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想成大事难就难在这一点(南怀瑾讲道德经)

大家好,今天继续和大家分享南怀瑾老先生《老子他说》,

今天分享《道德经》第24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馀食赘形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道德经想成大事难就难在这一点(南怀瑾讲道德经)(1)

这句话很绕口,文言文不好的朋友,可先看看简单解释:(也可自行搜索)

  •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踮起脚尖的人,反倒站不稳;步子太大,走不远!
  •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逞已见、自以为是,往往会自我蒙蔽,难以认清事实
  • 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越是爱自我表现、夸耀的人,越是招人讨厌,反倒达不到目的。

这么浅显的道理,难道我们还不懂吗?看来老子真是吃饱了没事干,逗我等来开心吧!

道德经想成大事难就难在这一点(南怀瑾讲道德经)(2)

真的很简单吗?我们来看看: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无论是企者,还是跨者,本意上都是想努力把事情做好,为啥结果总是差强人意?为啥高手和普通人之间,同样的努力,结果却差别很大?

企者不立:

这句话很好理解,做人一定要自知之明,不要去做力所不及的事情。

先看几个企者例子:

秦武王,本来是一个诸侯,不去做诸侯王者的事情,偏偏和一介武夫比力气,非要去举鼎,结果是绝膑而亡,典型的不自知之明!

《亮剑》中有一句话:“狭路相逢,勇者胜”!仔细看李云龙(假设真的存在),他从来都不是靠勇气来取胜的!仔细看看他所有作战的方案,从来不吃亏,不做赔本的买卖!干的赢就干,干不赢就跑!

道德经想成大事难就难在这一点(南怀瑾讲道德经)(3)

还有近代历史上大家都知道的伟大人物,面对强大的对手,采取游击战,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种战术不知道比德国喝过洋墨水的王明那种大无畏正面决战战术高明多少倍!

现在714高炮(期限为7天或者14天的高利息网络贷款)坑害了无数年轻人,我们在痛恨这些高利贷的人,难道不反思这些受害者不懂量力而行,才上当受骗吗?

道德经想成大事难就难在这一点(南怀瑾讲道德经)(4)

这里请大家记住:

那些踮起脚尖生活的人,永远也撑不起自己的梦想。


跨者不行

和孔子的“欲速则不达”是一个道理,做事情一定要尊重客观规律,不可拔苗助长;

欲速则不达,骤进只取亡

现在我们聊聊“救溺水者”的事情:

在一趟救生培训课上,老师强调,救人者一定先脱掉自己的衣服,才能下水救人!

有人反驳,脱衣服还需几十秒,在这种分秒必争的时刻,应该先救人;

老师解释道:溺水者在水中挣扎的时候,是本能无意识的,他们只会死死抓住每个可以抓住的东西,而救人者一靠近,首先被抓就是衣服,结果会导致救人者一起溺亡。

而正确救人步骤是:

1、 脱掉衣服;

2、 从背后接近溺水者;

3、 抓住溺水者后面衣领,把他拖上岸;

4、 如果溺水者胡乱折腾,可以让他多溺一会,等他没有力气,再下手(有些残忍);

报纸上,经常报道,救人者和溺水者一起溺亡,歌颂的救人者的同时,其实更重要是要普及救人正确步骤。

道德经想成大事难就难在这一点(南怀瑾讲道德经)(5)

关于“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这里我们提一个问题:

二战期间,美军统计中弹回来的飞机,发现机身中弹最多,而引擎部分中弹比较少,请问作为指挥官,你准备加固什么地方?为什么?

明天继续和分享: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欢迎大家关注书法网头条号,留言讨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