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十六字箴言(金人三缄其口孔子在论语中说出这个道理)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第四》
01《论语·里仁第四》篇里有这样一句话。
通俗的理解,一般被认为是:
孔子说,古代的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
在《孔子家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当时孔子仰慕周礼,于是鲁国国君就提供车马物资,让孔子到周朝国都去观摩学习。
孔子之周,向老子问礼,向苌弘学乐,这就是后来韩愈在《师说》中提到的“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的来历。
孔子接着到周朝的宗庙学习,在宗庙的石阶右侧伫立着一个铜人,铜人嘴巴被封缄了三次,在他背上,刻了铭文:
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
无多言,多言多败;
无多事,多事多患。
(未录全文,有需要可自行查阅,非常棒的铭文,对现实生活很有指导意义)
这位“古之慎言人”不知道是不是就是孔子在《论语》中说到的“古者”。
按照通俗理解,孔子是在说古代的人不会轻易说话,一旦说出口如果后面做不到就很丢人。所以做人说到就要做到。
进而有人延伸为“言必信,行必果”。
其实孔子是很反对“言必信”的。
他的原话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而读懂孔子意思的孟子更是干脆表达为:“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这才是孔子的意思: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动态变化的,所有的条件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当事物发生的条件已经发生了变化,你还死抱着“言必信”,那会被生活暴揍的鼻青脸肿。
——这就是在现实生活中,你会发现很多人“不讲信用”“朝令夕改”,但最后他却能把事业做的很大的原因。
——他与这个世界保持着同步的变化,他的思维是一种动态思维,因此他知道没必要死守“言必信”的信条。
那孔子所说的“言之不出”是什么意思呢?
02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注解说:直言曰言。
什么叫“直言”?
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语言”(或“言语”)是合在一起的使用的,但在古代,“言”和“语”并不相同。
言,或者说是“直言”,是指不经过思维控制,脱口而出的那些表达,就像“破口大骂”,根本不会经过大脑思考,张口就会来。
但是“骂”之后呢,有良心的人就会反思与后悔。
所以不经大脑的“言”,往往会带来耻辱,就像一个未经学习教化的孩子,他的表达很多就是“言”,但是他脱口而出,不对的,往往就会被父母教训。
什么叫“语”。
“语”是经过修饰后的“言”,在现实生活中,感性的女性往往以“言”为主,而男性更多的是“语”。
其实在《金人铭》中,古人已经做过注解:慎言即良言,不是不说话,而是指出口必是经过斟酌思考之后有利于大众的良言精句。
说话要经过思考,知道的就说,不知道的就不说,所以老子就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03孔子这句话,是否一定要这样理解呢?
不一定,从这里也能看出《论语》的伟大。
它的适用理解空间特别宽泛。
如果不去深入探讨,单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把话不要轻易说出口”,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实际的意义。
——毕竟很多话,没说出口的时候,主动权在你,而一旦说出口,这句话你就“不能做主”了。
这对现实中的交际很有帮助:你要想好,你说的话,是说给谁听的,这句话只要一说出去,它的所有权就不再归属于你。
如果再深入一些学习,弄懂了“言”的意思,那就能更好的修养自己,在平日里时常自我提示:“言之不出”,长此以往,你说出的每一句话,就不再那样冰寒刺骨。
这对个人修养的提升,是一件好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