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洪雷导演过哪些电视剧(专访导演康洪雷)

流量称霸的这些年,主打娱乐类、轻题材的作品层出不穷。市场的需求下,许多一线导演开始转向拍摄大IP剧。这期间,拥有一批忠实剧迷的导演康洪雷始终没有在此有所动作,专注于传统题材的拍摄。

时隔6年,康导携两部作品回归观众视线,一部是他作为总导演、张寒冰执导的《陆战之王》,一部是讲述家乡内蒙古草原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两部剧均入围“百日展播”活动中,为庆祝建国70周年献礼。

康洪雷导演过哪些电视剧(专访导演康洪雷)(1)

从业26年,康洪雷拥有11部豆瓣8分以上、3部9分以上作品,是名副其实的最受剧迷关注的电视剧导演之一。

近期,我们与康导聊了聊,这些好故事都是怎样炼成的。

《陆战之王》:协同与未来

坦克被称为“陆战之王”。 装甲兵和坦克的搭配曾在二战立下汗马功劳。在此之后,坦克成为了陆上的一大霸主。火力输出强大,并且越野性很强的特点,在战场上既可极速冲锋,又可绝地防御。

康洪雷导演过哪些电视剧(专访导演康洪雷)(2)

康洪雷说,坦克兵有点像蒙古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环境再恶劣,条件再艰险,依然保持着他独有的陆战优势。

正在热播的《陆战之王》讲述了95后新兵张能量和黄晓萌进入部队后遇到老兵班长牛努力和特种兵杨俊宇,新兵和老兵在一次次的观念碰撞中,不断经受磨砺、收获成长,最终成为新时代坦克兵的故事。

个体融入集体,涓滴汇入海洋,总会有许多故事发生。它既是浑身带刺的军二代张能量要去抹掉棱角的过程,也是牛努力这样的老兵跟上新时代的过程。

康洪雷导演过哪些电视剧(专访导演康洪雷)(3)

“部队面临着协同,需要把个性和爱好牺牲下来,去服从一个整体,才能实现一个大的价值。许三多不知道大山外是什么样的,只有那种期待和向往,张能量这个人物不一样,他是有自己的强烈个性以及自己的价值观,有对当今智能及科技的认知力。这样一个人进入部队以后,他的强项和个性,与部队的绝对服从和铁的纪律,发生了诸多的纠葛与故事。”

相比《士兵突击》,《陆战之王》更关注当代和未来。

与许三多的少说多做和憨厚木讷不一样,陈晓饰演的张能量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他的争强好胜和积极进取是不由分说的,他在故事开端展现出的不融于集体,不服从命令也是摆在明面上的。你说得对我拥护你,说得不对我就指出来。

对于康洪雷来说,演员是这个角色,比演这个角色更重要, “是和演是天壤之别,陈晓与张能量有共性,他们对于最新的科技、游戏有自己的喜好和专业能力。演员本人有两个以上的能力特点和性格特征与角色接近,这个角色就成功了一半。”

王雷饰演的牛努力是来自农村、带有传统观念的老兵,他通过自己的刻骨努力成为兵王,成为技术兵种的标兵,是连里作为典型树立的人物。从这些硬件条件来看,他是有光环的,可内心层面,牛努力正代表着许多接受传统闭塞思想长大的一代,对于自己能否接纳新事物有着焦虑感。

张能量和牛努力之间的交锋,也是这部剧想表达的现代化与传统的相互融合

康洪雷导演过哪些电视剧(专访导演康洪雷)(4)

“中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军事也是一天一个样。新的装备在进入,新的作战模式在进入,新的充满个性和科技眼光的新兵也在进入。这些某种程度上给牛努力带来了很大的压迫感和危机感。他既有传统中国人身上的美德,又有对于当下极速变化的社会的焦虑。青年人对这种发展方式特适应,但是他不适应部队的集体生活。牛努力要管着他们,当他们的领导,你是老兵,又是班长,你要以身作则,不能老拿嘴来告诉人家‘我是一个优秀的兵’,你得有真活啊。这可不是我跑一个十公里就能行的,那个已经不管用了,你能不能在战车上、在科技上、在智能上让我服气。所以对于牛努力来说,许多新事物他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才能掌握。”

谈到牛努力,康洪雷导演联想到自己,“这也很像我们今天,青年导演蓬勃而起,作为有一定话语权的导演,我也需要不断去学习。如果不去关注,明天社会发生了什么你都不知道,你能躺在功劳簿上么,在别墅里仰着头喝功夫茶?你喝三天试试。

