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朝鲜战争停战谈判(韩国要求划三九线)

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很快就介入朝鲜战局,并一度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在经过慎重考虑,毛主席决定支援朝鲜人民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总司令的率领下,克服了种种困难,先后经历数次战役,与美军进入了相持阶段。

揭秘朝鲜战争停战谈判(韩国要求划三九线)(1)

在与志愿军交火之后,美军上下一致认为靠武力统一朝鲜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美国高层也说道:“敌人已经无法把联合国军赶下海去,但联合国军也无足够的力量去重新解放整个北朝鲜。”

既然无法打赢这场战争,美国人自然是希望越早结束越好,打算在谈判桌上结束这场战争。

1951年6月,金日成到达中国,和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磋商后决定同美国谈判,1951年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在开城开始进行。

揭秘朝鲜战争停战谈判(韩国要求划三九线)(2)

虽然已经上了谈判桌,但美国人还是想边打边谈,在必要时候以军事压力来促使谈判朝有利于己方的方向发展,中朝双方对美方的如意算盘一清二楚。

除美国外,其他盟国等十分希望通过谈判达成停战,但南朝鲜的李承晚政府却坚决反对,不断威胁要把韩国的军队从联合国军司令部的指挥下撤出,而且当时韩国的军队占据了联合国军总占线的三分之二,如果撤出必将让美方陷入被动,且为了标榜自己进行的是“正义的战争”,美方控制舆论将李承晚吹捧成一位“自由斗士”,在谈判桌上反而让他们自尝苦果。

美国虽然同意谈判,但却不甘心让朝鲜战争成为自1812年战争后美国第一场没能打赢的战争,在战场上,面对志愿军,美军占不了任何便宜,他们只能在谈判中上占些便宜。

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朝鲜战争打了三年,谈判就谈了两年时间,而这两年中又有一年多是卡在本不应该成为问题的战俘遣返问题上。

揭秘朝鲜战争停战谈判(韩国要求划三九线)(3)

1951年7月26日,双方就议程达成协议,开始讨论第二项,确定军事分界线问题及建立非军事区。

对于这一点,早在十天前,彭德怀就特意知会李克农,要以“三八线”为界,恢复战前状态。

7月26日,朝中方面首席代表南日在会上正式提出,将“三八线”定为军事分界线,非军事区应当在其南北十公里的地带。

这本应是正常建议,但联合国军却要求把军事分界线划在朝中阵地的大后方的“三九线”,要求朝中部队在临津江以东从实际接触线后退38到53公里,在临津江以西后退68公里,使美方不费一兵一卒、一枪一炮就能获得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揭秘朝鲜战争停战谈判(韩国要求划三九线)(4)

除此之外,对方还要求除了划地面控制线外,还要划分空中战线和海上战线,地面战线只是双方陆军在半岛上的实际接触线,海上战线则是北朝鲜的全部东西海岸,空中战线在鸭绿江和图门江边,停战后的军事分界线应该是这三条线的“综合”。

联合国军方面代表强调在停战后,就不会利用其海空军优势,但是朝中方面从中得益,必须要在地面控制线让步,对其进行“补偿”。

针对美方的“补偿法则”,中朝方面坚持恢复原状,两方相持不下,谈判也一度中断。

其实当时美方能在地面守住那一条实际接触线,就是靠陆海空三军的综合力量才做到的,如果单靠陆军,志愿军的兵锋可不是开玩笑的。

揭秘朝鲜战争停战谈判(韩国要求划三九线)(5)

李奇微后来也承认说:“要不是我们拥有强大的火力,经常能得到近距离空中支援,并且牢牢地控制着海域,则中国人可能已经把我们压垮了。”

美国之所以提出“补偿论”,就是想在朝鲜战争多占一些土地,这样他们就能宣传自己是胜利的一方,不至于丢尽脸面,但对于这种无理要求,朝中方面自然不可能妥协,谈判也陷入僵局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李奇微察觉朝中双方不可能接受“补偿论”,因此在8月14日的记者招待会上,他表示可以大致按照实际接触线来划分军事分界线,这也是6月底美国发给李奇微的关于谈判指示中对于军事分界线所能认同的最低限度。

