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古而不泥深度解读(师古而不泥古有多少人沉溺错误而不知)
编者按:本文内容节选自田蕴章老师书法系列讲座《每日一题每日一字》第019集“师古与泥古”;如欲获得完整文字稿,请关注订阅微信公众号。
主持人:有书法朋友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他说经常可以在书法界听到一句话叫作“师古而不泥古”。那么想问问您,什么叫“师古”,什么叫“泥古”?“师古”与“泥古”又有哪些不同?而且,您又是怎么样看待古人的?
田蕴章:这句话,也是在书法界会经常引起大家注意,大家也很感兴趣的一句话。
(图:“师古而不泥古”)
“师古与泥古”,我们首先要对这句话加以纠正。这个“泥”字在这里应该读“逆音”,四声。这个“泥”字有很多种读音。
那么,这个“泥古”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拘泥于前人的成规而不思变通。就是对于前人的成规死板地去照本宣科,照章行事,而不能活学活用。——叫做“泥古”。
(图:“泥古”)
那么,今天大同小异也是这样的。今天很多人啊,他本来就“不师古”,他甚至以古——祖先、先贤——为仇寇,反对他们。但是呢,因为这个势力太大,古代的优秀的传统基础太厚,人们在心目当中对于先贤非常的敬重,在暂时的条件当中他不敢说不“师古”,于是他就天天骂“泥古”。谁要是在学习古人,就批评你在“泥古”,你泥古不化。
我们再解释一下,这个“泥古”还有什么含义呢?实际上,这个“泥”字有泥土的意思,有包含的意思。就是以头碰地,五体投地,以头染泥,这样也叫做“泥古”。就是五体投地地折服于古人。而这应该又是今天他们所反对的。
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的!如果我们不能五体投地地尊师重教,你能学来东西吗?——如果我们对老师是三心二意的,表面上是敬重,心里却对他产生怀疑,不是无限的崇拜,而是挑三拣四。
另外现在还有一句话——以批判的态度对待古人。你听这话也没有错,但实际上你对待一位老师,你总以怀疑的态度、以批判的态度对待他的时候,他的真东西你就学不过来。
主持人:那难道不应该对古人的一些作品提出质疑吗?
田蕴章:虽然是如此,但是必须是你在有相当雄厚的基础之后,你重新用牛反刍的功夫来回味古人的时候,你对他产生质疑——包括我们今天的讲座,我们可能要不断地提出来,某些前贤书法的某些不足之处,或者说某些话说得不准的,或者我认为他不准的——虽是一家之见,也要对他提出批评。我们应该有这么一个过程。
但是你在开始学习的时候,你却不能抱着这个态度。你刚学的时候你就怀疑,他可能这句话是不对的,可能那句话是不对的,那你什么都学不来。
我们或者这样来说,你五体投地地折服在古人面前你还学不会,那你对他三心二意地以怀疑、以批判的态度去学习,你能学得会吗!?
主持人:那应该如何正确地去“师古”呢?
田蕴章:我觉得鲁迅先生有一句话说得好,他说“拿来主义”。我们先把你的东西整个的原封不动地搬来,我先拿过来,我先学会了。然后我再一点点消化,再一点点地分析。
先“拿来”。你别古人写的字也好,他的书本也好,你拿过来一看就说这是坏的、这是坏的、这是坏的。那你还学什么呢!
(图:“师古”)
主持人:您说的先“拿来”,是指初学者先进行临摹学习然后再开始自己的创作吗?
田蕴章:对。比如说你临帖的时候,你对着字帖,不管你爱看不爱看,你先把它写像了,先把它写得酷似乱真。先拿过来。等你拿过来之后,等时间长了,经过消化,经过你长时间的实践锻炼,渐渐地感到在古碑帖当中有“失真”的地方,你学习到的不是古人的原意,需要去粗取精了。
即使你学来的是古人的原意,是古人的字形,但是你觉得那个东西“乖时”——就是违背了今天的审美。古人写的很多字,在当时来看是美的,但在我们今天看来,以今天现实的审美则有不合适的地方。所以,也应该择善而从。
就像有些个道理,在当时那个年代来讲是对的,而超越这个时空以后,今天再来看这个问题,就值得从新在商榷,再研究,或者对它有些地方是否定的。
主持人:所以要“与时俱进”。
田蕴章:对对对!我们讲的“师古而不泥古”,就是一定要以“师古”为前提,你究竟有没有先“师古”。如果你是没有“师古”的人,那你就根本没有说“泥古”的资格。前贤的东西你根本就不会,你谈什么“泥古”的问题。你反对“泥古”就根本没有资格。
当你临帖的时候,你根本就还临得不像,你从来就没有把古人的东西学习到手,你今天说我不泥古,我不照本宣科,那你根本就还没有资格啊。
所以今天在讲“师古而不泥古”的人当中,很多人就不具有这个资格。
主持人:那能不能说,经常不泥古的人他是独立一派、独创一体呢?
田蕴章:实际上不管你怎么独创,怎么样的搞自己一套面目,你都必须基于前人的那些成果。这是一代代薪火相传下来的。你想着自己独立地与任何人都不一样,与前人不同,与今人也不同,而且与自己也不断地不同的人,这是从来就没有的。这是妄言!
所以我们说的“师古”与“泥古”的关系,是以“师古”为前提的。你想要把自己弄得跟任何人都不同的时候,就像鲁迅先说的,你想抓住自己的头发从地球上起来吗?没有这种可能。
所以我们今天说,“师古而不泥古”这句话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说以“泥古”来掩盖“不师古”的本来意图,这是要特别提出来批评的。
而我们今天,“泥古”的人太少,泥古不化的人太少了,而不师古的人太多了。
怀疑古人,对古人的东西根本都还没有抓过来,特别是大部分的中青年书法家,他们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而对前贤的一些优秀法书加以漠视,再用“泥古”两个字来掩饰自己、粉饰自己,我想这是非常非常危险的。
主持人:也就是只有吸收了书法发展史上的精华之后才能够不断地去创新。
田蕴章:关于创新与继承,这个话题又很沉重,我们就留到以后再谈。
最通俗的讲述,最正统的书法
“书法入门”(shufarumen):
独家刊发田蕴章老师系列书法讲座图文版。
如需转载,敬请联系获得许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