而另一个层面,坦克兵本身也像牛努力,在新的作战模式下,曾经在热兵器时代横冲直撞、所向披靡的“陆战之王”,在未来精确导向的导弹等新型武器的冲击之下,是否还有它的作用,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我们怎么改变训练的方式?怎么加强它的实用性?这些都摆在剧中的人物面前。

康洪雷导演过哪些电视剧(专访导演康洪雷)(5)

虽然放在装甲兵的军旅环境当中,但故事里的人都是生活中的人,在处理同时代里人们面临的现实问题。

在康洪雷看来,《陆战之王》在讲“协同”的同时,也在讲人如何面对情感、面对未知、面对自我的大主题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回不去的乡愁

筹备四年,拍摄一年,从内蒙古草原的西部到东部,草从墨绿到金黄再到枯黄,到蒙着一层薄薄的霜,再到漫天飞雪,可以说,经历了春夏秋冬四季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让摄制组有了一次终生难忘的拍摄经历。

康洪雷导演过哪些电视剧(专访导演康洪雷)(6)

不仅有斯琴高娃、涂门、阿云嘎这些名人,《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还是一个包含了蒙、藏、汉、满、回,多民族的摄制组,经康导号召,许多民族演员一呼百应放下手中的工作来支持这部剧。

生长在内蒙古,加上多年来对民族题材的感受,《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是康洪雷从业以来第一部在家乡拍摄的剧,和每一次全情投入到新作品中一样,这部剧是一次饱含情感的倾倒过程。而由于难以割舍的家乡情结,讲起这部戏来,康导也是感触良多。

《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讲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莫家二子莫成名(李泓良饰)离开南京,追随先行的大哥莫志乡来到内蒙古,发生的一系列关于成长的故事。“看起来这一代知青是受特殊的历史环境所影响的,他们在最好的年纪响应国家号召到农村去,到广阔天地去,另一个天地给他们的东西也是都市和院校不可能有的。”

康洪雷导演过哪些电视剧(专访导演康洪雷)(7)

这部剧讲述的是有关民族融合的故事。中华文化由56个民族组成,剧中人物众多,文化多元,但大家又彼此保持独立和个性,互相影响又彼此融合着,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守望相助的境界。康洪雷导演把这一幕形容得十分诗意。

“它就像一幅绚丽的织锦缎一样,一点点编织成一幅画。当这个戏完了之后感觉筋疲力尽,是跟人叙述完了的坦然。我们没有把城市生活展现得多么勾心斗角,也没有把草原生活展现得多么高尚,就是把一切删繁就简,做最单纯朴素的表达。”

莫成明四姐弟的名字取自毛泽东的那句诗,“孩儿励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如莫成名一样的城市年轻人背井离乡来到了宽阔的内蒙古草原,经历了从新鲜到恐惧、排斥再到难舍的过程。某种意义上,完成了一次次城市文明和游牧文化的零距离交融

康洪雷导演过哪些电视剧(专访导演康洪雷)(8)

莫成名在内蒙古完成了个人成长和人生蜕变,所以对草原有着非同一般的感情。“当他去了内蒙古大草原之后,遇见了那些个‘行在前,话在后’的少数民族们,他的很多一技之长是不得了的,在异乡唤起自信是非常有可能的,就像许三多不当兵哪来的自信啊。”

另一方面,康洪雷心中饱含来自家乡的情绪,故乡人们的命运,过去的辉煌与记忆无不牵动着他,对生命的一视同仁也让这个辽阔的地方一面充满了忧伤,一面又极具疗愈效果

离开内蒙古定居北京,出走半生后的康洪雷对于故乡的怀恋和亏欠感也是促成此次拍摄的重要原因。

“蒙古族的歌声永远在唱父亲、母亲,唱永远回不去的故乡。草原是一个能医治人的心灵创伤的,也是一个可以排忧解难的地方。不管你事嗷嗷待哺的婴儿还是七尺男儿,随着音乐哭一场没人笑话你。再不会喝酒的人到了草原上都能喝一两口。”康洪雷导演感慨道。

草原上的母亲心如磐石、忙碌的背影和高大的形象;草原人能歌善舞、得天独厚的艺术馈赠;慷慨赠与陌生游客、响彻长空的蒙古长调等等印记,都能在《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中找到。

康洪雷:再看看,别信第一印象

艺术没有对错,但有高低之别。真诚,是康洪雷心中开启戏剧这把锁的钥匙。

康洪雷导演过哪些电视剧(专访导演康洪雷)(9)