揭秘朝鲜战争停战谈判(韩国要求划三九线)(6)

美方当时强调如果把“三八线”作为军事分界线,在军事上不利于防守,其实除了军事考虑外,还有政治考虑,就当时的战场实际情况来说,联合国军在三八线以北占领的地区比我方在三八线以南占领的地区稍微大一些,如果以当时的接触线作为军事分界线,美方还可以吹嘘他们在战争中略占上风。

对于这一要求,中朝双方在分析后认为,对方在三八线以北占领的地区多为穷山区,我方在三八线以南占领的则是富庶平原区,还包括开城这个朝鲜古都在内,因此以实际接触线作为军事分界线对我并无不利。

李克农将谈判代表团的意见送呈北京后得到批准,在8月22日的大会上,我方表示倘若美方不坚持“补偿论”,我方准备修改在“三八线”上停战的建议,李奇微当即授权代表团在次日的大会上提出以实际接触线作为军事分界线的方案。

揭秘朝鲜战争停战谈判(韩国要求划三九线)(7)

然而就在22日晚上,开城中立区被敌军飞机轰炸,因为这里是举行谈判的场所,又是朝中谈判代表团的驻地,我方强烈指责没美方无理行径,但美国人坚决不肯承认,反而倒打一耙说是我方制造的,其实联合国军代表乔埃在他的日记中记录这次空袭很可能是南朝鲜干的。

面对美方不断制造的摩擦行为,23日,金日成和彭德怀写信给李奇微:“你们之所以敢肆无忌惮地继续进行挑衅,就是你们错误地把我们争取和平的耐心当做一种示弱,你们以为我们不愿意为这类问题使谈判破裂,我们必须告诉你,这种想法错了,我们的忍耐是有限度的。”

随后,金日成和彭德怀通知李奇微,朝中代表团从23日起宣告停会,等待美方对空袭事件做出负责的处理。

谈判场上沉寂下来后,战场活跃了起来,双方在谈判初期就有“以打促和”的准备。

揭秘朝鲜战争停战谈判(韩国要求划三九线)(8)

8月中旬,自从谈判在军事分界线问题上卡住以后,彭德怀8月17日签发了第六次战役的预备命令,计划出动志愿军13个军和人民军4个军团,分两步作战,争取第一步突破敌人正面阵地,第二步再向南推进。

没想到李奇微居然先下手为强,发动了“夏季攻势”,然而经过了一个月的苦战,却只在东线阵地突入了2-8公里,占领了179平方公里土地,但却付出了数千人的损失和数不清的弹药,切切实实的一场败仗。

李奇微不甘心,又在九月底发动了“秋季攻势”,主要针对志愿军西线阵地,然而在一个月的时间里,美军仅向前推进了不到两公里,只能以惨淡收场。

揭秘朝鲜战争停战谈判(韩国要求划三九线)(9)

在发动夏季和秋季攻势的同时,李奇微还使用空军对北朝鲜进行所谓的“绞杀战”,企图轰炸北朝鲜交通线来切断我方的后勤供应,但绞杀战开始后不久,志愿军空军就第一次在朝亮相,迫使美方的轰炸机不得随意轰炸后勤补给线,战后美方的总结中也承认,虽然美军有空中优势,但却并没能切断补给线,对整个谈判的进程没有起什么作用。

10月25日,就在秋季攻势结束后的第三天,停战谈判在新会址板门店复会,当时双方原则上都同意军事分界线应大致按照实际接触线来划定。

然而韩方代表团却要求必须要收回开城,这一不得人心的举动引起一片哗然,就连美方政府也都指示李奇微在此事上让步。

11月下旬,双方就军事分界线这一议程达成一致,转而讨论其余三项议程,到1952年5月初,双方实际上就第三项和第五项议程已经达成协议,唯独第四项议程陷入僵局,此议程即战俘遣返问题,为此双方拖了15个月之久。

