另一个就是下发《入伍通知书》。《应征青年入伍登记表》中除个人一般内容外,主要由大队、公社、区、县各级都拿出"同意入伍"的肯定意见,注明年月曰,并加盖公章。这个非常重要,大事小事说查档案,实际就是看的这一张纸。县里下发的《入伍通知书》,有两个作用,一是给各级行政组织明确,谁去当兵。二是明确告诉个人,已确定你去当兵。《入伍通知书》最终送达个人,由个人保管。
《入伍通知书》是我们个人手持的唯一入伍依据,其份量与《军人退伍证》等同。当年,假如说你没有这个证明,你怎么肯定知道你可以去当兵呢?你又凭什么去换发军装呢?你 凭什么还去走亲会友、甚至还大摆酒席宴请宾客呢?……所以说每人都有一张《入伍通知书》是肯定的。当年的知识青年汪家智,就是拿到《入伍通知书》后,才匆忙赶回武汉向家人報喜的。他母亲特从武汉到王场为他送行,十分慎重。王向群也是同样。如果说没有凭证,家人会相信吗?
这么重要的文书凭证,怎么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没有见过?我仔细回忆了一下,原因可能很多。主要有以下:
一是当时的传统习惯和文化背景影响。那个时候青年去向都是父母之言,应征青年只是家庭一个小孩子,一切只听父母的。所以基层干部做工作的重点,都放在应征青年的父母(家长)上。往往家长一言堂,少有与孩子交流。不像现在,年轻人的事自已作主,家长管不着。
那时大多数老人的思想还是不愿意当兵,一是怕打仗,当兵是高危职业;二是经济落后,好不容易把儿子养大,要挣工分养家时却要去尽义务。征兵工作主要做去参军的工作,家庭对《入伍通知书》看得很淡,甚至认为不要去才好咧!不像现在都想参军,甚至出钱走后门到部队,《入伍通知书》十分难求,特别珍惜。
二是《入伍通知书》直接交给了家长,主要是父母,而不是应征对象本人。正因为基层干部慎重,必须交给家长(父母,或者说交给大人)。由于那时的人们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不能认识通知书的重要性及历史意义,拿到手后随手一放,不知到哪里去了,也不给应征青年讲。再就是那时农村很忙,不在家中,《入伍通知书》大部分都是在田间地头,或是在出工忙碌中,匆匆交给家长的,甚至那张纸上写的什么都不知道,随意处理了。我曾参与送达《入伍通知书》,就是在田间地头交给家长的。汪家智与王向群是家长不在身边,才交给了本人。我想,这是大部分战友没看见、没听说过《入伍通知书》的主要原因。
三是战友本人没有注意,更没引起个人重视。《入伍通知书》又称喜报,有少数是基层干部送到家中,将喜报直接贴到堂屋的墙上。由于我们从接到通知书到离家时间不长,被高兴冲昏了头脑,加上要探亲访友,移交、处理的事很多,甚至还要临时结婚、定婚,哪还把通知书放心上,就是贴在墙上也顾不上看一眼。据几位战友的弟弟妹妹讲,哥哥入伍后我们经常看墙上的参军喜报,而战友本人还一无所知,这是我们本身的主观原因。
四是不排除少量基层干部工作不负责任。《入伍通知书》从县里一直送到大队小队,各级征兵干部都必须明确谁入伍。至于通知书送给 本人的事,到基层就随便了。认为口头通知为主,随时叫一声就够了,把通知书随便处理了。还可能托人转交,转来转去,不知哪儿去了。
如果再有原因,那就是时间长了,淡忘了,大家都没说,也就没那么回事了。
我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那个年代,先是参加公社专案组,查安民党反革命组织案,清理阶级队伍。由于公社文书犯错误缺席,又命我临时代理文书工作,记得当时有招工、招干的档案业务,其中任善春就是那时参加饮食工作、周本龙就是那次提干的。还有知识青年首次系统登记工作,随后便向知青分批招工回城。到了征兵开始,我又参加了征兵工作。记得当时的《入伍通知书》是由县里统一印制,由各公社填写颁发,印章是公社革委会。
我们王场的通知书,是由我于一九七〇年十二月十日统一填写的。我本人的那一份是武装部长田德松填写的,当时他没有填写时间。说等我把全公社业务办完了,再送到我家去。两天后,我完成了全部任务,主要兵员都去张家口了。田部长约专案组的一班人,晚上将喜报送到我家。所以,我的那份通知书是一个人分两次填写的,用的是毛笔与钢笔两种书写工具。
我们来仔细瞧瞧那一年的《入伍通知书》。那是用一张十六开单面硃红纸胶印的,金色与黑色套印而成。那是文革时期,具有浓厚的时代特征。上方用金色印有最高指示,并用大写的喜字组成边框。中间同样用金色印有“喜报"二字作为底色,叠印"应征青年入伍通知书",表明文书的名称与性质,既是入伍通知又有报喜的意思。正文的抬头是主送个人,即某某同志,明确此文是发给谁的,而不是单位,凡参军入伍的每人一份。正文通篇运用了文化大革命的口号语言,落脚点是县革命委员会征兵领小组审查,批准你光荣入伍。落款为县人民武装部。
这份《入伍通知书》与过去历年相比,版面最小,自我国一九五五年实行义务兵役制后,每年都征兵,也都下发参军喜报,最大的为对开大红纸(半张)。这次为十六开,即过去的八分之一,可能是为了节约纸张。具体由同级政府的兵役机关,即县人武部办理。当时的政府称"革命委员会",那个年代都这样。我们今天看到的《入伍通知书》已经破损,印章的印油已经化了,字迹看不清了。一不精制、二不豪华、三不大气,用现在的标准看,还不好理解,怪怪的。但确确实实是当时的产物。一件物品代表了一个时代,也拆射了我们这一代人的生长环境。这就是历史,这就是我们经历的过程。
自一九七〇年十二月十二日田部长把这张《入伍通知书》送到家后,先是在饭桌上放了一下,一直由我本人收藏保管。我父母没文化,看不懂,但我口头给他们讲了,说,今晚田部长带人专门到家送参军喜报来了,也给他们晃了一眼,估计也没在意。弟弟妹妹们不知道此事。自新兵离家集中,这份《入伍通知书》与当兵时的全家福照片一起,打在小包袱内,后来与日益增多的照片一起保管。
这份《入伍通知书》跟随我到宝鸡参加新训,跟随我沿青藏线艰难进藏,跟随我驻守隆子边防,跟随我调西古服役,跟随我到南京继续服役。在部队二十几年服役期间,时常与照片一起拿出来瞧瞧。在转业退伍时准备销毁,与退伍证放到一起,又觉得起呼应作用。有入伍就有退伍吗!反过来,有退伍必有入伍啊!在武汉工作到退休,这一次觉得人到码头、车到站,该清一下了,又准备烧掉。下面那条破缝就是那次撕掉的,下手一半又不忍心,随手扔到一堆照片中运回了荆州。上个月,我将区政府退伍时分配的旧房子卖掉了。清理杂物时又发现了它,随手拍照发到网上。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 二〇二一年七月十五日于荆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