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缺爱会做出什么极端表现(孩子有这些行为)
曾有著名的心理学团队研究表示,一个合格的养育者的标准只需达到50%的正确即可。因此每个人都一样,内心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感。
从孩子出生开始,对父母就是依赖的,极高的陪伴的关心需求性,如果不能获得足够的情感满足,导致孩子对爱的渴望,那么给孩子带来的童年心灵“创伤”,孩子来说,他们对父母的陪伴和关心是有很高的需求性。
有人说:“童年的不幸需一生来治愈”,缺爱就算不幸的其中之一。其受到的受害不仅会影响到孩子性格、心理及交际的关系,同时亲子间的关系也变得僵硬。
骗不了人的两种缺爱行为:
一、信任困难,反向依赖
被爱的人有恃无恐,缺爱的人小心翼翼。大多数缺爱的人都比较“懂事”,与龄人相比比较“早熟”。
正如那个没有伞的人,便是努力奔跑。因为知道是自己“一无所有”,一切都只能靠自己,父母不会为自己撑腰。小时候如此,长大以后依然如此,便开始变得“自给自足”,心里总是告诫自己,我自己都可以,不需要别人。如此外表下的独立、自信、懂事,其实是内心深处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并非其真面目。
因为从小就没有得到足够“爱的浇灌”,对别人的“援手”,总是保持着一颗芥蒂之心,对别人不信任,半信半疑。特别是在情感上的交集,往往性格淡漠,主动性差,可也并非绝情之人,只是患得患失罢了。总是习惯用隔离、逃避来拒绝社交,与所有人保持着距离,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二、性格自卑、敏感,心态消极
从小就受到家人们“瞩目”的孩子,能深深地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爱,因此大部分所养成的性格是自信阳光、积极落落大方,面对问题总是不卑不亢。
相反,那些从小不得爱意包围的孩子,则自卑敏感,心态消极,虽然心思细腻但是却易受他人的想法所左右。
因于总是控制不住地去在意别人的看法或评价,导致他们变得爱讨好别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习惯性去委屈自己成全别人。明明自己很优秀,但是总是不相信自己会“闪闪发光”,永远觉得自己不够好,消极的心态另自己变得自卑。
每一位父母都是爱自己孩子的,也许是他们不善于表达,但他们会用实际行动表达。父母不应该吝啬自己的爱,爱就是要表达出来,怕对方不知道,更怕对方感受不到,因此我们应该大胆的去表达,用自己的爱去浇灌孩子,温暖孩子,给孩子拥有一个有底气的人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学习,请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在育儿的路上,我们都是新手,如何更好照顾孩子,可以关注我,和我一起探讨育儿路上那些事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