揭秘朝鲜战争停战谈判(韩国要求划三九线)(10)

一直到1953年6月15日,朝鲜停战谈判才达成了全部协议,16日,双方参谋人员按照实际接触线重新划定军事分界线,美军参谋人员不声不响地将140平方公里划给了中朝方,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也收拾行装,准备启程前往朝鲜签字。

6月15日19时,志愿军和人民军联合司令部发布命令:“从6月16日起,各部队一律停止主动向敌人攻击,但对敌人向我发动的任何进攻,则应坚决地予以打击。”

尽管双方已经决定停战,但李承晚却上蹿下跳,不见棺材不落泪,还要讨顿暴揍才肯老实下来。

6月17日,针对军事分界线一事,韩方代表坚持要划“三九线”,为了将战争继续下去,当天晚上,南朝鲜当局以“就地释放”为由,胁迫人民军被俘人员2.7万余人离开战俘营,押送到南朝鲜军队训练中心。

揭秘朝鲜战争停战谈判(韩国要求划三九线)(11)

李承晚是铁了心要将战争继续下去,他高呼“向鸭绿江进行一次全面的军事进攻”,“必要时可单独作战”,并公开拒绝了停战的各项条款,他声称:“按照目前的条款,停战对我们而言意味着死亡,我们一贯要求应该把中共军队赶出我们的国土,即使在这样做时,我们不得不单独作战也在所不惜。”

在李承晚的疯狂举动之下,南朝鲜国民议会也表决“一致反对停战条款”。

这种公然破坏停战协定的行为引起了全世界的公愤,尼赫鲁称这是一件“很遗憾而极其令人反对的事”。

揭秘朝鲜战争停战谈判(韩国要求划三九线)(12)

各国舆论也一致谴责李承晚是“出卖和平的叛徒”、“不负责任的乖戾小人”,就连丘吉尔也向李承晚提出强烈抗议,加入“联合国军”的许多西方国家纷纷抗议李承晚破坏“联合国军”司令部的权限。

李承晚的行为并没有事先知会美方,导致美方非常被动,不断坚称与放俘一事无关,拼命推卸责任,部分美国官员感慨道:“共产党经常宣传说李承晚是美国人的傀儡,现在我们倒真希望他能充当傀儡的角色”。

克拉克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对于李承晚的行为非常气愤,但拿他无可奈何,说道:“还是让中国人去教训一下他吧。”

揭秘朝鲜战争停战谈判(韩国要求划三九线)(13)

毛泽东当即指示:“我们必须在行动上有重大表示方能配合形势,给敌方以充分压力,使类似事件不敢再度发生,并便于我方掌握主动。”

6月20日,朝中方面首席谈判代表南日在双方代表团大会上,宣读了金日成元帅和彭德怀司令员写给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信,严厉指责美方纵容南朝鲜当局的行动:

“我们认为你方必须要负起这次事件的严重责任,必须负责立即追回被释放的全部战俘,保证以后绝对不发生同类事件……究竟军司令部能否控制南朝鲜政府的军队?……朝鲜停战究竟包括不包括李承晚集团在内?”

同日,彭德怀赴开城签订停战协定,当天下午,他到达瓦砾堆中的平壤后,立即给李克农、邓华、杨得志等人打电话,询问对朝鲜战局的看法,志司的邓华与杨得志一致请战,都希望能再教训李承晚一顿。

揭秘朝鲜战争停战谈判(韩国要求划三九线)(14)

对于两人的意见,彭德怀也同意这种看法:“嗯,这个李承晚不识好歹,再给他一些颜色看看,完全是应该的,得让他长点记性!”