虽然近年的作品渐少,但康洪雷依然关注着时下的热门剧集,也有技痒的时候,“很多青年导演只拍剧本,不是拍字里行间。艺术创作没有统一标准,可以有很多个维度,有时候靠的是灵气。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是必须要真诚,要相信,不能照葫芦画瓢。有些题材是不错的,但是创作者没相信这个故事,如果他再过几年看会找到一个更好的维度。”

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是康洪雷对演员们提出的刚性要求,也是他一直遵循着的创作规律。康洪雷坚信,要让一个故事和人物有嚼头,得经过反复体会、琢磨之后再删繁就简。

康洪雷导演过哪些电视剧(专访导演康洪雷)(10)

“先有复杂,才有简单。透过现象看本质。我经常会跟现场所有的演员和工作人员说,第一印象不准确,别信第一印象。上学的老师会告诉我们,读剧本,第一印象很重要,我开始也是这么做的,但是我从业以后发现,一定得去分析,去了解一个人,再看看,再看看,你会改变原来的想法去重新认识这个人,这个时候不是他改变了,是我们改变了。”

芸芸众生都有过人之处,一草一木皆有灵性。

康洪雷的作品中,极具性格张力和人格魅力的小人物比比皆是,要做有意义的事的许三多,“带你们回家”的龙文章,戏痴筱燕秋……追逐光明,对世界报以善意,是“康剧”主角的共同性格底色。正如泰戈尔所写:世界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而这背后,是看遍人性复杂和生活艰辛之外的化繁就简和举重若轻。有一种稳扎稳打的浪漫主义

《激情燃烧的岁月》中,康洪雷第一次将对父辈的全新认识灌注到戏中,将原本剧本中不那么讨喜的石光荣的赤胆忠心、表里如一的直性子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看到角色的可爱之处。在此之前,我们不敢相信,“石光荣”这样的角色可以成为故事的男主角。

康洪雷导演过哪些电视剧(专访导演康洪雷)(11)

“如果换一种角度,谁能跟石光荣这样的人过一辈子?一个知识女性和一个大老粗的组合,为什么得到那么多人认可,关键是你怎么去认识这个人。如果从他粗暴、不讲卫生的角度看,他会是一个让你苦恼不堪的人物,如果透过现象看本质,你看他对党和国家的赤胆忠心,对爱情和事业的始终如一,对战友和家乡人的掏心掏肺。你甚至可以用各种帽子套给他,盲目的、虚荣的扶贫心理,但是后来你会发现几十年过去了,这些帽子也给他戴不上。当去除这些有色眼镜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父辈很高大,你不如他。”

许三多,龙文章,筱燕秋,曲芒来也同理。当更多导演专注于拍摄名人篇章的时候,康洪雷在干一件“化腐朽为神奇”的事。当然,他剧中没有真的“腐朽”,有的是一群灵魂高贵的人物,和群像背后一腔孤胆的英雄主义

康洪雷导演过哪些电视剧(专访导演康洪雷)(12)

王宝强、张译、段奕宏、陈思成、张国强、邢佳栋……曾经的“三无产品”《士兵突击》如今再看成了全明星阵容。

“缺点很容易找到,但一个人的优点不是所有人都看得到。你得信,当你做到的时候,一切都会回来的。”

康洪雷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我脑中想起了两个人物,一个是电影《功夫》中想要凭借自己的力量拯救世界的阿星,一个是《士兵突击》里在草原五班执着得铺上一条石子路的许三多。

只不过区别是,周星驰电影中的人物往往经历了从相信到不信,再到相信的过程,在黑暗中祈祷“天总会亮的”。而康洪雷剧中的人物,则像蒙古马一样坚持自己最初的信仰,一往无前,坚持不懈地努力挖掘光亮,不论是黑夜还是白天

康洪雷导演过哪些电视剧(专访导演康洪雷)(13)

作为导演,康洪雷坦荡追求自己心中的好,且有自己的任性,一个项目非得是到了不拍就难受的地步才启动,自己这关过不去而推翻的时刻比比皆是。他是目前活跃在荧屏的电视剧导演中少有的从未拍过大IP的导演,也是公开在微博上说自己的《二炮手》不够好看的“实在人”。

好导演与好编剧的合作是“金风玉露一相逢,胜却人间无数”。从陈枰(《激情燃烧的岁月》《青衣》《民工》《推拿》),到兰晓龙(《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编剧和导演之间的默契不言自明,而现在却再难见到如此为人称道的完美搭配。

康洪雷现在的执念,是等待下一个好剧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