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式小型潜孔钻机安全理论(大口径回转钻井之覆盖层钻进)

钻松散的覆盖层,必须配合泥浆,可以稳定井壁及悬浮岩渣。

一、钻进作用

多以扰动、切削、松动、排为主,而少量的挤压作用为辅,所以适用于较小粒径组成的地层。

今年来由于钻井机具的发展,在钻进大粒径卵石漂砾,孤石时,采用了合金钢正体铸造的楔形齿滚刀,从而解决了过去不适用于卵石、孤石层的难题。

同时采用了反循环冲洗井的方法,可以将小于钻杆内径的卵石块石排至地面,因而彻底解决了松散层钻井中的各项困难,达到了高效的目的。

二、钻具

由钻头、加重块,导正盘,钻杆组成,与基岩钻具相同。

钻头有刮刀钻头,适用于土、粘土、砂、砾石等岩层,是起切削和松动作用。

另一种为全铸型滚刀,适用于大卵石、孤石、块石层,选择刀具见钻具与刀具章。

三、护壁洗井

采用泥浆作为冲洗液,地层复杂时应用优质泥浆,并加入掺和剂,使之保持泥浆质量。

选择洗井排渣方法时,应根据地层情况,当地层稳定不易坍塌时,可选用反循环洗井法,若地层不稳定,应以正循环洗井钻进,反循环排渣。及钻进时用正循环,当进入一定深度后,或感到井内阻力大时,改为反循环排渣,但反循环排渣时,钻具提动,不应超过原钻井深,以防止井壁坍塌。

四、钻井技术参数

1、钻压

应满足下式:

P>SF

式中

P——钻压 公斤

S——岩石抗压强度 公斤/厘米

F——破岩面积(指破岩刀具有效面积)厘米即所用钻压,应大于岩石的抗压强度。

2、转速

应根据所用破岩刀具而定。

如多翼刮刀钻头应以线速度计,每秒2.5~3.5米为宜,松散采用高线速,致密地层采用低线速。当选用破岩滚刀时,为延长滚刀轴承寿命,滚刀自转每分钟不超过120转为宜,不同直径的钻头,依据上述参数进行计算选用。

五、钻井实例

1、钻井直径:1.5m

2、地层情况:由粘土、细粉砂,卵石组成,卵石层厚为3.71米,卵石间为中,粗砂填充,是强含水层,计算涌水量每小时600立法米,卵石成分为石英岩及石英砂岩,大多数呈棱状或次棱状,其抗压强度达1200~1600公斤/厘米,卵石含量占60~70%,粒径50~200毫米的占卵石60%,200~600毫米的占30%,600毫米以上的占10%。

3、护壁与冲洗:采用压气反循环法洗井排渣,洗井介质为泥浆、也起护壁作用。

4、选用钻头:开始曽选用刮刀钻头,实际效果不佳,16把刮刀钻井不到1米,全部打坏,而且经常卡钻,井底卵石形成了一种破不碎,压不烂,挤不动,排不上,刀盘推着卵石走,卵石随着钻头转的局面,根本无法钻进。

轮式小型潜孔钻机安全理论(大口径回转钻井之覆盖层钻进)(1)

刮刀钻头

5、钻进技术参数及效率

钻压:岩石f=12~16,钻头直径1.5米时,给压11~15吨,钻头齿刃有效面积给予岩石的压力每平方厘米为318~432公斤。由于钻头回转及卵石大小不一而造成的震动而产生的冲击载荷,比技术值要大3倍,所以可以有效地将卵石破碎。

转速:通过实验寻找合适的转数,开始线速为每秒2米,这时钻具跳动,多次发生刀具轴断裂,刀座被撞落,不能正常钻进。后改为每秒1~1.5米,情况好转,实际用线速度在每秒0.79~1.02米之间,钻头直径为1.5米时,采用每分钟10~13转。

效率:据统计

卵石层、钻头直径1.5米;

总进尺17.48米,纯钻进49小时48分钟;

平均时效:0.351米/时;

最高时效:1米/时

六、钻进中应注意事项

1、卵石层中钻进,井底不平,每个卵石都处在移动状态,故震动很大,控制钻压时,应注意井内情况,遇有阻力时,应适当提动钻具;

2、尽量采用平底钻头,减少阻力;

3、粗径钻具上端,应装一沉淀盘以接住井壁掉落卵石,使之不落入井底造成卡钻;

4、开井时,因井浅,钻具重量不大,应慢转钻进,待有一定井深时,再正常钻进,防止钻具晃动;

5、采用优质泥浆,保证泥浆指标,并抬高井内泥浆面使井壁稳定。

轮式小型潜孔钻机安全理论(大口径回转钻井之覆盖层钻进)(2)

滚刀钻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