当天傍晚,彭德怀给毛泽东发电说按照目前情况,停战签字推迟是必然的,为了加深对敌人的打击,可否再给李承晚军以打击。

对于彭德怀的建议,毛泽东于当天晚上回电同意。

6月21日,在桧仓山的志愿军司令部里,彭德怀主持召开会议,决定立即在全线发起第三次反击,狠狠打击南朝鲜军队的嚣张气焰。

揭秘朝鲜战争停战谈判(韩国要求划三九线)(15)

这次战役主要以20兵团的几个军以及加强的21军为主,准备在7月上旬完成战役准备,7月10日前后发起攻击。

为了保障这次战役顺利进行,志司给20兵团配备了火箭炮兵、高射炮兵以及坦克等重型装备,所有火炮达到了1094门,平均每公里的战线上火炮达45门之多,除此之外,还配备了70余万发各类型炮弹,在整个朝鲜战争中,这可以说是志愿军打得最富裕的一场仗了。

7月13日夜,摧枯拉朽的“金城战役”开始了,1094门火炮在沉寂的夜空中划过急促的火光,炮弹如雨点般落在了南朝鲜军队22公里的防御阵地上,不到半个小时,正面守卫的南朝鲜首都师、第3师、6师、8师的阵地上就倾泄了整整1900吨炮弹。

揭秘朝鲜战争停战谈判(韩国要求划三九线)(16)

这是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最大规模的一次炮击,也是志愿军头一次占据了战役地面火力优势,美国战史对这场战役记载如下:令人难以置信的大量炮火在头上呼啸,呼啸声中,他们前赴后继地攻击这个地区的大韩民国防线,在共军的猛攻下,一个接一个的阵地被打垮了。

惊天动地的炮击刚刚结束,20兵团新任司令员杨勇、政委王平就统一指挥五个军朝金城地区的南朝鲜军队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猛攻。

仅一个小时,20兵团就将南朝鲜军阵地冲得七零八落,敌军战线被全面突破,整个战场已经被志愿军主宰了。

南朝鲜陆军第一王牌首都师首当其冲,平心而论,在整个战争中,这个战前由南朝鲜首都警备司令部改编而成的步兵师的确是整个南朝鲜最能打的部队,但在这场战役中,他们却遇到了火力比他们更强,作战更加勇猛的志愿军第20兵团。

揭秘朝鲜战争停战谈判(韩国要求划三九线)(17)

到14日晚,经过一整天的激战,金城川之敌已经全部被肃清,南朝鲜的4个师守军遭到毁灭性打击,21小时内,志愿军在联合国军构筑了两年之久的现代化防御阵地内推进了9.5公里,这是战争双方在阵地战阶段推进的最高记录。

随后两天,20兵团胜利完成了全部进攻任务,兵锋直指汉城,战场态势对我方极为有利,战场形势的突然转变让美国人和南朝鲜之间的矛盾加剧,虽然恨不得将李承晚立即换下,但克拉克还是得充当救火队员,与泰勒一起赶到金城前线指挥反击。

然而美国人的反击却撞上了铜墙铁壁,从7月18日,整整十天,面对敌人七个师的极力反扑,20兵团守住了阵地,到27日,志愿军阵地固若金汤,整个战役已经歼敌5.3万余人,美国人终于肯承认再打下去已经毫无意义了。

揭秘朝鲜战争停战谈判(韩国要求划三九线)(18)

在金城战役进行的同时,美国人终于向中朝做出了停战的承诺,不可一世的韩方代表也耷拉着头不再叫嚣,同意按照中朝方要求划“三八线”,对于“三九线”说法闭口不提。

由于李承晚的错误举动,7月24日,双方谈判代表最后一次确定了朝鲜战场的军事分割线,由于金城大捷以及其他地段的胜利,中朝方比6月17日划分的分界线又向南推进了192平方公里。

1953年7月27日,金城战役顺利结束,这天上午10点,历时747天的板门店谈判终于划上了句号,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签完字后,他留下了一句让所有中国人都为之一振的名言:“帝国主义在东方架起几门大炮就可以征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揭秘朝鲜战争停战谈判(韩国要求划三九线)(19)

时至今日,朝鲜战争的影响依然深远,因为他改变了世界其他国家对中国的固有偏见,也让所有人都意识到中国不再是他们随意欺凌的国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